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及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9462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及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建筑物的墙体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集保温、承重及防护为一体的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及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建筑物墙体保温性能及其综合性的技术指标如耐久性、可靠性等也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维持和稳定建筑围护墙体的保温性能,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了发泡型的保温板材经加工粘贴或粘挂紧固在外墙面;或发泡颗粒混合砂浆批嵌成某厚度在外墙面,使建筑物的围护墙体外侧被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包裹;建筑内保温系统是将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粘附或紧固在建筑物的内侧墙面。

传统的内侧保温墙存在着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缺点,尤其是砌筑墙体时需要在现场实施大量的人工作业,工期长,效率低,质量也难以得到稳定可靠的保证。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设计一体化复合保温墙体结构是将建筑保温体与剪力墙体结合为一体的墙体结构,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需求。一体化复合保温墙体结构具有结构稳固不脱落,与建筑同寿命,综合成本低,耐火、保温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各地住建部门纷纷下发文件推行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在现有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中,复合保温层中的保温材料与钢筋网片连接多为手工穿丝焊接加工,穿丝采用斜较差穿丝的方式,

人工焊接,制作效率低,无法实现标准工业化生产,不利于我国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随着节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建筑物墙体保温性能及其综合性的技术指标如耐久性、可靠性等也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维持和稳定建筑围护墙体的保温性能,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了发泡型的保温板材经加工粘贴或粘挂紧固在外墙面;或发泡颗粒混合砂浆批嵌成某厚度在外墙面,使建筑物的围护墙体外侧被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包裹;建筑内保温系统是将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粘附或紧固在建筑物的内侧墙面。

上述二种技术和工艺从效果上解决了建筑物体的保温节能需求,但存在着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缺点,尤其是砌筑墙体时需要在现场实施大量的人工作业,工期长,效率低,质量也难以得到稳定可靠的保证;制作效率低,无法实现标准工业化生产,不利于我国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因此装配式建筑是现代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正处在装配式建筑大力推广发展时期,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将保温材料在工厂标准化生产加工成保温墙体,在现场施工安装后与主体建筑结构形成一体化建筑保温墙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了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和建筑工厂化生产的要求,填补了我国建筑领域的一项空白,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及墙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由外向内依序包括外墙部、连接部及内墙部,外墙部包括外保温层,内墙部包括内保温层,内墙部通过连接部对应连接在外墙部内侧;

连接部包含连接构件、加强网架和填充层,加强网架通过连接构件与外保温层连接,填充层为充满连接部并包覆加强网架或连接构件的粘接填充料。

作为优选地,预设构件埋设在外保温层内,加强网架对应连接在预设构件上。

更进一步地,外墙部上设有支撑网架,支撑网架与加强网架连接或与预设构件连接。

更进一步地,外保温层外侧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包括双面玻纤隔热膜和复合岩棉板。

更进一步地,内保温层内侧设有内保护层;内保护层为保温砂浆。

作为优选地,内保温层或外保温层为石墨挤塑板,粘结填充填料包括发泡填充剂或发泡水泥与陶瓷填充料。

一种装配式一体化保温墙体,通过若干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拼接形成完整的墙体。

一种装配式一体化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架设外墙部:

利用若干外保温层通过拼接形成外墙部;

S2:在外墙部的内侧架设连接部:

在外墙部的外保温层上埋设连接构件,以连接构件为基准将加强网架固定连接于外墙部内侧;

S3:架设内墙部:

在连接部内侧架设内墙部;

S4:连接部填充:

利用粘结填充填料对连接部进行填充,使粘结填充填料包覆加强网架并与内墙部粘接。

作为优选地,在外保温层内埋设有预设构件,,外墙部上设有支撑网架,步骤S1中将支撑网架与预设构件连接固定,步骤S2中包含将将支撑网架与加强网架连接或与预设构件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内墙部包含内保温层,在步骤S3中将内保温层与加强网架固定连接;并在内保温层内侧喷涂保温砂浆。

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支撑主体在用于框剪结构时,可代替模板直接安装在结构的外侧浇注混凝土,减少外墙浇筑模板的安装和拆卸工序,提高安装效率,有效缩短工期,并且直接作为浇筑模板,能够有效提高本结构与外墙的贴合度,有效提高了安装效果,延长使用寿命;连接部位于本墙体中间部位,可做为承重墙使用。

将保温材料在工厂标准化生产加工成保温墙体,在现场施工安装后与主体建筑结构形成一体化建筑保温墙体,实现了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和建筑工厂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填充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外保温层1

隔热层2

支撑网架3

连接构件4

填充层5

加强网架6

内保温层7

内保护层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参见图1-4:一种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由外向内依序包括外墙部、连接部及内墙部,所述外墙部包括外保温层1,内墙部包括内保温层7,内墙部通过连接部对应连接在外墙部内侧;

外保温层1可以为单层或多层保温板组成,若为单层保温板,则可为A级或B级保温板,例如岩棉板、玻纤板、挤塑板、泡沫板等,优选的可以是含有石墨成分的挤塑板;若为双层保温板,则可由两种不同防火等级的保温板进行复合,例如一层为岩棉板、另一层挤塑板,一般来说,防火等级较高的保温板设置在外侧,防火等级较低的保温板设置在内侧,外墙部是由多块保温板拼接形成外墙面。外墙部在整体保温结构中主要起到保温、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同时作为主体结构的外墙。

所述连接部包含连接构件4、加强网架6和填充层5,加强网架6通过连接构件4与外保温层1连接,所述填充层5为充满连接部并包覆所述加强网架6或连接构件4的粘接填充料。

连接部包含连接构件4、加强网架6及粘接填充料,加强网架6通过连接构件4与外保温层1连接,并使外保温层1与加强网架6连接固定,连接构件4在本实施例中为定位锚栓,加强网架6可为钢筋组成的钢筋网架,粘接填充料填充满连接部并包覆加强网架6与连接构件4,粘接填充料粘接连接部与内墙部,同时,由于在外墙部是由多块保温板拼接形成外墙面,再拼接处可能存在有微小的空隙,粘接填充料在填充连接部的同时,可将外墙部存在的空隙填充满,因此连接部主要起到加强固定与填充密封的功能。粘接填充料主要为发泡粘接填充料,可以为无机粘接剂或有机粘接剂,例如无机粘接剂可以为发泡水泥加陶瓷填充料,有机粘接剂可以为聚胺脂粘接填充料。

在本实施例中,内墙部为免拆保温模板,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墙部也可以为非保温板的墙体,此外,在内墙部的内侧还设置有内保护层8,内保护层8可以为保温砂浆。

本结构的外墙部主要起保温、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是主体结构围护构造墙体的外墙板。本结构在用于框剪结构时,可代替模板直接安装在结构的外侧浇注混凝土,减少外墙浇筑模板的安装和拆卸工序,提高安装效率,有效缩短工期,并且直接作为浇筑模板,能够有效提高本结构与外墙的贴合度,有效提高了安装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本结构的内墙部采用免拆保温模板,因此当连接部的粘接填充料填充连接部时,同时可以将内墙部的空隙填满,避免形成冷桥,当粘接填充料干固后可不需拆除内墙部的免拆保温模板,直接将免拆保温模板作为内墙体的一部份,并在免拆保温模板的内侧在涂抹保温砂浆层,不仅可以减少模板的拆卸工序,同时大大提高保温效果。

实施例2一种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参见图1-4:在本实施例中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结构相同之处不再加以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外墙部的外侧可以再设置一层隔热层2,隔热层2可以为玻纤隔热膜,所述玻纤隔热膜包含有金属材质的夹层。

实施例3一种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参见1-4:本实施例中,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但外墙部外保温层1的内侧设置有支撑网架3,支撑网架3可以为钢丝网架,在外保温层1中埋设有预设构件,预设构件可以是在外保温层1的保温板在生产过程中预埋的构件,也可以是保温板生产完成后再埋设的构件;支撑网架3与预设构件连接固定,藉此将支撑网架3与外保温层1进行固定,同时,支撑网架3与连接部的加强网架6连接固定,连接方法可以通过钢丝捆绑、焊接、固定连接件、螺栓螺母紧固、连接件绑扎等连接方式,将支撑网架3与加强网架6固定

实施例4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一体化保温墙体,在墙体中包括前述实施例1~3所描述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该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主要设置在框架墙体结构中,四周设置有承重梁跟承重柱,承重梁跟承重柱之间的框架中采用前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装配式一体化保温结构。

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出一体化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架设外墙部:

利用若干外保温层1通过拼接形成外墙部;

S2:在外墙部的内侧架设连接部:

在外墙部的外保温层1上埋设连接构件4,以连接构件4为基准将加强网架6固定连接于外墙部内侧;

S3:架设内墙部:

在连接部内侧架设内墙部;

S4:连接部填充:

利用粘结填充料对连接部进行填充,使粘结填充料包覆所述加强网架6并与所述内墙部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墙部包含支撑网架3,外保温层1内埋设有预设构件,步骤S1中可将支撑网架3先与预设构件连接固定,预设构件可以是在保温板生产过程中预埋在保温板中形成预设构件,也可是在保温板形成后,埋设入保温板内,在与支撑网架3连接,预设构件可以是固定锚栓与支撑网架3以锚固或捆绑的方式进行连接;接著,在步骤S2中,可以进一步将加强网架6与支撑网架3连接固定。此时加强网架6主要采用较粗的钢筋网架,支撑网架3采用较细的钢丝网架,

更进一步的,内墙层包含内保温层7,在步骤S3中可以将内保温层7与加强网架6固定连接。

步骤S4中在连接部填充保温粘接材料时,保温粘接材料可以同时将外墙部与内墙部保温板之间存在的空隙填满密封,同时保温粘接材料会将加强网架6密封包覆,待保温粘接材料干固后,连接部形成墙体主要的支撑部分。

连接部位于本墙体中间部位,主要起与结构连接加强、填充密封、粘接支撑外墙部和内墙部等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包含连接构件4、加强网架6和填充层5,其中加强网架6为较粗的钢筋网架,并与外保温层1的内侧的支撑网架3固定。上述连接构件4、加强网架6和支撑网架3组成了牢固的骨架结构,再使用粘接填充料包覆上述骨架结构并充满连接部,使整个连接部结构牢固、稳定,其结构强度可作为本发明的主要支撑部分,区别于现有的保温结构,根据填充主体的成分与结构,可做为承重墙使用。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保温材料在工厂标准化生产加工成保温墙体,在现场施工安装后与主体建筑结构形成一体化建筑保温墙体,实现了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和建筑工厂化生产的要求,填补了我国建筑领域的一项空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