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6984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的背景下,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建筑节能正为实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并普及被动房,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得热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各种被动式节能手段与建筑围护结构高效节能技术相结合,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前提下,通过大幅度降低建筑热/冷负荷,最大限度地摆脱对主动式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进而降低建筑采暖和制冷能耗,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已成为国际建筑节能技术领先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被动房应用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1.无热桥的高效外保温系统:屋面、外墙、地面或不采暖地下室顶板的传热系数K≤0.15W/(m2·K);2.双 Low-E高性能保温隔热外窗: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0.35、玻璃选择性系数S≥1.25、整窗传热系数K≤1.0W/(m2·K);3.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热回收率R≥75%、通风电力需求ev≤0.45Wh/m3、漏风率≤1%;4.房屋良好的气密性措施:房屋漏风率≤1%的整体气密层的设置技术、窗与墙体的密封构造的设置技术、各类洞口管道的密封构造设置技术;5.防热桥构造:将厚度≥250mm的保温材料连接到承重墙的锚固技术、阳台与主体结构无热桥的连结技术、关键节点构造的处理技术;6.高厚度外墙外保温防火技术:防火材料导热系数λ≤0.045W/(m·K)、遇火不蔓延、不滴落、不释放有毒气体、水平环绕型防火隔离带或门窗洞口三侧防火隔离带的设置技术;7.防潮防水技术;8.噪声防护措施。

被动房的节能机制为:通过无热桥的保温隔热性能优越的外围护结构降低建筑室内外的温差传热,通过外窗玻璃的Low-E镀膜技术及有效的外遮阳设施调节建筑物的太阳辐射得热,通过房屋良好的气密性措施和高效热回收的新风系统降低建筑室内外的通风渗透传热,同时有效利用室内人员、照明、设备等的非供暖热源散热,使建筑物能够在极低的辅助采暖、制冷负荷/能耗下就能维持适宜的室内热舒适度。

现有的电气接线结构并不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其防水效果、保温效果均不满足该种建筑的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结构新颖、密封性好的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包括:

电气接线盒,所述电气接线盒嵌装于室内墙体上;

电线管,所述电线管穿设于所述室内墙体上;

管道,所述管道穿设于所述室内墙体上;

所述室内墙体的外侧具有保温层,所述电线管一端部分伸出所述室内墙体,所述电线管的另一端向外伸出并置于所述保温层内;

所述管道穿过所述室内墙体和保温层;

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和防水隔汽膜,所述电线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和防水隔汽膜。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接线盒与所述室内墙体的接触面填充有石膏,所述电线管与所述电气接线盒的连接处通过硅酮密封胶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置于所述保温层内侧的外壁部分包裹有保温棉,所述管道与所述室内墙体的连接处铺设有耐碱玻纤网,所述耐碱玻纤网一端铺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表面,所述耐碱玻纤网的另一端铺设于所述保温棉的表面;

所述管道置于所述室内墙体内的部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防水透气膜和所述防水隔汽膜,所述防水透气膜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外侧,所述防水隔汽膜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内侧;

所述防水透气膜一端铺设于所述管道的外壁表面,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另一端铺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外侧表面;

所述防水隔汽膜一端铺设于所述管道的外壁表面,所述防水隔汽膜的另一端铺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内侧表面;

所述管道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部分通过岩棉填实;

所述管道与所述保温层的连接处的内侧通过预压膨胀密封带密封,所述管道与所述保温层的连接处的外侧通过硅酮密封胶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耐碱玻纤网置于所述室内墙体和所述保温棉的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200mm;

所述防水透气膜置于所述管道和所述室内墙体的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 40mm;

所述防水隔汽膜置于所述管道和所述室内墙体的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 40mm。

进一步的,所述电线管内穿设有电线,所述电线穿过所述室内墙体和所述保温层,且所述电线的两端部分伸出所述室内墙体和所述保温层;

所述电线管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部分的外圈填充有岩棉或硬泡聚氨酯,所述电线管置于所述室内墙体内侧的部分套设有铝塑复合管,并嵌装有防水隔汽密封圈;

所述电线管置于所述室内墙体的部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和防水隔汽膜;

所述防水透气膜一端铺设于所述电线管的外壁表面,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另一端铺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外侧表面;

所述防水隔汽膜一端铺设于所述电线管的外壁表面,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另一端铺设于所述室内墙体的内侧表面;

所述电线伸出所述保温层的部分的内侧通过预压膨胀密封带密封,所述电线伸出所述保温层的部分的外侧通过硅酮密封胶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透气膜置于所述电线管和所述室内墙体的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40mm;所述防水隔汽膜置于所述电线管和所述室内墙体的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4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接线结构新颖,防水效果好,满足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的管道穿外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的电气接线盒的嵌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的电线管穿外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室内墙体;2、保温层;3、管道;4、防水透气膜;5、防水隔汽膜;6、预压膨胀密封带;7、硅酮密封胶;8、耐碱玻纤网;9、保温棉;10、电气接线盒;11、电线;12、石膏;13、电线管;14、铝塑复合管;15、岩棉或硬泡聚氨酯;16、防水隔汽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至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包括:

电气接线盒10,电气接线盒10嵌装于室内墙体1上;

电线管13,电线管13穿设于室内墙体1上;

管道3,管道3穿设于室内墙体1上;

室内墙体1的外侧具有保温层2,电线管13一端部分伸出室内墙体1,电线管13的另一端向外伸出并置于保温层2内;

管道3穿过室内墙体1和保温层2;

管道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水透气膜4和防水隔汽膜5,电线管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水透气膜4和防水隔汽膜5。

优选的,电气接线盒10与室内墙体1的接触面填充有石膏12,电线管13与电气接线盒10的连接处通过硅酮密封胶7密封。

优选的,管道3置于保温层2内侧的外壁部分包裹有保温棉9,管道3 与室内墙体1的连接处铺设有耐碱玻纤网8,耐碱玻纤网8一端铺设于室内墙体1的表面,耐碱玻纤网8的另一端铺设于保温棉9的表面;

管道3置于室内墙体1内的部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水透气膜4和防水隔汽膜5,防水透气膜4置于室内墙体1的外侧,防水隔汽膜5置于室内墙体1的内侧;

防水透气膜4一端铺设于管道3的外壁表面,防水透气膜4的另一端铺设于室内墙体1的外侧表面;

防水隔汽膜5一端铺设于管道3的外壁表面,防水隔汽膜5的另一端铺设于室内墙体1的内侧表面;

管道3置于室内墙体1的部分通过岩棉填实;

管道3与保温层2的连接处的内侧通过预压膨胀密封带6密封,管道3与保温层2的连接处的外侧通过硅酮密封胶6密封。

更优选的,上述方案中耐碱玻纤网8置于室内墙体1和保温棉9的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200mm;

防水透气膜4置于管道3和室内墙体1的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40mm;

防水隔汽膜5置于管道3和室内墙体1的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40mm。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电线管13内穿设有电线11,电线11穿过室内墙体1和保温层2,且电线11的两端部分伸出室内墙体1和保温层2;

电线管13置于室内墙体1的部分的外圈填充有岩棉或硬泡聚氨酯15,电线管13置于室内墙体1内侧的部分套设有铝塑复合管14,并嵌装有防水隔汽密封圈16;

电线管13置于室内墙体1的部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水透气膜4和防水隔汽膜5;

防水透气膜4一端铺设于电线管13的外壁表面,防水透气膜4的另一端铺设于室内墙体1的外侧表面;

防水隔汽膜5一端铺设于电线管13的外壁表面,防水透气膜4的另一端铺设于室内墙体1的内侧表面;

电线11伸出保温层2的部分的内侧通过预压膨胀密封带6密封,电线 11伸出保温层2的部分的外侧通过硅酮密封胶7密封。

更优选的,防水透气膜4置于电线管13和室内墙体1的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40mm;防水隔汽膜5置于电线管13和室内墙体1的部分的长度均不小于4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结构,接线结构新颖,防水效果好,满足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电气接线要求。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