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形吊装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150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形吊装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砖,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形吊装砖。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车间、高楼等由于需要从屋顶吊装重物,这样位于屋顶的吊装处的砖头的承力压力非常大,但是现有的吊装砖只是通过水泥组合起来后的整体连接强度不是很高,这样一旦吊装的重物的重量非常大时,吊装砖处的承力能力会受到极大的考验,一旦超出承力极限,吊装砖产生分解,吊装砖和吊装物的掉落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非常高的螺旋形吊装砖。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形吊装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一端面开设有顶部开口结构的开口槽,所述砖体的另一端面设置有与开口槽相匹配的第一插入块,所述砖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二插入块和第一插入槽,所述砖体的两侧端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三插入块和第二插入槽。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利用第一插入块插入配合在开口槽内,第二插入块插入配合在第一插入槽内,第三插入块插入配合在第二插入槽内,这样每个砖体均能够和周围六个面接触的相邻砖体具备一定的连接力,使得墙体内的每个砖体均能够受到6个方向的连接作用力,不但每个砖体在墙体内的稳定性非常好,而且墙体的整体承力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砖体上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纵向的注料孔,注料孔的设置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将水泥料注入到注料孔内,使得相邻的两个砖体内部形成固化的水泥孔柱,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砖体与砖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为凸型结构设计,所述第一插入块的凸出部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开口槽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这样不但使得第一插入块的插入更加方便、准确,而且提高了第一插入块在开口槽内的稳定性,提升了相邻砖体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入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插入槽上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这样不但使得第二插入块的插入更加方便、准确,而且提高了第二插入块在第一插入槽内的稳定性,提升了相邻砖体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插入块的侧部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插入槽上开设有与第三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三限位槽,这样不但使得第三插入块的插入更加方便、准确,而且提高了第三插入块在第二插入槽内的稳定性,提升了相邻砖体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入块和第一插入槽分别位于砖体底部和顶部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插入块和第二插入槽分别位于砖体的两侧端面的中心位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吊装砖的砖体的6个面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每个砖体均能够和周围六个面接触的相邻砖体具备一定的连接力,使得墙体内的每个砖体均能够受到6个方向的连接作用力,提升了砖体和砖体的连接强度,不但每个砖体在墙体内的稳定性非常好,而且墙体的整体承力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消除了因为墙体的承力性能差导致吊装砖和吊装物的掉落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第一插入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组合拼装成墙体时,首先将砖体1的第一插入块3插入到横向一端相邻的砖体1的开口槽2内,将另外一端的砖体1的第一插入块3插入到本砖体1的开口槽2内,然后将上方的砖体1的第二插入块7卡配在本砖体1顶部的第一插入槽8内,然后再将本砖体1底部的第二插入块7卡配在下方的砖体1的顶部的第一插入槽8内,然后将本砖体1的第三插入块5插入到一侧相邻的砖体1的第二插入槽6内,另外一侧相邻的砖体1的第三插入块5则插入到本砖体1的第二插入槽6内,这样本砖体1和周围6个砖体1均具备良好的连接强度,通过上述连接方式,最后将砖体1组合成整体形成墙体。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形吊装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的一端面开设有顶部开口结构的开口槽2,所述砖体1的另一端面设置有与开口槽2相匹配的第一插入块3,所述砖体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二插入块7和第一插入槽8,所述砖体1的两侧端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三插入块5和第二插入槽6,所述开口槽2为凸型结构设计,所述第一插入块3的凸出部分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41,所述开口槽2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41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21,所述第二插入块7的侧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1,所述第一插入槽8上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71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81,所述第三插入块5的侧部设置有第三限位块51,所述第二插入槽6上开设有与第三限位块51相匹配的第三限位槽61,所述第二插入块7和第一插入槽8分别位于砖体1底部和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三插入块5和第二插入槽6分别位于砖体1的两侧端面的中心位置。

实施例3:

当通过实施例1的组装连接形成墙体后,施工人员将水泥从最上层的砖体1的注料孔9中注入水泥,水泥向下流动最后会充满墙体中所有砖体1的注料孔9,水泥在注料孔9中固化形成水泥孔柱,提升了砖体1与砖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