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旧混凝土交叉节点侧墙变形缝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1211发布日期:2018-06-19 22:1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构造,特别涉及一种新旧混凝土交叉节点侧墙变形缝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不断发展,地铁等城市轨道设计、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新建工程与既有工程的交叉设计、实施。交叉节点工程通常涉及到既有结构破除复建或同期共建,其中交叉节点处的防水处理对整个工程至关重要。现有的交叉节点实施过程中,大多以变形缝为分界面破除复建部分既有结构及原有外包防水保护层,复建工程不能够对原外包防水做到原状恢复,原结构在变形缝处设置有中置式橡胶止水带,破除过程中亦会完全破坏,止水带失去其作用,将成为复建后结构防水薄弱部位,致车站及隧道防水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旧混凝土交叉节点侧墙变形缝防水构造,所述新旧混凝土交叉节点侧墙变形缝防水构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旧混凝土交叉节点侧墙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新建混凝土侧墙和既有混凝土侧墙,所述新建混凝土侧墙与既有混凝土侧墙处做台阶式处理,所述台阶式处理由新建混凝土侧墙向既有混凝土侧墙、由背水面向迎水面方向逐渐延伸,所述台阶式处理的角点处埋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并埋设有可重复注浆管,所述新建混凝土侧墙内设置有变形缝,所述变形缝内用衬垫板填充,所述变形缝背水面设置有不锈钢接水槽,所述不锈钢接水槽两侧及与变形缝交接处均用密封胶封堵,所述变形缝中部设置有剪力筋,剪力筋向迎水面方向设置有中置式不锈钢止水带,迎水面设置有背贴式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外侧用泡沫棒填充封堵,所述新建混凝土侧墙变形缝外侧设置为凹槽型,凹槽型外侧采用预铺反粘自粘型防水卷材,最外侧设置防水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保护层为永久性砖墙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棒为φ50泡沫棒。

进一步的,所述新建混凝土侧墙的预铺反粘自粘型防水卷材与原有侧墙防水卷材进行搭接处理,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

进一步的,所述预铺反粘自粘型防水卷材与原有侧墙防水卷材交接处还设有一层防水卷材加强层,所述防水卷材加强层与预铺反粘自粘型防水卷材两端用密封胶封边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中埋式不锈钢止水带与变形缝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的尺寸为20mm×10mm。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式处理的台阶宽度为100~150mm,所述台阶距离变形缝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300mm。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构造取消以变形缝为界破除结构的做法,将变形缝设置在新建结构中,新旧界面处采用台阶处处理并在台阶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和可重复注浆管,并将新旧界面处的防水卷材进行搭接加强处理,通过多道设防、防堵结合,确保加强节点处的防水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构造示意图。

附图标记:1-新建混凝土侧墙,2-既有混凝土侧墙,3-变形缝,4-衬垫板,5-剪力筋,6-中埋式钢板止水带,7-不锈钢接水槽,8-密封胶,9-不锈钢膨胀螺栓,10-背贴式止水带,11-预铺反粘自粘型防水卷材,12-泡沫棒,13-保护层,14-防水卷材加强层,15-可重复注浆管,16-遇水膨胀止水条,17-原有混凝土侧墙防水卷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旧混凝土交叉节点侧墙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新建混凝土侧墙1和既有混凝土侧墙2,所述新建混凝土侧墙1与既有混凝土侧墙2处做台阶式处理,所述台阶式处理由新建混凝土侧墙1向既有混凝土侧墙2、由背水面向迎水面方向逐渐延伸,所述台阶式处理的角点处埋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6,并埋设有可重复注浆管15,所述新建混凝土侧墙1内设置有变形缝3,所述变形缝3内用衬垫板4填充,所述变形缝3背水面设置有不锈钢接水槽7,所述不锈钢接水槽7两侧及与变形缝3交接处均用密封胶8封堵,所述变形缝3中部设置有剪力筋5,剪力筋5向迎水面方向设置有中置式不锈钢止水带6,迎水面设置有背贴式止水带10,背贴式止水带10外侧用泡沫棒12填充封堵,所述新建混凝土侧墙1的变形缝3外侧设置为凹槽型,凹槽型外侧采用预铺反粘自粘型防水卷材12,最外侧设置防水保护层13。

具体实施时,所述不锈钢接水槽7两端用不锈钢膨胀螺栓9固定在新建混凝土侧墙1上。

具体实施时,所述防水保护层13为永久性砖墙结构。

具体实施时,所述泡沫棒12为φ50泡沫棒。

具体实施时,所述新建混凝土侧墙1的预铺反粘自粘型防水卷材12与原有侧墙防水卷材17进行搭接处理,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

具体实施时,所述预铺反粘自粘型防水卷材12与原有侧墙防水卷材1交接处还设有一层防水卷材加强层14,所述防水卷材加强层14与预铺反粘自粘型防水卷材12两端用密封胶8封边处理。

具体实施时,所述中埋式不锈钢止水带6与变形缝3垂直设置。

具体实施时,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16的尺寸为20mm×10mm。

具体实施时,所述台阶式处理的台阶宽度为100~150mm,所述台阶距离变形缝3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30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而作出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也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替换及修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