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保温工程中的建筑砖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151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保温工程中的建筑砖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建筑保温工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建筑保温工程中的建筑砖体。



背景技术: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目前节能建筑的一个典范就是保温工程的实施。

目前保温工程的实施通常是外墙砌好了通过采用胶粘剂将保温板贴于墙面或屋面上,并采用专用锚栓固定,需要二次施工,继而会造成工期延长。

此外,外墙在施工中一般需要通过水泥将砖体间进行黏合,每次砌砖过程均需涂抹水泥,施工人员反复码砌砖体,由于砖体沉重,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大。此外,反复涂抹水泥也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复涂抹水泥过程中,水泥撒落还容易附着于建筑工地上,不利于后期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保温工程中的建筑砖体。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有效降低工作强度,而且无需二次施工,在外墙施工中即可同时进行保温工程,可显著提高提高工作效率,水泥撒落少,还便于后期清除。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建筑保温工程中的建筑砖体,包括砖块本体,所述砖块本体包括侧向连接结构、竖向连接结构和贯穿上下表面的贯通孔,每组侧向连接结构包括一侧向卡块和一侧向卡槽,所述侧向卡块和其对应的侧向卡槽分别设置于砖块本体的左右两侧;每组竖向连接结构包括一设置于砖块本体顶面的上竖向槽和一与其对应设置于砖块本体底面的下竖向槽,在同一砖块本体上所述上竖向槽和其对应的下竖向槽不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砖块本体的侧向卡块与相邻砖块本体的侧向卡槽对接,完成砖块本体间的侧向对接。在竖直方向,往上竖向槽内插入保温板,保温板的一段位于上竖向槽内,另一段插入于其上方砖块本体的下竖向槽内,通过此种设置,即可完成砖块本体间的竖向初步连接。当码砌多层砖块本体后,往贯通孔内倒入水泥泥浆,直至填满,即可完成砖块本体间的竖向连接,待水泥凝固硬化后,即可实现保障砖块本体间竖向连接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砖块本体孔隙多,砖体质量相对较轻,可有效降低工作强度。此外,砖块本体在外墙施工过程中即已插入保温板,因此无需二次施工,在外墙施工中即可同时进行保温工程,可显著提高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还在于,水泥撒落少,还便于后期清除。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侧向连接结构为多组,所有侧向连接结构的侧向卡块位于砖块本体的同一侧。通过侧向连接结构为多组,所有侧向连接结构的侧向卡块位于砖块本体的同一侧,可进一步加强侧向连接的稳定性,保障墙体稳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侧向连接结构为多组,所述砖块本体的左侧同时设有侧向卡块和侧向卡槽。通过侧向连接结构为多组,砖块本体的左侧同时设有侧向卡块和侧向卡槽,可减少施工中侧向卡块和侧向卡槽对准时间,加快施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竖向连接结构为多组。通过竖向连接结构为多组,在施工中插入多个保温板,可保障保温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和竖向连接结构的表面均包覆有密封橡胶层。通过侧向连接结构和竖向连接结构的表面均包覆有密封橡胶层,可保障气密性,避免砖块本体间漏风漏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贯通孔的形状为柱形。通过贯通孔的形状为柱形,可保障水泥砂浆正常掉落,使水泥砂浆完全填满贯通孔,保障外圈施工中,砖块本体竖向连接的稳固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有效降低工作强度,而且无需二次施工,在外墙施工中即可同时进行保温工程,可显著提高提高工作效率,水泥撒落少,还便于后期清除;

(2)本实用新型通过侧向连接结构为多组,所有侧向连接结构的侧向卡块位于砖块本体的同一侧,可进一步加强侧向连接的稳定性,保障墙体稳固;

(3)本实用新型通过侧向连接结构为多组,砖块本体的左侧同时设有侧向卡块和侧向卡槽,可减少施工中侧向卡块和侧向卡槽对准时间,加快施工;

(4)本实用新型通过竖向连接结构为多组,在施工中插入多个保温板,可保障保温性能;

(5)本实用新型通过侧向连接结构和竖向连接结构的表面均包覆有密封橡胶层,可保障气密性,避免砖块本体间漏风漏水;

(6)本实用新型通过贯通孔的形状为柱形,可保障水泥砂浆正常掉落,使水泥砂浆完全填满贯通孔,保障外圈施工中,砖块本体竖向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右视图。

其中,1侧向卡块,2侧向卡槽,3竖向连接结构,4贯通孔,5下竖向槽,6上竖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3,一种用于建筑保温工程中的建筑砖体,包括砖块本体,所述砖块本体包括侧向连接结构、竖向连接结构3和贯穿上下表面的贯通孔4,每组侧向连接结构包括一侧向卡块1和一侧向卡槽2,所述侧向卡块1和其对应的侧向卡槽2分别设置于砖块本体的左右两侧;每组竖向连接结构3包括一设置于砖块本体顶面的上竖向槽6和一与其对应设置于砖块本体底面的下竖向槽5,在同一砖块本体上所述上竖向槽6和其对应的下竖向槽5不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砖块本体的侧向卡块1与相邻砖块本体的侧向卡槽2对接,完成砖块本体间的侧向对接。在竖直方向,往上竖向槽6内插入保温板,保温板的一段位于上竖向槽6内,另一段插入于其上方砖块本体的下竖向槽5内,通过此种设置,即可完成砖块本体间的竖向初步连接。当码砌多层砖块本体后,往贯通孔4内倒入水泥泥浆,直至填满,即可完成砖块本体间的竖向连接,待水泥凝固硬化后,即可实现保障砖块本体间竖向连接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砖块本体孔隙多,砖体质量相对较轻,可有效降低工作强度。此外,砖块本体在外墙施工过程中即已插入保温板,因此无需二次施工,在外墙施工中即可同时进行保温工程,可显著提高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还在于,水泥撒落少,还便于后期清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侧向连接结构为多组,所有侧向连接结构的侧向卡块1位于砖块本体的同一侧。通过侧向连接结构为多组,所有侧向连接结构的侧向卡块1位于砖块本体的同一侧,可进一步加强侧向连接的稳定性,保障墙体稳固。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侧向连接结构为多组,所述砖块本体的左侧同时设有侧向卡块1和侧向卡槽2。通过侧向连接结构为多组,砖块本体的左侧同时设有侧向卡块1和侧向卡槽2,可减少施工中侧向卡块1和侧向卡槽2对准时间,加快施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竖向连接结构3为多组。通过竖向连接结构3为多组,在施工中插入多个保温板,可保障保温性能。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侧向连接结构和竖向连接结构3的表面均包覆有密封橡胶层。通过侧向连接结构和竖向连接结构3的表面均包覆有密封橡胶层,可保障气密性,避免砖块本体间漏风漏水。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贯通孔4的形状为柱形。通过贯通孔4的形状为柱形,可保障水泥砂浆正常掉落,使水泥砂浆完全填满贯通孔4,保障外圈施工中,砖块本体竖向连接的稳固性。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