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抹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7373阅读:1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抹泥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装修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抹泥板。



背景技术:

在房屋的墙面装修过程中,工人通常会通过抹泥板将砂浆均匀地抹在墙上,然后再进行贴瓷片或上墙漆。现有的抹泥板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片状的刮板以及固定在刮板上的把手。这样结构的抹泥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缺陷:在将砂浆刮在墙上时,首先将砂浆置于刮板上,此时刮板水平或稍微倾斜,接着让刮板中有砂浆的一侧靠近墙面,且让刮板翻转成竖直状态,同时用力向墙面按压并作抹灰动作,从而将砂浆抹到墙上;在这个过程中,当刮板翻转成竖直状态时,总会有部分砂浆由于没有及时地被按压到墙面上,而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一方面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对于特定面积的墙面,抹灰的次数增多,另一方面会导致砂浆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砂浆掉落的抹泥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抹泥板,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固定板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板底边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元件,非工作状态下,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促使转动板相对于固定板向前下方倾斜。

上述的抹泥板的工作原理是:

抹浆时,将固定板翻转成竖直状态靠向墙面(此时的固定板位于上方,转动板位于下方),并从下往上将砂浆抹在墙上。在抹浆前,由于位于下方的转动板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相对于固定板向前下方倾斜,与固定板形成一定的角度,因此,在将固定板翻转成竖直状态靠向墙面过程中,砂浆会受到转动板的阻挡而不会向下掉落;而在抹浆时,转动板在砂浆的重力以及工人推压抹泥板时对转动板形成的压力的作用下,转动板向外转动,与固定板形成同一平面,此时由于弹性元件的弹力始终对转动板产生作用,使得转动板始终具有向墙壁压紧的趋势,这样能够及时地将砂浆压紧在墙壁上,从而快速让砂浆粘贴在墙壁上而不会向下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转动板上的第一轴套、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第二轴套以及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第一轴套以及第二轴套,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转动轴上。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组件,实现转动板与固定板的转动连接,同时,使得转动板能够绕着转动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该扭簧的一端作用在转动板的上表面,另一端作用在固定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限定转动板向外转动时的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的限位块。通过设置上述限位结构,使得在转动板向外转动到与固定板平齐时,通过限位块的阻碍,使得转动板不再继续向外转动,保证转动板与固定板平齐;而在转动板向前转动时,则通过固定板与转动板连接处的边缘顶住转动板的边缘,从而实现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块,所述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在固定板与转动板连接处的两端,并且两个限位块的一端均固定在固定板上,另一端均向转动板的方向延伸。通过设置两个限位块,使得转动板在转动至与固定板平齐时,受力均衡,便于将砂浆抹到墙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板的底部边缘设有朝转动板的背面延伸的圆弧段。这样使得转动板的底部边缘具有圆滑的圆弧过渡结构,工人使用抹泥板对砂浆进行抹平时能够更加流畅,避免将墙上的砂浆刮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弧段朝转动板的背面弯卷收拢。这样能够避免工人被圆弧段的末端刮伤,使用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支架,该支架包括焊接在固定板上的固定块以及设置在固定块上的支杆;所述把手设置在支杆上。通过支架将把手与固定板连接,从而便于工人对固定板和转动板的使用,并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转动板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并且通过弹性元件促使转动板相对于固定板向前下方倾斜,使得在墙上抹平砂浆时能够被转动板挡住,不会掉落在地面上,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节省材料。

2、由于转动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元件,且该弹性元件的弹力始终对转动板产生作用,使得转动板始终具有向墙壁压的趋势,能够及时地将砂浆压紧在墙壁上,从而快速让砂浆粘贴在墙壁上而不会向下掉落。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抹泥板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立体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抹泥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将砂浆靠向墙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和图2所示抹泥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抹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的抹泥板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把手3;所述底板包括固定板1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底边的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与固定板1之间设有弹性元件9,非工作状态下,该弹性元件9的弹力促使转动板6相对于固定板1向前下方倾斜(如图3所示的状态)。所述非工作状态是指没有抹浆时的自然状态。

参见图1和图2,所述转动板6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转动板6上的第一轴套5、设置在固定板1上的第二轴套7以及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第一轴套5以及第二轴套7,所述弹性元件9设置在转动轴上。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组件,实现转动板6与固定板1的转动连接,同时,使得转动板6能够绕着转动轴转动。

参见图1和图2,所述弹性元件9为扭簧,该扭簧的一端作用在转动板6的上表面,另一端作用在固定板1的上表面。

参见图1和图2,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用于限定转动板6向外转动时的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1上的限位块10。通过设置上述限位结构,使得在转动板6向外转动到与固定板1平齐时,通过限位块10的阻碍,使得转动板6不再继续向外转动,保证转动板6与固定板1平齐;而在转动板6向前转动时,则通过固定板1与转动板6连接处的边缘顶住转动板6的边缘,从而实现限位。

参见图1和图2,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块10,所述两个限位块10分别设置在固定板1与转动板6连接处的两端,并且两个限位块10的一端均固定在固定板1上,另一端均向转动板6的方向延伸。通过设置两个限位块10,使得转动板6在转动至与固定板1平齐时,受力均衡,便于将砂浆抹到墙上。

参见图1和图2,所述转动板6的底部边缘设有朝转动板6的背面延伸的圆弧段8。这样使得转动板6的底部边缘具有圆滑的圆弧过渡结构,工人使用抹泥板对砂浆进行抹平时能够更加流畅,避免将墙上的砂浆刮落。

参见图1和图2,所述圆弧段8朝转动板6的背面弯卷收拢。这样能够避免工人被圆弧段8的末端刮伤,使用更加安全。

参见图1和图2,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支架,该支架包括焊接在固定板1上的固定块4以及设置在固定块4上的支杆2;所述把手3设置在支杆2上。通过支架将把手3与固定板1连接,从而便于工人对固定板1和转动板6的使用,并且结构简单。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的抹泥板的工作原理是:

抹浆时,将固定板1翻转成竖直状态靠向墙面(此时的固定板1位于上方,转动板6位于下方),并从下往上将砂浆抹在墙上。在抹浆前,由于位于下方的转动板6在弹性元件9的作用下,相对于固定板1向前下方倾斜,与固定板1形成一定的角度,因此,在将固定板1翻转成竖直状态靠向墙面过程中,砂浆会受到转动板6的阻挡而不会向下掉落(如图3所示);而在抹浆时,转动板6在砂浆的重力以及工人推压抹泥板时对转动板6形成的压力的作用下,转动板6向外转动,与固定板1形成同一平面(如图4所示),此时由于弹性元件9的弹力始终对转动板6产生作用,使得转动板6始终具有向墙壁压紧的趋势,这样能够及时地将砂浆压紧在墙壁上,从而快速让砂浆粘贴在墙壁上而不会向下掉落。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