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9944发布日期:2018-06-26 19:3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外墙,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施工前期支护用地连墙如与建筑外墙冲突,一般为拆除地连墙,重新施工建筑外墙,但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工期较长。

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外墙,在采取相关排水措施的前提下,直接将地连墙作为建筑外墙,缩短工期70%,且大幅节约建筑成本,主要解决地连墙与建筑外墙位置冲突问题,而且避免建筑工程里工序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工期的增加等情况的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建筑外墙,地连墙用作外墙可以很好的节省工序,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节能减排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建筑工地积极应用新技术可以很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一种建筑外墙,所述建筑外墙是地连墙增设双层防水层构成的,其中第一层防水层是在地连墙墙面铺设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第二层防水层是地连墙向内砌砖墙,砖墙下部是浇筑的混凝土导墙,地连墙与导墙间用砂浆做U型水槽,地连墙与砖墙间涂刷防水涂料层,防水涂料层外做砂浆抹灰找坡层;建筑外墙还包括施工结构顶板及施工结构底板,分别植筋入地连墙的上部及下部,与砖墙相接,在地连墙与砖墙上部间的施工结构顶板上设置滴水线,用于排水至U型水槽。

所述的种建筑外墙的找坡层最薄处的厚度为20mm-50 mm。

所述的建筑外墙的找坡层坡度为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外墙,是地连墙增设双层防水层构成的,利用铺设防水卷材做第一层防水层,第二层防水结构进一步进行防水,很好的防止外部渗水进入室内,充分利用原有地连墙,在解决排水措施后,将其作为建筑外墙使用,避免了拆除造成的污染、扬尘、噪音、建筑垃圾及重新施工造成的材料、人工的浪费,且能大大节约工期,可以将原有需施工60天的工期缩短为20天。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地连墙,2导墙,3 U型水槽,4砖墙,5滴水线,6施工结构顶板,7施工结构底板,8结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建筑外墙,是地连墙1增设双层防水层构成的,其中第一层防水层是在地连墙1墙面打磨剔凿,抹灰,再铺设改3+4mm厚SBS性沥青防水卷材,第二层防水层是地连墙1向内砌砖墙4,砖墙4下部是浇筑的混凝土导墙2,地连墙1与导墙2间用砂浆做U型水槽3,地连墙1与砖墙4间涂刷1.5mm厚JS防水涂料层,防水涂料层外做砂浆抹灰找坡层,最薄处20mm厚,坡度1%;建筑外墙还包括施工结构顶板6及施工结构底板7,分别植筋入地连墙1的上部及下部,与砖墙4相接,在地连墙1与砖墙4上部之间的施工结构顶板6上设置滴水线5,用于排水至U型水槽3。

实施例2:

一种建筑外墙,是地连墙1增设双层防水层构成的,其中第一层防水层是在地连墙1墙面打磨剔凿,抹灰,再铺设改3+4mm厚SBS性沥青防水卷材,第二层防水层是地连墙1向内砌砖墙4,砖墙4下部是浇筑的混凝土导墙2,地连墙1与导墙2间用砂浆做U型水槽3,地连墙1与砖墙4间涂刷2mm厚JS防水涂料层,防水涂料层外做砂浆抹灰找坡层,最薄处35mm厚,坡度2%;建筑外墙还包括施工结构顶板6及施工结构底板7,分别植筋入地连墙1的上部及下部,与砖墙4相接,在地连墙1与砖墙4上部之间的施工结构顶板6上设置滴水线5,用于排水至U型水槽3。

实施例3:

一种建筑外墙,是地连墙1增设双层防水层构成的,其中第一层防水层是在地连墙1墙面打磨剔凿,抹灰,再铺设改3+4mm厚SBS性沥青防水卷材,第二层防水层是地连墙1向内砌砖墙4,砖墙4下部是浇筑的混凝土导墙2,地连墙1与导墙2间用砂浆做U型水槽3,地连墙1与砖墙4间涂刷2mm厚JS防水涂料层,防水涂料层外做砂浆抹灰找坡层,最薄处50mm厚,坡度3%;建筑外墙还包括施工结构顶板6及施工结构底板7,分别植筋入地连墙1的上部及下部,与砖墙4相接,在地连墙1与砖墙4上部之间的施工结构顶板6上设置滴水线5,用于排水至U型水槽3。

具体实施时施工结构顶板6及施工结构底板7之间还可存在结构柱,在施工结构底板7下方,靠近地连墙处还可用混凝土进行回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