一种仿古建筑屋面檐口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462发布日期:2018-11-09 20:57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古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屋面檐口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生活需求,我国的仿古建筑开始大面积建设,在仿古建筑建设的过程中檐口的防水处理是现阶段工程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年来仿古建筑施工过程中檐口漏水现象一直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屋面铺设的防水材料导致水顺着防水材料流到封檐板,长期以来会导致封檐板的受潮腐烂,直接影响了仿古建筑工程质量的耐久性和外观效果,所以为防止屋面檐口漏水,确保檐口的封檐板不腐烂,仿古建筑屋面檐口的防水处理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古建筑屋面檐口防水结构,本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方法也简单且投入施工成本较低,施工质量易于控制,有效解决了现有仿古建筑斜屋面存在的檐口漏水严重导致封檐板和望板腐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古建筑屋面檐口防水结构,包括一施工屋面;所述的施工屋面上平铺设有一砂浆找平层,砂浆找平层呈由上至下逐渐向下倾斜铺设;所述的砂浆找平层上平铺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上设有出水管;所述的施工屋面的一侧面上设有封檐板,封檐板与防水卷材垂直设置;所述的防水卷材的上部还涂有用于封口的硅酮结构胶,防水卷材的底部向上卷起100mm,卷起的100mm紧靠封檐板;所述的防水卷材和封檐板上均开有出水孔,出水管通过出水孔连接至屋面檐口的外侧;所述的砂浆找平层上还铺设有一层按照一定规则顺序排布的小青瓦。

其进一步地特征如下:

所述的防水卷材为聚氨酯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呈L形形状,防水卷材的宽度为500mm,厚度为0.9mm。

所述的防水卷材可替换为铝板或不锈钢板。

所述的出水孔至少设有两个,相邻两个出水孔之间的间距为 2000mm。

所述的防水卷材的底部与屋面檐口外端之间的距离为可调控距离。

所述的出水管伸出封檐板外侧20-50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此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安装施工方便,施工质量易于控制。

2、施工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且施工成本较低,大幅度减少了屋面防水的返工量。

3、使用效果好,有效解决了仿古屋面檐口处的漏水问题,使得封檐板腐烂问题大大改善,且一次性施工效果好,返工量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仿古建筑屋面檐口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施工屋面;2、砂浆找平层;3、防水卷材;4、小青瓦;5、封檐板;6、出水管;7、硅酮结构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仿古建筑屋面檐口防水结构,包括一施工屋面 1;所述的施工屋面1上平铺设有一砂浆找平层2,砂浆找平层2呈由上至下逐渐向下倾斜铺设;所述的砂浆找平层2上平铺有防水卷材 3,防水卷材3上设有出水管6;所述的施工屋面1的一侧面上设有封檐板5,封檐板5与防水卷材3垂直设置;所述的防水卷材3的上部还涂有用于封口的硅酮结构胶7,防水卷材3的底部向上卷起100mm,卷起的100mm紧靠封檐板5;所述的防水卷材3和封檐板5上均开有出水孔,出水管6通过出水孔连接至屋面檐口的外侧;所述的砂浆找平层2上还铺设有一层按照一定规则顺序排布的小青瓦4。

其进一步地特征如下:

所述的防水卷材3为聚氨酯防水卷材,防水卷材3呈L形形状,防水卷材3的宽度为500mm,厚度为0.9mm。

所述的防水卷材3可替换为铝板或不锈钢板。

所述的出水孔至少设有两个,相邻两个出水孔之间的间距为 2000mm。

所述的防水卷材3的底部与屋面檐口外端之间的距离为可调控距离。

所述的出水管6伸出封檐板5外侧20-50mm。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将砂浆找平层平铺在施工屋面上,然后将防水卷材平铺在砂浆找平层上,屋面砂浆找平层呈倾斜铺设且其由上至下逐渐向下倾斜。防水卷材宽为500mm,厚度为0.9mm,底部向上卷起100mm,黏贴在在砂浆下端向上卷起的100mm与封檐板平行紧靠在一起,在封檐板和防水卷材上均开有出水孔,防水卷材上开有出水管,出水管通过出水孔连接至檐口的外侧,最后再在砂浆找平层的上面铺盖上一层小青瓦即可。

通过以上工艺步骤,即可完成檐口防水处理,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仿古建筑斜屋面存在的檐口漏水较严重、封檐板腐烂等问题,提高了古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高了仿古建筑使用的耐久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