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6487发布日期:2018-08-14 17:32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猫头钻越塔其中间和两边位置均通过普通的悬垂绝缘子串与导线连接,普通悬垂绝缘子串容易受到横风载荷或是导线舞动产生的应力影响,导致悬垂绝缘子摆动,在强风天气下甚至会导致断裂;一般猫头钻越塔只能悬挂单个回路的三相导线,在需要增设导线时只能另外架设其他输电塔或走地下电缆,费时费力,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该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带有防舞动悬垂串,边导线上横担和边导线下横担上的第一绝缘子串和第二绝缘子串相互配合使导线固定处更加稳固,在第一塔头之上还增设了第二塔头,可多悬挂一个回路的三相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包括塔身和连接在塔身上端的第一塔头;所述第一塔头包括一中导线横担、两个边导线上横担、两个边导线下横担、两个上曲臂和两个下曲臂;两个上曲臂对称连接在中导线横担两端下方,所述上曲臂下端与下曲臂上端固定连接,两个下曲臂下端连接后与塔身固定连接;所述下曲臂外侧与水平设置的边导线下横担连接,所述中导线横担两侧分别与水平设置的边导线上横担连接;所述边导线上横担末端连接有第一绝缘子串,所述边导线下横担末端对应位置连接有第二绝缘子串,所述第一绝缘子串与第二绝缘子串末端相连并在连接处设置有导线挂点,所述第一绝缘子串与第二绝缘子串的总长度大于边导线上横担与边导线下横担之间的距离;所述中导线横担下端在两个上曲臂之间设置有一V形绝缘子串;所述V形绝缘子串下端设置有导线挂点。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塔头上端与第一塔头结构相同的第二塔头;所述第二塔头的两个下曲臂固定连接在第一塔头的中导线横担上端中部,所述第二塔头的两个边导线下横担通过两支架固定连接在第一塔头的中导线横担的两端部上;所述第二塔头上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地线支架;所述地线支架上端设置有地线挂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子串为防舞动悬垂串;所述防舞动悬垂串包括第一棒体和位于第一棒体下方的第二棒体;所述第一棒体和第二棒体之间通过一直线球节机构球接;所述直线球节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球套和活动嵌设在球套内部的球头,所述第一棒体与球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棒体与球套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棒体在受到横风载荷时可绕球头发生偏转;所述第一棒体与第二棒体外侧均匀间隔套设有若干用于防止污闪的绝缘伞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棒体靠近球头的一端与球套外侧面之间连接有若干具有延展性的绝缘弹性带;所述绝缘弹性带可在第二棒体发生偏转时产生弹性形变并限制第二棒体的偏转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伞裙为厚度由内向外逐渐减小并在外圆周形成刃部的圆环;所述绝缘伞裙包括大直径和小直径两种尺寸,大直径绝缘伞裙和小直径绝缘伞裙交替设置;所述球套外端面套设有绝缘伞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棒体与第二棒体均包括内部的芯棒和包裹在芯棒外侧的一层绝缘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子串为链状形绝缘子串;所述链状形绝缘子串为若干个盘形绝缘子首尾相连组成的柔性组合构件;所述第一绝缘子串的下端通过一金具与一悬垂线夹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串的上端通过一金具与悬垂线夹的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设置有两个塔头,可多悬挂一回路的导线,减少耗材,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的中导线横担下方设置有V形绝缘子串,相比原来的悬垂串更加稳定可靠。

3、本实用新型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的边导线上横担和边导线下横担上的第一绝缘子串和第二绝缘子串相互配合使导线固定处更加稳固。

4、本实用新型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结构优良,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的第一绝缘子串和第二绝缘子串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的防舞动悬垂串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的防舞动悬垂串的直线球节机构的爆炸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的金具和悬垂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的盘形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第一塔头;11、中导线横担;12、边导线上横担;13、边导线下横担;14、地线支架;141、地线挂点;15、上曲臂;16、下曲臂;17、导线挂点;18、V形绝缘子串;2、第二塔头;21、支架;3、塔身;41、第一绝缘子串;42、第二绝缘子串;421、盘形绝缘子;51、第一棒体;52、第二棒体;531、芯棒;532、绝缘护套;54、绝缘伞裙;55、绝缘弹性带;6、金具;61、悬垂线夹;7、直线球节机构;71、球头;72、球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7,一种带防舞动悬垂串的猫头钻越塔,包括塔身3和连接在塔身3上端的第一塔头1;所述第一塔头1包括一中导线横担11、两个边导线上横担12、两个边导线下横担13、两个上曲臂15和两个下曲臂16;两个上曲臂15对称连接在中导线横担11两端下方,所述上曲臂15下端与下曲臂16上端固定连接,两个下曲臂16下端连接后与塔身3固定连接;所述下曲臂16外侧与水平设置的边导线下横担13连接,所述中导线横担11两侧分别与水平设置的边导线上横担12连接;所述边导线上横担12末端连接有第一绝缘子串41,所述边导线下横担13末端对应位置连接有第二绝缘子串42,所述第一绝缘子串41与第二绝缘子串42末端相连并在连接处设置有导线挂点17,所述第一绝缘子串41与第二绝缘子串42的总长度大于边导线上横担12与边导线下横担13之间的距离;所述中导线横担11下端在两个上曲臂15之间设置有一V形绝缘子串18;所述V形绝缘子串18下端设置有导线挂点17。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塔头1上端与第一塔头1结构相同的第二塔头2;所述第二塔头2的两个下曲臂16固定连接在第一塔头1的中导线横担11上端中部,所述第二塔头2的两个边导线下横担13通过两支架21固定连接在第一塔头1的中导线横担11的两端部上;所述第二塔头2上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地线支架14;所述地线支架14上端设置有地线挂点14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子串41为防舞动悬垂串;所述防舞动悬垂串包括第一棒体51和位于第一棒体51下方的第二棒体52;所述第一棒体51和第二棒体52之间通过一直线球节机构7球接;所述直线球节机构7包括内部中空的球套72和活动嵌设在球套72内部的球头71,所述第一棒体51与球头7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棒体52与球套7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棒体52在受到横风载荷时可绕球头71发生偏转;所述第一棒体51与第二棒体52外侧均匀间隔套设有若干用于防止污闪的绝缘伞裙5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棒体51靠近球头71的一端与球套72外侧面之间连接有若干具有延展性的绝缘弹性带55;所述绝缘弹性带55可在第二棒体52发生偏转时产生弹性形变并限制第二棒体52的偏转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伞裙54为厚度由内向外逐渐减小并在外圆周形成刃部的圆环;所述绝缘伞裙54包括大直径和小直径两种尺寸,大直径绝缘伞裙54和小直径绝缘伞裙54交替设置;所述球套72外端面套设有绝缘伞裙5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棒体51与第二棒体52均包括内部的芯棒531和包裹在芯棒531外侧的一层绝缘护套53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子串42为链状形绝缘子串;所述链状形绝缘子串为若干个盘形绝缘子421首尾相连组成的柔性组合构件;所述第一绝缘子串41的下端通过一金具6与一悬垂线夹6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串42的上端通过一金具6与悬垂线夹61的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安装时将分模块安装,先将塔身3立好,再分别焊接第一塔头1和第二塔头2,而后将第一塔头1吊装至塔身3上端焊接好,确认第一塔头1焊接牢固后,再将第二塔头2吊装至第一塔头1上端焊接。

当受到横风应力或导线舞动产生的应力影响时,位于中部的V形绝缘子串18结构稳定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位于导线上方的第一绝缘子串41产生小幅度摆动从而将受到的力分散出去,第二绝缘子串42起到重锤的作用限制第一绝缘子串41的摆动范围并维持导线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