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墙板的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905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墙板的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墙板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墙板的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护墙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装饰墙体的材料,一般采用木材等为基材,其具有美观、质轻、防火、防蛀、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使用安全、装饰效果明显和维护保养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护墙板一般包括边框和板芯,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将边框和板芯设置为一个整体,在需要安装护墙板时,将多块护墙板依次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在墙体表面,一旦护墙板有变形时,相邻对接的护墙板之间就会形成的缝隙,难以保证护墙板直接拼接平整,还有现有技术中护墙板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墙上时,为了保证护墙板的温度性和牢固性,通常设置的安装组件比较厚,才能保证其刚度,这样会使得护墙板于墙体之间的距离过大,从而减小了人们的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墙板的安装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墙板的安装组件,包括墙体、第一护墙板、第二护墙板、母挂码、公挂码和螺钉,所述第一护墙板与第二护墙板对接处通过母挂码和螺钉安装在墙体上,所述第二护墙板与第一护墙板的对接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公挂码,所述第二护墙板通过公挂码插设在母挂码内与第一护墙板相连接;

所述母挂码的纵剖面呈“U”字型结构,所述“U”字型结构包括由第一延伸面和第二延伸面的一端相弯曲连接而成的一开口,所述第二延伸面的延伸长度长于第一延伸面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面的右端通过螺钉安装在墙体上,所述第二延伸面的左端通螺钉安装在第一护墙板上;

所述公挂码的纵剖面呈“Z”字型结构,所述“Z”字型结构包括第一竖直面、倾斜连接面和第二竖直面,所述第一竖直面通过倾斜连接面与第二竖直面相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面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护墙板,所述第二竖直面可插设在母挂码的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母挂码的开口处和公挂码的第二竖直面的插接端均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面与第二延伸面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面与第二竖直面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护墙板与第二护墙板通过纵剖面呈“U”字型结构的母挂码和纵剖面呈“Z”字型结构的公挂码而实现左右拼接,其中第一护墙板通过母挂码和螺钉安装在墙体上,公挂码安装在第二护墙板,第一护墙板与第二护墙板左右拼接时,只需通过公挂码的第二竖直面插入到母挂码的开口内即可实现拼接,通过母挂码的开口可对公挂码的第二竖直面插入时起到定位作用,当第二护墙板的对接处有轻微变形时,通过公挂码可以很好的起到纠正作用,使得第一护墙板和第二护墙板的拼接平整,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公挂码呈“Z”字型结构,母挂码呈“U”字型结构,公挂码与母挂码通过“Z”字型结构和“U”字型结构实现连接,该结构可以大大的减小了第一护墙板和第二护墙板安装在墙体上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4所示的一种护墙板的安装组件,包括墙体1、第一护墙板2、第二护墙板3、母挂码4、公挂码5和螺钉6,所述第一护墙板2与第二护墙板3对接处通过母挂码4和螺钉6安装在墙体1上,所述第二护墙板3与第一护墙板2的对接处通过螺钉6安装有公挂码5,所述第二护墙板3通过公挂码5插设在母挂码4内与第一护墙板2相连接;

所述母挂码4的纵剖面呈“U”字型结构,所述“U”字型结构包括由第一延伸面41和第二延伸面42的一端相弯曲连接而成的一开口,所述第二延伸面42的延伸长度长于第一延伸面41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二延伸面41的右端通过螺钉6安装在墙体1上,所述第一延伸面41的左端通螺钉6安装在第一护墙板2上;

所述公挂码5的纵剖面呈“Z”字型结构,所述“Z”字型结构包括第一竖直面51、倾斜连接面52和第二竖直面53,所述第一竖直面51通过倾斜连接面52与第二竖直面53相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面51通过螺钉6安装在第二护墙板3,所述第二竖直面53可插设在母挂码4的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母挂码4的开口处和公挂码5的第二竖直面53的插接端均设有倒角,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公挂码5更容易插入到母挂码4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面41与第二延伸面42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面51与第二竖直面53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护墙板2与第二护墙板3通过纵剖面呈“U”字型结构的母挂码4和纵剖面呈“Z”字型结构的公挂码5而实现左右拼接,其中第一护墙板2通过母挂码4和螺钉6安装在墙体1上,公挂码5安装在第二护墙板3,第一护墙板2与第二护墙板3左右拼接时,只需通过公挂码5的第二竖直面53插入到母挂码4的开口内即可实现拼接,通过母挂码4的开口可对公挂码5的第二竖直面53插入时起到定位作用,当第二护墙板3的对接处有轻微变形时,通过公挂码5可以很好的起到纠正作用,使得第一护墙板2和第二护墙板3的拼接平整,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公挂码5呈“Z”字型结构,母挂码4呈“U”字型结构,公挂码5与母挂码4通过“Z”字型结构和“U”字型结构实现连接,该结构可以大大的减小了第一护墙板2和第二护墙板3与墙体1之间的距离。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