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饰面无机平板直角对接造型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1844发布日期:2018-06-28 03:2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木饰面无机平板直角对接造型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木质墙板模块品种繁多,具有安装快速方便、材质污染小、美观实用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单位认可。

然而,现有的墙板模块直角对接具有安装烦琐、固定不牢固、通用性差、安装成本高等缺点,不利于安全舒适地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木饰面无机平板直角对接造型模块,通过采用连接件和圆销将顶板和竖板固定,实现了快速牢固的直角对接,结构新颖、安装快速简便、固定牢固、性能稳定、安全实用,在木饰面无机平板直角对接造型模块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木饰面无机平板直角对接造型模块,包括:顶板、第一凸起、竖板、连接件和圆销,所述顶板水平设置,所述竖板竖直设置且所述竖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竖板的侧面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侧面且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竖板的顶部,所述连接件包括配重杆、支承杆、连接杆和第二凸起,所述配重杆竖直设置在所述顶板背向所述竖板的侧面,所述支承杆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杆的顶端且水平抵接所述竖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杆远离所述配重杆的端部且竖直抵接所述顶板远离所述配重杆的侧面,所述第二凸起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且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圆销贯穿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的5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圆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所述竖板的材质为木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木饰面无机平板直角对接造型模块通过采用连接件和圆销将顶板和竖板固定,实现了快速牢固的直角对接,结构新颖、安装快速简便、固定牢固、性能稳定、安全实用,在木饰面无机平板直角对接造型模块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木饰面无机平板直角对接造型模块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木饰面无机平板直角对接造型模块,包括:顶板1、第一凸起2、竖板3、连接件4和圆销5。

所述顶板1水平设置,所述竖板3竖直设置且所述竖板3的顶部与所述顶板1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竖板3的侧面顶部设置有凹槽301,所述第一凸起2设置在所述顶板1的侧面且放置在所述凹槽301内,所述连接件4设置在所述竖板3的顶部,所述连接件4包括配重杆401、支承杆402、连接杆403和第二凸起404,所述配重杆401竖直设置在所述顶板1背向所述竖板3的侧面,所述支承杆402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杆401的顶端且水平抵接所述竖板3的顶部,所述连接杆403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杆402远离所述配重杆401的端部且竖直抵接所述顶板1远离所述配重杆401的侧面,所述第二凸起40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03的底部且放置在所述凹槽301内,所述圆销5贯穿所述第一凸起2、所述第二凸起404设置,实现了快速牢固的直角对接,结构新颖、安装快速简便、固定牢固、性能稳定、安全实用。

优选地,所述配重杆401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杆403的长度的5倍。

优选地,所述凹槽301为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2、所述第二凸起404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顶板1、所述竖板3的材质为木材。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4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木饰面无机平板直角对接造型模块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采用连接件和圆销将顶板和竖板固定,实现了快速牢固的直角对接,结构新颖、安装快速简便、固定牢固、性能稳定、安全实用;

二、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连接件进行直角对接,结构牢固稳定、通用性高、互换性高、安装快速简便、成本低、污染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