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边柱内衬管式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3526发布日期:2018-07-07 20:4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用剪力墙边柱连接节点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边柱内衬管式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在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和稳定的滞回性能,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剪力墙不需支模板,施工速度快,墙身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结构自重。

带有端柱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是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外部由两块钢板构成,可以和端柱焊接在一起,连接方便。

由于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主要考虑其平面内的受力,结合其构造特点,可把水平荷载作用下平面内受力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看做一个竖直方向的深梁,由剪力墙中部向两端端柱方向所受拉压内力逐渐增大,端柱所受拉压内力最大。

由于端柱所受内力最大,上下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端柱拼接变得至关重要,目前已有的端柱拼接方式及其缺陷如下:

1、采用预留灌浆孔和外伸钢筋的方法进行拼接,仍需湿作业施工,用时久拼接质量可控性弱。

2、柱端部焊接拼接,现场焊接工作量大,施工难度危险度加大,焊缝质量可控性弱。

3、现有节点形式过于单调,不利于丰富建筑造型及创新结构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部件能够预制且加工安装方便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边柱内衬管式连接节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边柱内衬管式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多组构件,每一组构件包括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为两块外部钢板和内部核心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焊接固定有一根方钢管柱,每一根方钢管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上下两端间隔设置形成凹槽,上下两组构件对应设置的左侧方钢管柱之间以及右侧方钢管柱之间分别通过衬管式连接件相连,每一个所述的衬管式连接件包括方形钢管,在所述的方形钢管中间的外壁上设置有方形凸台,所述的方形钢管的上下两侧分别插入上下两根方钢管柱设置并且和上下两根方钢管柱固定相连,所述的方形钢管的形状与方钢管柱的内部方孔形状吻合,所述的方形凸台设置在上部钢管柱以及下部钢管柱分别与对应设置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形成的凹槽内并与两个凹槽构成的安装槽形状吻合,上部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支撑设置在下部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荷载传递明确,制作方便,造价低,现场组装便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边柱内衬管式连接节点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边柱内衬管式连接节点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结构中的钢管柱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结构中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结构中的内衬式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边柱内衬管式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多组构件,每一组构件包括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2,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2为两块外部钢板和内部核心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2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焊接固定有一根方钢管柱1,每一根方钢管柱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2的上下两端间隔设置形成凹槽,上下两组构件对应设置的左侧方钢管柱1之间以及右侧方钢管柱1之间分别通过衬管式连接件3相连,每一个所述的衬管式连接件3包括方形钢管,在所述的方形钢管中间的外壁上设置有方形凸台,所述的方形钢管的上下两侧分别插入上下两根方钢管柱1设置并且和上下两根方钢管柱1固定相连,所述的方形钢管的形状与方钢管柱1的内部方孔形状吻合,所述的方形凸台设置在上部钢管柱以及下部钢管柱分别与对应设置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2形成的凹槽内并与两个凹槽构成的安装槽形状吻合,上部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2支撑设置在下部的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2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方形钢管和对应设置的上下两根方钢管柱1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每一根所述的方钢管柱1的上部和下部的前壁、后壁以及外壁上分别开有螺纹连接孔,在与上部方钢管柱以及下部方钢管柱的螺纹连接孔分别对应的方形钢管位置上分别开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的内衬管式连接件3与上下方钢管柱1分别通过穿过两者螺纹连接孔的螺栓4固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