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04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房屋建筑中分割楼层的具有结构简单、结合力强以及自重轻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



背景技术:

房屋,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是供人们生活工作的庇护所,房屋是家庭的基体,是人类生存的寄托,在房屋内人们可以避开外界一切干扰,和自己的亲人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储藏物资等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场所,房屋是按永久存在设计而建成的建筑物,占用土地空间,上有屋顶,周围有墙,能防风避雨,御寒保温,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住在山洞里或树上,这就是所谓的“穴居”和“巢居”。随着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精工雕凿、科学拼接而成的木屋和石屋,然后又变为采用砖墙结构,最早人们搭建的是平房,随着人口迅速的增长,人们不得不发明了高楼,以充分利用地球的有限的土地。因些,就产生了需要将楼层进行分割的“楼板”,而楼板在建筑中除担任分割楼层的作用外,还作为承载竖向楼面荷载的结构受力构件。对常规楼板,随着跨度的增加,需要相应的增加楼板厚度,而楼板的加厚又导致自重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大跨度的楼板受力性能及经济性存在局限。对作为结构受力的钢筋混凝土板构件,掏空板厚度中间部分形成双向连续的现浇空心楼盖,并不影响楼板的承载能力。目前,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关于的专利,如:

1.中国专利:新型空腹楼盖,申请号:CN201320505524.7,专利权人:张旭东,摘要: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空腹楼盖,属于建筑楼盖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施工简单、使用方便、抗压、防震强度高的新型空腹楼盖,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多个空心箱体结构,空心箱体结构均由顶板、底板和侧板围成,空心箱体结构的中心贯穿顶板和底板设置有出气孔,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设置有多根第一加强筋。

2.中国专利:一种一体化空腹楼盖砖,申请号:CN201420713261.3,专利权人:尹建民,摘要:该申请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空腹楼盖砖,包括:顶板;底板;至少一个侧围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及所有所述侧围板一体成型并围成无缝隙封闭的空心体;水平设置在所述底板中并延伸出所述底板的钢筋网;设置在所述顶板1与所述底板之间,底部嵌在所述底板内,顶部穿过所述顶板的保护管;设置在所述保护管内,底端连接所述钢筋网,顶端设置为钩状的挂钩。

3.中国专利:一种采用钢筋泡沫组合填充构件制作的空腹楼盖,申请号: CN201110332999.6,申请日 2011.10.28,申请人 王本淼,摘要:该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钢筋泡沫组合填充构件制作的空腹楼盖,包括上翼缘、肋梁、下翼缘和钢筋泡沫组合填充构件;所述钢筋泡沫组合填充构件由塑料泡沫体和钢筋体组成,所述钢筋体包含隔离钢筋和支撑钢筋,所述钢筋体的隔离钢筋和支撑钢筋由钢筋整体制作或通过焊接成为一个整体,所述隔离钢筋置于塑料泡沫体上表面,所述支撑钢筋贯穿塑料泡沫体,所述支撑钢筋的长度大于塑料泡沫体的高度,所述支撑钢筋的支撑点在空腹楼盖模板上。该发明可以防止空腹楼盖的顶板钢筋和底板钢筋接触或陷入塑料泡沫体中,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筋和现浇混凝土握裹力不足的缺陷,且该楼盖可以节省成本、施工更为方便快捷、楼盖结构更为合理。

以上公开的文献,本发明人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文献1和2虽然采用了一种施工简单、使用方便、抗压、防震强度高的新型空腹楼盖,而文献3还采用钢筋泡沫组合填充构件制作的空腹楼盖,然而,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这些公开的空腹楼盖的自重还是比较大,特别是不太适合用于高楼建筑的建造;二是公开的空腹楼盖用于建筑时,各砖的连接仅仅依靠水泥的粘结,在结构上可靠度不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结合力强以及自重轻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在楼房建筑行业,特别是高楼建筑上使用的具有结构简单、结合力强以及自重轻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包括组合板体,所述的组合板体的中心设有从上到下能贯穿的去应力孔,所述的组合板体共有五层,其层间结构是第一层是混凝土层,第二层是混凝土层与泡沫层的混合层,第三层是混凝土层与钢枝网状层的混合层,第四层是混凝土层与泡沫层的混合层,第五层是混凝土层;所述的各层间结构之间还设有支撑架,所述组合板体的板面上还设有浇注口。

优选的,所述的组合板体1外围上设有箱体,在所述的箱体8顶面上设有盖板,所述箱体的底面设有支承箱体的箱体支柱。

优选的,所述的组合板体的左右设有凸起以及与凸起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组合板体的前后设有凸起以及与凸起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组合板体的上下设有凸起以及与凸起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是钢枝,或是角钢,或是工字钢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凸起或凹槽的形状是矩形或是梯形结构。

与现在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突出的特点和进步是: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由上下下共有五层,其层间结构是第一层和第五层是混凝土层,第二层和第四层是与泡沫层的混合层,而第三层是混凝土层与钢枝网状层的混合层,所述的层间结构之间还设有钢枝、角钢或是工字钢结构的支撑架,在组合板体的板面上还设有浇注口,浇注后,混凝土层与其他和泡沫层、钢枝网状层以及支撑架紧密结合,由于一、三和五层的自重较大,而二和四层重量较轻,另外配合层间结构之间的支撑架与EPS-P和混凝土层的咬合,所以采用本空腹楼盖对楼层分割楼板的平衡状态比较好,稳定性高,本空腹楼盖使用和维护趋于容易,工人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轻了工人操作的劳动强度以及工作环境。

2.结合力强。当本实用新型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在使用于楼房建筑时,由于的空腹楼板的左右或是前后或是上下均设有凸起以及与凸起配合的凹槽,这样,使得建筑的楼面,在板与板之间的左右、前后或上下,设有凸起或凹槽的形状是矩形或是梯形结构,可使粘结本体所用的水泥砂浆形成类似“十”字形凝结块,本结构互相咬合后,不仅能够增强楼面的横向及纵向剪切力,还能有效较少楼面开裂,大大加强了楼房建筑的稳固性,延长了楼房的使用寿命,不仅保持了常规楼板平面内受力性能连续、刚度好的特点,还具有平面外结构厚度大、刚度好、结构自重轻的优点,是一种自重轻、跨度大、材料省、造价低、受力性能优异的大空间结构构件。

3.自重轻,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因为在组合板体的层间结构中,第三层和第五层均为采用混凝土层与泡沫层的混合层,EPS泡沫层与箱体现浇空心楼盖是将EPS泡沫层内置于混凝土楼板中,形成双层空心板,在大大减轻楼板重量及减少混凝土用量的同时,因荷载减轻而显著的减少钢筋的用量,从而达到节约材料节省造价的目的,本空腹楼板可以广泛用于公办室、住宅、酒店等楼房的建筑,尤其是高楼建筑的行业,具有节约成本,快速高效以及良好的应用前景及经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浇注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6是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12是图10的俯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13是图10的A—A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浇注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部件名称及序号:

组合板体1、去应力孔2、浇注口3、混凝土层4、泡沫层5、钢枝网状层6、支撑架7、箱体8、盖板9、凸起10、凹槽11、箱体支柱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实施例1

参看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包括组合板体1,所述的组合板体1的中心设有从上到下能贯穿的去应力孔2,所述的组合板体1共有五层,其层间结构是第一层是混凝土层4,第二层是混凝土层4与泡沫层5的混合层,第三层是混凝土层4与钢枝网状层6的混合层,第四层是混凝土层4与泡沫层5的混合层,第五层是混凝土层4;所述的各层间结构之间还设有支撑架7,所述组合板体1的板面上还设有浇注口3。

所述的组合板体1外围上设有箱体8,在所述的箱体8顶面上设有盖板9,所述箱体8的底面上设有支承箱体8的箱体支柱12(参看附图4所示)。

实施例2

参看附图5~7和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包括组合板体1,所述的组合板体1的中心设有从上到下能贯穿的去应力孔2,所述的组合板体1共有五层,其层间结构是第一层是混凝土层4,第二层是混凝土层4与泡沫层5的混合层,第三层是混凝土层4与钢枝网状层6的混合层,第四层是混凝土层4与泡沫层5的混合层,第五层是混凝土层4;所述的各层间结构之间还设有支撑架7,所述的支撑架7是钢枝结构,所述组合板体1的板面上还设有浇注口3;所述的组合板体1外围上设有箱体8,在所述的箱体8顶面上设有盖板9,所述箱体8的底面上设有支承箱体8的箱体支柱12;所述的组合板体1的左右侧面上设有凸起10以及与凸起10配合的凹槽11;所述的凸起10或凹槽11的形状是矩形结构。

实施例3

参看附图8和附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包括组合板体1,所述的组合板体1的中心设有从上到下能贯穿的去应力孔2,所述的组合板体1共有五层,其层间结构是第一层是混凝土层4,第二层是混凝土层4与泡沫层5的混合层,第三层是混凝土层4与钢枝网状层6的混合层,第四层是混凝土层4与泡沫层5的混合层,第五层是混凝土层4;所述的各层间结构之间还设有支撑架7,所述的支撑架7是角钢结构,所述组合板体1的板面上还设有浇注口3;所述的组合板体1外围上设有箱体8,在所述的箱体8顶面上设有盖板9,所述箱体8的底面上设有支承箱体8的箱体支柱12;所述的组合板体1的左右侧面以及前后均设有凸起10以及与凸起10配合的凹槽11;所述的凸起10或凹槽11的形状是梯形结构。

实施例4

参看附图10~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EPS-P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包括组合板体1,所述的组合板体1的中心设有从上到下能贯穿的去应力孔2,所述的组合板体1共有五层,其层间结构是第一层是混凝土层4,第二层是混凝土层4与泡沫层5的混合层,第三层是混凝土层4与钢枝网状层6的混合层,第四层是混凝土层4与泡沫层5的混合层,第五层是混凝土层4;所述的各层间结构之间还设有支撑架7,所述的支撑架7是工字钢结构,所述组合板体1的板面上还设有浇注口3;所述的组合板体1外围上设有箱体8,在所述的箱体8顶面上设有盖板9,所述箱体8的底面上设有支承箱体8的箱体支柱12;所述的组合板体1的左右以及前后并且上下均设有凸起10以及与凸起10配合的凹槽11;所述的凸起10或凹槽11的形状是梯形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