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螺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52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预埋螺栓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装修时,需要在墙上固定石材、装饰板、家具、灯具及小饰品等。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形成墙体之后钻孔,然后将膨胀螺栓安装在孔内,接着通过膨胀螺栓固定龙骨或者直接固定物品。但是,在墙体上钻孔破坏了墙体,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埋螺栓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破坏了墙体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埋螺栓装置,包括:

具有一开口的套管;

从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套管内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可沿所述套管移动调节;以及

盖设于所述开口的保护帽,通过所述保护帽将所述调节杆密封于所述套管内从而在所述套管埋设于混凝土结构时防止混凝土入侵所述套管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通过将调节杆从套管的开口处插设于套管内,调节杆可沿套管移动调节,并采用保护帽盖设于开口,通过保护帽将调节杆密封于套管内,从而在施工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将套管埋设于混凝土结构时保护帽能够防止混凝土入侵套管的内部。这样,在需要将其他构件固定于混凝土结构时,打开保护帽,将调节杆从套管内向外拉出,使得调节杆突伸出混凝土结构,也可以调节调节杆突伸出混凝土结构的长度,以适应构件的具体安装结构。将构件穿设在调节杆上进行固定。这样,不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上重新打孔,从而避免损伤混凝土结构。本装置在装修时可以直接使用,方便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装修阶段需要将构件与混凝土结构进行连接的问题。在拆除时,将构件从调节杆上取下来,并将调节杆全部插设于套管内即可,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杆上固设有外径大于所述调节杆外径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外径与所述套管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调节部设有外螺纹;

所述套管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管的内壁上靠近所述开口处形成有挡设部;

通过调节所述调节杆至所述调节部抵靠于所述挡设部,从而将所述调节杆限位于所述套管内。

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螺合于所述调节杆的螺母;

所述套管包括位于所述开口处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内形成有供容置所述螺母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帽和所述容置部螺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横向设于所述套管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另一端,所述底板的端部突伸出所述套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施工状态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包括:具有一开口的套管20;从开口插设于套管20内的调节杆30,调节杆30可沿套管20移动调节;以及盖设于开口的保护帽50,通过保护帽50将调节杆30密封于套管20内从而在套管20埋设于混凝土结构10时防止混凝土入侵套管20的内部。这样,在需要将其他构件固定于混凝土结构时,打开保护帽,将调节杆从套管内向外拉出,将调节杆突伸出混凝土结构,也可以调节调节杆突伸出混凝土结构的长度,以适应构件的具体安装结构。将构件穿设在调节杆上进行固定。这样,不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上重新打孔,从而避免损伤混凝土结构。本装置在装修时可以直接使用,方便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装修阶段需要将构件与混凝土结构进行连接的问题。在拆除时,将构件从调节杆上取下来,并将调节杆全部插设于套管内即可,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

参阅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将调节杆30插设于套管20内,调节杆30可沿着套管20移动。在将本装置埋设于混凝土结构10内之后,通过将调节杆30沿着套管20向外拉出,从而能够将调节杆30向远离混凝土结构10处移动;通过将调节杆30沿着套管20向内插设,从而能够将调节杆30向靠近混凝土结构10处移动;从而当将套管20埋设于混凝土结构10内之后,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调节调节杆30,即可根据需要来调节调节杆30的位置,方便将构件40和调节杆30固定连接,防止出现调节杆30凸伸出混凝土结构10的长度过小,而无法安装构件40的问题。或者防止调节杆30凸伸出混凝土结构10的长度过大,而影响混凝土结构10美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可适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调节杆30上固设有外径大于调节杆30外径的调节部32,调节部32的外径与套管20的内径相适配,调节部32设有外螺纹;套管20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从而将调节杆30插设于套管20内,调节杆30的调节部32和套管20螺合连接。通过将调节杆30和套管20相对转动,从而调节部32沿着套管20的内壁螺合转动,进而调节调节杆30和套管20的相对位置,增大或减小调节杆30伸出套管20的长度,操作方便。调节杆30和套管20也不容易相互脱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套管20的内壁上靠近开口处形成有挡设部21;通过调节调节杆30至调节部32抵靠于挡设部21,从而将调节杆30限位于套管20内。这样,套管20的内壁上到挡设部21之间形成供调节部32移动的空间,当移动调节杆30至调节部32抵靠于挡设部21,调节部32就无法再移动,从而防止调节杆30和套管20相互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挡设部21为固定于套管20第一端的内壁的环形板,环形板具有一定的厚度。调节部32为形成于调节杆30端部的直径大于调节杆30的柱体结构。柱体结构的外径与套管20的内径相适配,从而柱体结构可穿设于套管20内,柱体结构的外径大于环形板的内径,从而柱体结构被挡设于环形板的外部。环形板的内径与调节杆30的其余部分的外径相适配,将调节杆30插设于套管20内,调节杆30的其余部分能够从套管20的环形板的内部穿设出去,而调节杆30端部的柱体结构被挡设于环形板的外部,从而对调节杆30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装置还包括螺合于调节杆30的螺母60。对应地,套管20包括位于开口处的容置部23,容置部23内形成有供容置螺母60的空间。这样,将螺母60螺合于调节杆30上,螺母60位于容置部23内,并将保护帽50和容置部23螺合连接。在将本装置预埋于混凝土结构10内的过程中,保护帽50罩设于调节杆30和螺母60上,通过保护帽50将调节杆30和螺母60密封于套管20内,防止混凝土进入套管20内,涂覆于调节杆30和螺母60的上,破坏调节杆30和螺母60上的螺纹,保护帽50起到保护调节杆30和螺母60的作用。在使用本装置时,将保护帽50拆卸下来即可。将构件40穿设于调节杆30之后,采用螺母60螺合于调节杆30对构件40进行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帽50里还设有钢垫圈51。

作为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装置还包括底板22,底板22横向设于套管20的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底板22的端部突伸出套管20,从而在将本装置埋设于混凝土结构10内时,底板22起到锚固的作用,加固了本装置和混凝土结构10连接,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预埋螺栓装置通过将调节杆从套管的开口处插设于套管内,调节杆可沿套管移动调节,并采用保护帽盖设于开口,通过保护帽将调节杆密封于套管内,从而在施工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将套管埋设于混凝土结构时保护帽能够防止混凝土入侵套管的内部。这样,在需要将其他构件固定于混凝土结构时,打开保护帽,将调节杆从套管内向外拉出,使得调节杆突伸出混凝土结构,也可以调节调节杆突伸出混凝土结构的长度,以适应构件的具体安装结构。将构件穿设在调节杆上进行固定。这样,不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上重新打孔,从而避免损伤混凝土结构。本装置在装修时可以直接使用,方便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装修阶段需要将构件与混凝土结构进行连接的问题。在拆除时,将构件从调节杆上取下来,并将调节杆全部插设于套管内即可,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