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5427发布日期:2018-08-10 19:15阅读:30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产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涉及一种车顶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更多的人选择自驾作为假期出游的方式。私家车车内通常空间狭小,不适宜旅途中的休息,而在旅途中搭建帐篷用于休息,除需要携带帐篷外,还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另外将帐篷搭建在地面上容易受潮,对人体损害较大,而车载帐篷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但目前车载帐篷大多通过手动的方式实现升超和降落,由于车顶位置较高,安装帐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针对上述问题,人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车顶帐篷,但是现有的帐篷结构不稳固,存在安全隐患,且现有的车顶帐篷覆盖面积小,若遇到雨天容易打湿使用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固、覆盖面积大的车顶帐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帐篷布,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于底座上,所述的第三支撑架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固设有能沿长度方向伸缩的固定杆,所述的帐篷布套设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底座的外部,所述底座上还固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用于控制帐篷的撑开与收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车顶帐篷安装于私家车的车顶,需要休息时,启动驱动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转动并将帐篷布撑起,使得帐篷搭建完成,使用者即可在帐篷内部休息,休息完毕后,启动驱动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复位使得帐篷收起。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帐篷的撑开与收起,使用方便,且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固定杆,使得帐篷的结构更加牢固。

在上述的车顶帐篷中,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底座外部的帐篷布形成卧室区域,所述的卧室区域用于供使用者休息。

在上述的车顶帐篷中,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帐篷布形成遮挡区域。

在上述的车顶帐篷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与底座之间的帐篷布上设置有出入口。

在上述的车顶帐篷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之间的帐篷布上、第三支撑架与底座之间的帐篷布上均开设有窗口。

在上述的车顶帐篷中,所述第三支撑架连接于第二支撑架的中间部位。

在上述的车顶帐篷中,所述卧室区域顶部的帐篷布设置有透明区域。

在上述的车顶帐篷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沿长度方向伸缩的伸缩杆。

在上述的车顶帐篷中,所述的驱动装置通信连接有移动端,所述的移动端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动与关闭。

在上述的车顶帐篷中,所述的第一支撑架的旋转角度为90°~1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固、覆盖面积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第三支撑架;5、帐篷布;6、固定杆;7、驱动装置;8、卧室区域;9、遮挡区域;10、出入口; 11、窗口;12、透明区域;13、电机;14、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车顶帐篷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第三支撑架4、帐篷布5,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第三支撑架4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架3上,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3之间固设有能沿长度方向伸缩的固定杆6,帐篷布5套设于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第三支撑架4、底座1的外部,底座1上还固设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 7的输出端与第一支撑架2连接,驱动装置7用于控制帐篷的撑开与收起。

进一步细说,套设于第二支撑架3、第三支撑架4、底座1外部的帐篷布5 形成卧室区域8,套设于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帐篷布5形成遮挡区域9。本实用新型具有卧室区域8和遮挡区域9,卧室区域8用于供使用者休息,遮挡区域9用于遮挡风雨,使得帐篷的覆盖面积大,舒适度高。

进一步细说,第二支撑架3与底座1之间的帐篷布5上设置有出入口10,第二支撑架3与第三支撑架4之间的帐篷布5上、第三支撑架4与底座1之间的帐篷布5上均开设有窗口11。窗口11方便使用者活动,提升了本帐篷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细说,第三支撑架4连接于第二支撑架3的中间部位。该设置防止第三支撑将卧室侧部的窗口11遮挡,方便使用。

作为优选,卧室区域8顶部的帐篷布5设置有透明区域12。该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透明区域12观察天空,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细说,驱动装置7包括电机13以及沿长度方向伸缩的伸缩杆14。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驱动装置7通信连接有移动端,移动端用于控制驱动装置7的启动与关闭。使用者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端操作帐篷,使用方便。

进一步细说,第一支撑架2的旋转角度为90°~180°。作为优选,第一支撑架2旋转角度为135°。该设置能够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覆盖面积广,也使得驱动装置7受力较小,使结构更加稳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座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第三支撑架 4、帐篷布5、固定杆6、驱动装置7、卧室区域8、遮挡区域9、出入口10、窗口11、透明区域12、电机13、伸缩杆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