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钢原竹楼面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0201发布日期:2018-09-18 20:04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字钢原竹楼面支座,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竹是快速可再生的绿色建筑材料,竹材相对于混凝土、钢材等工业材料对环境的破坏力低,在老建筑拆除后,工业废料在村落中无法处理,造成了建筑垃圾堆积的情况。

而且竹子强度重量比约为0.017,仅次于钢材的0.020。刚度重量比约为33,优于钢材、木材、混凝土等材料。且中国在世界上属于竹资源大国,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竹资源非常丰富,竹种也非常丰富。利用原竹建造低层建筑,减少钢筋水泥等高能耗建筑材料的使用已经成为竹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实用新型将原竹结合钢材料一起使用,减少了高能耗建筑材料的使用。

传统民居中使用原竹作为楼面结构层,由于仅仅使用原竹做楼面在跨度上面不能满足大空间的要求,所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原竹在建筑中的使用。而且目前的做法是将原竹架于梁之上,然后在原竹之上做面层,这使得结构层高度大为增加,建筑净高降低,不利于建筑空间的利用,而且这样做会有很多空隙,原竹也不能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层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尽可能解决原竹在跨度上的受限问题,并且降低楼板结构层的高度,增加室内的净高,提供一种工字钢原竹楼面支座。利用工字钢腹部的空间,将原竹楼板嵌入其中,在工字钢下翼缘部和原竹楼板之间的剩余空间用通长的木条垫紧,在原竹与原竹及原竹与工字钢支座上翼缘之间的空隙用三角形木块镶嵌防止移动,从而形成一种工字钢楼面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字钢原竹楼面支座,包括工字钢支座1和与其连接的作为楼面结构层的原竹2、方形木条3、三角形木条4、钢条6;楼面面层5落于工字钢支座1上,工字钢支座1中间填充有原竹2,原竹2下方用方形木条3支撑,原竹2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三角形木条4,工字钢支座1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通过钢条6固定连接。

所述工字钢支座1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每隔固定距离通过钢条6固定连接。

所述工字钢支座1由工字钢构成,也可由槽钢代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原竹嵌于工字钢翼缘之间,使得原竹与工字钢处于同一平面上,减少楼面结构层的高度,从而增加室内净高;

2、原竹通过工字型钢的连接,有效大大提升原竹的跨度,从而满足大空间的使用要求;

3、原竹楼板端部卡在工字钢翼缘之内,且用三角木块塞紧,提高了原竹楼面的整体性;

4、简单易于实施,工字钢上下翼缘用钢条连接,提高了工字钢的抗弯和抗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纵向断面图。

图中:1-工字型型钢,2-原竹,3-木条垫块,4-三角形木条,5-楼面面层,6-钢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工字钢原竹楼面支座,包括工字钢支座1和与其连接的作为楼面结构层的原竹2、方形木条3、三角形木条4、钢条6;楼面面层5落于工字钢支座1上,工字钢支座1中间填充有原竹2,原竹2下方用方形木条3支撑,原竹2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三角形木条4,工字钢支座1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通过钢条6固定连接。

所述工字钢支座1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每隔固定距离通过钢条6固定连接。

所述工字钢支座1由工字钢构成,也可由槽钢代替。

建造时,先通过计算后确定好工字型钢的截面高度以及原竹的大小,然后用工字型钢的净截面高度减去原竹的外径得出下所设的木条垫块的高度,木条垫块的宽度与工字型钢下翼缘部的一般宽度减去腰厚相同,将木条垫块枕于工字型钢下翼缘部,然后将原竹塞入顶紧。在每隔4~10根原竹的距离处用钢条将工字型钢上翼缘和下翼缘焊接以加强工字型钢的整体受理性能,最后在原竹和原竹及原竹与工字钢支座上翼缘之间的空隙嵌入三角形木条,防止原竹移动,一种工字型钢原竹楼面支座完成。

实施例2:如图1-2所示,一种工字钢原竹楼面支座,包括工字钢支座1和与其连接的作为楼面结构层的原竹2、方形木条3、三角形木条4、钢条6;楼面面层5落于工字钢支座1上,工字钢支座1中间填充有原竹2,原竹2下方用方形木条3支撑,原竹2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三角形木条4,工字钢支座1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通过钢条6固定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