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留换乘条件的轨道交通车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1629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站换乘节点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留换乘条件的轨道交通车站结构。



背景技术:

截止2016年末,全国累计有42个城市的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复,建成投运城轨线路116条,运营线路长度3612公里。在建里程超过5000公里。至2020年,全国运营线路里程将超过6000公里。

2016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在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间,将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以完善快速交通网、基础交通网、城际城市交通网为重点,推动形成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一体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更好发挥组合优势和网络效益。

受国家政策的鼓励,更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进行修编,在早起未规划线路的道路上新增线路或者将线网加密势在必行,而前期已实施的普通车站在修编阶段变成了与新规划线路的换乘车站。同时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均按照国家批复的建设规划执行,由于远期规划的车站位置和形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先期修建的车站需要为后期实施的车站预留下灵活的衔接条件,同时也要尽量保证与后期实施车站具有较好的换乘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留换乘条件的轨道交通车站结构,实现更为灵活、更为合理、更为高效的综合衔接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留换乘条件的轨道交通车站结构,包括轨道交通车站主体,其特征在于:

在轨道交通车站主体的主体侧墙上设置预留暗梁暗柱;

在轨道交通车站主体的主体底板下方设置预留换乘节点。

轨道交通车站主体两侧的主体侧墙上对称设置预留暗梁暗柱。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车站主体侧墙预留暗梁暗柱,后期修建的车站仅需要凿除部分墙体即可实现与现有车站的连接,对已投入使用的车站影响小、工程造价低、工程难度小。

其次,预留的暗梁暗柱和换乘节点对后期修建的车站的位置、车站形式所造成的影响小、限制少。

再次,预留的换乘节点能保证后期车站完成后,可以实现换乘客流的单向通行,换乘功能的完整性,可避免不同方向换乘客流的交叉重叠。

同时,预留暗梁暗柱和换乘节点,对轨道交通车站本身的造价影响不大,无工程难度,可实施性强。

此类布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轨道交通车站预留换乘条件的结构布置形式示意。

图中,1-轨道交通车站主体,2-主体侧墙,3-主体底板,4-预留暗梁暗柱,5-预留换乘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留换乘条件的轨道交通车站结构,包括轨道交通车站主体1,在轨道交通车站主体1的主体侧墙2上设置预留暗梁暗柱4;在轨道交通车站主体1的主体底板3下方设置预留换乘节点5。轨道交通车站主体1两侧的主体侧墙2上对称设置预留暗梁暗柱4,后期修建的车站仅需要凿除部分墙体即可实现与现有车站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轨道交通车站预留换乘条件的结构布置形式,从工程经济性、对后期实施车站的限制性、后期衔接便利性、换乘的便利性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条件的设计策略,解决了轨道交通车站如何预留与后期实施的轨道交通车站有效换乘衔接的同时又保证其自身实施性、灵活性、实用性、管理的便利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