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388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止水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止水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止水板即在浇筑下层混凝土时,预埋300mmx3mm的钢板,其中有10-15cm的上部露在外面,在下次再浇筑混凝土时把这部分的钢板一起浇筑进去,起到阻止外面的压力水渗入的作用,一般止水板是采用冷轧板作为母材,因为冷板厚度能够均匀,热板一般厚度达不到均匀的程度,厚度一般为2毫米或者3毫米,长度一般加工成3米长或者6米长,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使整条止水板成为一个整体,防止漏水。

但是这种止水板的厚度较小,对焊接节点要求较高,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焊透,造成漏水,所以施工过程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水板连接结构,其具有安装止水板比较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止水板连接结构,包括止水板,止水板沿墙体走向铺设,所述相邻的两个止水板之间有重叠部分,在重叠部位设置有多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挤压两个止水板的板面消除止水板之间的间隙,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栓、固定螺帽、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第一垫圈垫在止水板的背水面,第二垫圈垫在止水板的来水面,固定螺栓从止水板的来水面垂直于止水板穿入止水板,固定螺帽从止水板的背水面垂直穿入止水板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固定螺帽与固定螺栓分别挤压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把两个止水板重叠一部分进行放置,并在重叠的部位开设贯穿两个止水板的孔,把第二垫圈套在固定螺栓上,再把固定螺栓从来水面的一侧插入到止水板的孔内,第一垫圈套在固定螺帽上,然后把固定螺帽的小端插入到止水板孔内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使固定螺栓与固定螺帽夹紧两块止水板,消除两个止水板之间的间隙后,从而使两块止水板连接在一起,降低的止水板的安装难度,方便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垫圈为L形截面的环形橡胶垫,小端插入到止水板上用于安装固定组件的孔内,外周与孔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垫圈设置成L形的截面,这样第二垫圈的小端就可以插入到止水板的孔内,使第二垫圈与孔壁贴合,增加了来水面的螺栓部位的密封长度,从而提高固定螺栓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相邻的止水板重叠处夹有密封垫,密封垫为片状贴在止水板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止水板之间设置的密封垫,密封垫夹在止水板之间,通过密封垫的变形使两个止水板之间的间隙比较容易消除,这样工作人员在安装止水板时,比较方便,而且连接的可靠性也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螺栓为防水法兰面螺栓,法兰面用于挤压第二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法兰面螺栓为包括有法兰面,法兰面与螺栓一体设置,安装时法兰面直接压在第二垫圈上,内部的螺纹连接处比较干燥,从而防止螺栓生锈,避免造成的螺栓的强度变低,可以提高对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板重叠处设置有用于保持止水板形状的护架,护架包括护板部与筋部,护板部的形状与止水板形状相同,筋部垂直于护板部的表面,用于加强护板部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架支撑在止水板的板面,护架使止水板的结构强度比较高,在安装固定螺栓时,使护架压在止水板上,保持止水板的形状,从而提高止水板之间贴合的更加严实,密封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筋部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筋部设置的多个贯穿孔,在把整个止水板浇注在混凝土的墙体内时,混凝土可以流到贯穿孔内,使贯穿孔卡在混凝土内,从面增加止水板的连接部位与混凝土的粘合性,防渗水较好,结构强度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板先后浇注的两侧向来水的一侧弯折,形成的折弯角度大于9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板向来水的一侧进行弯折,一方面提高止水板与墙体的粘合力,另一方面提高止水板对渗水的止水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固定螺栓与固定螺帽的螺纹配合在密封的止水板孔内,螺纹处不容易被外部的水分浸湿,所以螺纹处的连接结构比较牢固,止水板的连接处的挡水效果较好,同时止水板外增加的护架与止水板的安装结构相同,护架减小止水板的变形,提高两个止水板之间的贴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止水板连接结构施工过程示意图;

图2是止水板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固定组件的爆炸图。

图中,1、墙体;2、止水板;3、筋条;4、密封垫;5、护架;51、护板部;52、筋部;53、贯穿孔;6、固定组件;61、固定螺栓;62、固定螺帽;63、第一垫圈;64、第二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止水板连接结构,参考图1,包括止水板2,止水板2需要插在墙体1内部,墙体1的一侧是来水面,另一侧背水面,在墙体1内的止水板2用于挡住水从来水面渗透到背水面。止水板2在浇注墙体1过程中浇注在墙体1内,由于浇注墙体1的不连续性,使用止水板2阻止新旧混凝土连接处渗水,图1中未浇注新墙体1,并且在墙体1内设置有筋条3,用于加固墙体1的混凝土结构。

止水板2为板状有两个侧边折弯,折弯的角度小于90度,折弯边为与止水板2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条边,两个折弯边分别浇注在两次浇注的墙体1内,并且折弯方向均朝向来水面。

参考图2,两个相邻的止水板2有重叠部分,并且在重叠的部位之间夹有密封垫4,密封垫4为片状,贴在止水板2的表面,在止水板2的来水的一侧还设置有护架5,护架5固定在止水板2重叠处,护架5包括护板部51的筋部52,护板部51为板状,弯折成与止水板2的形状相同,筋部52垂直于护板部51的表面,用于增强护板部51的板状的结构强度,以及抗变形的能力,在筋部52上开设有贯穿孔53,贯穿孔53有多个,浇注墙体1时,贯穿孔53内被充入混凝土,使护架5与混凝土墙体1固定的比较牢固。

护架5抵在止水板2的来水的一侧,并且形状与止水板2的形状相同,这样护架5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止水板2重叠部位时,护架5用于抵住止水板2,防止止水板2重叠处变形,造成止水板2之间贴合不严实。

参考图3和图4,在两个止水板2上设置多个有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用于把两个相邻的止水板2固定在一起,并相互挤压使两者之间缝隙减小,从而挤压密封垫4,这样两者之间的结构密封性提高,避免从两个止水板2的交接面漏水。

参考图4和图5,固定组件6包括固定螺栓61、固定螺帽62、第一垫圈63和第二垫圈64,第一垫圈63与第二垫圈64分别在止水板2的背水面与来水面,第一垫圈63为片状橡胶垫,用于密封背水面的水防止渗入到固定螺栓61上,第二垫圈64为L形截面的环形橡胶垫,小端插入到止水板2上用于安装固定组件6的孔内,外周与孔壁贴合,第二垫圈64套在固定螺栓61上,固定螺栓61垂直于止水板2的板面从来水面向背水面穿插,固定螺帽62为套筒形,套在固定螺栓61上,并与固定螺栓61螺纹连接,并且在远离固定螺栓61的一端直径增大形成凸缘,凸缘压在第一垫圈63上,靠近固定螺栓61的固定螺帽62伸入到止水板2上用于安装固定组件6的孔内,其中固定螺栓61为防水法兰面螺栓,防水法兰面螺栓的肩部挤压在第二垫圈64的大端,使第二垫圈64挤压变形后,密封,防止来水面的水进入到,固定螺栓61与固定螺帽62的螺纹连接处。旋转固定螺栓61相对于固定螺帽62转动,使两个者之间的距离缩小,从而使两个止水板2之间的距离减小,对止水板2之间的密封垫4进行挤压,从而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止水板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