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推移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9076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推移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推移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推移构造,其使用不方便,结构设计不合理,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推移构造,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推移构造,包括:一导引架,设有连续间隔排列的多个卡合部;一千斤顶,包括一外筒及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相对移动于所述外筒,所述外筒设有一第一卡合件,用以卡合于任一的所述卡合部;一推移座,包括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枢接于所述活动杆的一自由端;一枢接座,枢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枢接座设有一第二卡合件,用以卡合于任一的所述卡合部;以所述第一卡合件为支点,通过所述外筒及所述活动杆的相对伸长移行,使所述推移座与所述枢接座均随之移动,且使所述第二卡合件脱离原来的卡合部而卡合于另一卡合部,再以所述第二卡合件为支点,通过所述外筒及所述活动杆的相对缩短移行,使所述第一卡合件脱离原来的卡合部而卡合于另一卡合部。

还包括有一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连接于所述枢接座,借以使所述第二卡合件具有卡合于所述卡合部的一复位力。

所述复位单元为一配重元件。

所述复位单元活动螺接结合于所述第二卡合件。

所述复位单元为一弹性元件。

所述卡合部为一斜向槽。

所述推移座设有互呈垂直的一第一负载面及一第二负载面。

所述枢接座螺接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一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以一螺帽锁固于所述枢接座,利用所述螺帽于所述螺纹段上移动螺固,而微调所述枢接座相对于所述导引架的高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可供于所述导引架上稳固的顶起一结构件,使其垂直的上升或下降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可供于所述导引架上稳固的顶起一结构件,使其水平的前进或后退移动。

本实用新型可供微调枢接座的高度,借以使所述第二卡合件或所述第一卡合件可以顺利的卡合于相对应的所述卡合部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以垂直方向推移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卡合件脱离卡合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卡合件卡合于另一卡合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合件脱离卡合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合件卡合于另一卡合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微调枢接座高度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以水平方向推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还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推移构造,包括有一导引架1、一千斤顶2、一推移座3、一枢接座4及一复位单元5,其中:

一导引架1,其二侧相对设有连续间隔排列的多个卡合部11,所述卡合部11可为一斜向槽,每一个卡合部11之间连接有一延伸段12。

一千斤顶2,其卡合于所述导引架1上。所述千斤顶2为一油压式或气压式的驱动构造,设有一外筒21及一可相对移动的活动杆22,所述活动杆22设有一自由端23。所述外筒21的底部设有一第一卡合件24,用以卡合于任一的所述卡合部11。

一推移座3,设有一第一端31及一第二端32,所述第一端31枢接于所述活动杆22的所述自由端23,所述推移座3设有互呈垂直的一第一负载面33及一第二负载面34。

一枢接座4,螺接有一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推移座3的所述第二端32,所述连接杆41的另一端设有一螺纹段42,所述螺纹段42通过一螺帽43锁固于所述枢接座4,借以利用所述螺帽43于所述螺纹段42上移动螺固,微调所述枢接座4相对于所述导引架1的高度。所述枢接座4横向设有一第二卡合件44,用以卡合于任一的所述卡合部11。

一复位单元5,活动连接于所述枢接座4,用以使所述第二卡合件44具有卡合于所述卡合部11的一复位力,所述复位单元5为一配重元件或一弹性元件。本实施例的所述复位单元5设为一配重元件,所述复位单元5螺接结合于所述第二卡合件44,借以做为水平方向推移前进时,可以于所述第二卡合件44上活动螺松取下所述复位单元5。

本实施例当以垂直方向进行推移时,可垂直相对竖立有多个导引架1。每一支导引架1上的所述千斤顶2的外筒21相对伸出所述活动杆22上升,并以所述第一卡合件24做为支点,通过所述外筒21及所述活动杆22的相对伸长移行,使所述活动杆22上升时可同时带动其所枢接的所述推移座3上升,所述推移座3的所述第一负载面33可供共同置放所欲顶升的一结构件A。所述推移座3上升时,会同步连动其所枢接的连接杆41及枢接座4同步上升。所述连接杆41及所述枢接座4于上升时,由于所述第二卡合件44会脱离原来卡合的所述卡合部11,而向外倾斜且沿着所述延伸段12向上移动,所述连接杆41及所述枢接座4也会随着倾斜上升,此时与其相互枢接的所述推移座3及所述第一负载面33受到所述活动杆22的导正作用,仍能保持垂直状态而承载所述结构件A向上升起。

当沿着所述延伸段12向上倾斜移动的所述第二卡合件44,而抵达于次一个所述卡合部11时,所述第二卡合件44即可通过所述复位单元5本身的重力,借以提供所述第二卡合件44可以产生斜向卡合于所述次一个卡合部11内的力量,使所述第二卡合件44卡合于次一个所述卡合部11内,并使所述结构件A上升一个延伸段12的高度。

如图6所示,接着所述千斤顶2的外筒21产生一相对缩回所述活动杆22的力量,但由于所述活动杆22所枢接连结的所述枢接座4的所述第二卡合件44,卡合于所述卡合部11内,使得所述活动杆22无法被缩回下降,因此会相对于所述外筒21产生一反作用力,再以所述第二卡合件44做为支点,通过所述外筒21及所述活动杆22的相对缩短移行,使所述外筒21相对上升,所述外筒21底部的所述第一卡合件24,则会脱离原来卡合的所述卡合部11,而向外倾斜且沿着所述延伸段12向上移动。

如图7所示,当沿着所述延伸段12向上倾斜移动的所述第一卡合件24,而抵达于次一个所述卡合部11时,所述外筒21则会受到所述活动杆22的导正作用,而使所述第一卡合件24可以斜向卡合于所述次一个卡合部11内,借以使所述外筒21上升一个延伸段12的高度。如此,则可完成一个千斤顶2上升推移的循环行程。通过所述外筒21相对伸出或缩回所述活动杆22,即可使所述千斤顶2于所述导引架1上稳固顶升移动,并且顶起所述结构件A移动。

如图1及图8所示,可于连接杆41的螺纹段42上,旋转移动所述螺帽43,锁固所述枢接座4相对于所述连接杆41的位置,借以能够微调所述枢接座4相对于所述导引架1的高度,使所述第二卡合件44或所述第一卡合件24可以顺利的卡合于相对应的所述卡合部11内。

如图1及图9所示,当需要以水平方向进行推移时,可相对水平设置有多个导引架1。同时将所述枢接座4的第二卡合件44上的所述复位单元5予以活动取下。所述推移座3的所述第二负载面34可供共同置放所欲前进移动的一结构件B。再利用所述千斤顶2的外筒21相对伸出或缩回所述活动杆22。当所述活动杆22前进时,可带动其所枢接的所述推移座3及枢接座4同步前进。同时其第二卡合件44会脱离所述卡合部11,而向上倾斜且沿着所述延伸段12向前移动,所述第二卡合件44抵达于次一个所述卡合部11内时,可通过本身的重力,而卡合于所述次一个卡合部11内,使所述结构件B前进一个延伸段12的长度。接着所述外筒21产生一相对缩回所述活动杆22的力量,而会相对于所述外筒21产生一反作用力,使所述外筒21相对前进,所述外筒21的所述第一卡合件24,则会脱离所述卡合部11,而向上倾斜且沿着所述延伸段12向前移动。当所述第一卡合件24抵达于次一个所述卡合部11时,所述第一卡合件24可以斜向卡合于所述次一个卡合部11内,借以使所述外筒21前进一个延伸段12的长度。如此则可以推移所述结构件B前进移动。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所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