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组合式可调节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758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建筑组合式可调节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组合式可调节支撑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大力提高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建筑设计与施工要求,预制装配式结构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装配式结构施工安装中,预制梁、预制板的临时支撑是一个关系到施工吊装质量、安全和效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现有的建筑组合式可调节支撑架可调节杆支撑稳定性差,承载力低且调节幅度较小,并且调节幅度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组合式可调节支撑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建筑组合式可调节支撑架,包括三根竖杆,三根竖杆为等边三角形设置,竖杆的上端带有外螺纹,竖杆的下端固定安装三个倒向的L型支架,三个L型支架在竖杆下端的外周均匀分布,竖杆的下端的底面开设圆孔,竖杆的下方设有带轮,带轮的转轴与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三个带轮通过一条皮带连接,其中一个带轮的下方设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带轮的转轴固定连接,电动机的两侧与相对应的L型支架通过横杆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设有竖向带有内螺纹的导向套,导向套与竖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导向套的顶面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顶面开设竖向的条形槽,条形槽内设有竖向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位于条形槽的外部,第二支撑杆能在条形槽内上下移动,条形槽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气缸,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托板,竖杆的下端、导向套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环形套,环形套顶面开设第一螺孔,每相邻的两根竖杆之间、每相邻的两个导向套之间和每相邻的两根第二支撑杆之间均设有支杆,支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U型卡,U型卡能够卡住环形套的侧边,U型卡顶面开设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相对应,第二螺孔内和第一螺孔内穿过一根螺栓。

如上所述的建筑组合式可调节支撑架,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上端的内侧开设四分之三的球形槽,球形槽内设置圆球,圆球能在球形槽内转动。

如上所述的建筑组合式可调节支撑架,所述的L型支架的下端固定安装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而且稳定性好,承载力强且调节幅度也大,便于安装和拆卸。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预制梁、预制板放置在托板上,通过气缸工作,气缸的伸缩端推动第二支撑杆在条形槽内向上移动,就能够把预制梁、预制板向上推动,当气缸工作完成后高度还没有达到时,电动机工作,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其中一个带轮转动,其中一个带轮带动另外两个带轮转动,带轮的转动轴带动竖杆进行转动,竖杆在导向套内转动并推动导向套向上移动,导向套通过第一支撑杆推动第二支撑杆向上移动,第二支撑杆通过托板把预制梁、预制板向上推动,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而且稳定性好,承载力强且调节幅度也大。当使用完本实用新型后,通过把螺栓在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拧出,把U型卡在环形套上拔下来,把皮带在带轮上拿下来,就能够方便的把本实用新型拆开,便于安装和拆卸,使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1的I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竖杆 2L型支架 3环形套 4圆孔 5托板 6带轮 7皮带 8电动机 9导向套 10第一支撑杆 11条形槽 12第二支撑杆 13气缸 14第一螺孔 15横杆 16支杆 17U型卡 18第二螺孔 19螺栓 20球形槽 21圆球 22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建筑组合式可调节支撑架,如图所示,包括三根竖杆1,三根竖杆1为等边三角形设置,竖杆1的上端带有外螺纹,竖杆1的下端固定安装三个倒向的L型支架2,三个L型支架2在竖杆1下端的外周均匀分布,三个L型支架2形成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强,竖杆1的下端的底面开设圆孔4,竖杆1的下方设有带轮6,带轮6的转轴与圆孔4的内壁固定连接,三个带轮6通过一条皮带7连接,其中一个带轮6的下方设有电动机8,电动机8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带轮6的转轴固定连接,电动机8的两侧与相对应的L型支架2通过横杆15固定连接,竖杆1的上端设有竖向带有内螺纹的导向套9,导向套9与竖杆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导向套9的顶面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支撑杆10,第一支撑杆10的顶面开设竖向的条形槽11,条形槽11内设有竖向的第二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2的上端位于条形槽11的外部,第二支撑杆12能在条形槽11内上下移动,条形槽11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气缸13,气缸13的伸缩端与第二支撑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竖杆1的上端固定安装托板5,竖杆1的下端、导向套9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12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环形套3,环形套3顶面开设第一螺孔14,每相邻的两根竖杆1之间、每相邻的两个导向套9之间和每相邻的两根第二支撑杆12之间均设有支杆16,支杆16的两端均固定安装U型卡17,U型卡17能够卡住环形套3的侧边,U型卡17顶面开设第二螺孔18,第二螺孔18与第一螺孔14相对应,第二螺孔18内和第一螺孔14内穿过一根螺栓19。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而且稳定性好,承载力强且调节幅度也大,便于安装和拆卸。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预制梁、预制板放置在托板5上,通过气缸13工作,气缸13的伸缩端推动第二支撑杆12在条形槽11内向上移动,就能够把预制梁、预制板向上推动,当气缸13工作完成后高度还没有达到时,电动机8工作,电动机8的输出轴带动其中一个带轮6转动,其中一个带轮6带动另外两个带轮6转动,带轮6的转动轴带动竖杆1进行转动,竖杆1在导向套9内转动并推动导向套9向上移动,导向套9通过第一支撑杆10推动第二支撑杆12向上移动,第二支撑杆12通过托板5把预制梁、预制板向上推动,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而且稳定性好,承载力强且调节幅度也大。当使用完本实用新型后,通过把螺栓19在第一螺孔14和第二螺孔18内拧出,把U型卡17在环形套3上拔下来,把皮带7在带轮6上拿下来,就能够方便的把本实用新型拆开,便于安装和拆卸,使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方便。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支撑杆10上端的内侧开设四分之三的球形槽20,球形槽20内设置圆球21,圆球21能在球形槽20内转动。通过圆球21与球形槽20的配合,能够使第二支撑杆12在条形槽11内向上滑动时不会发生晃动,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L型支架2的下端固定安装防滑垫22。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防滑垫22能够防止本实用新型滑动,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