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7216发布日期:2018-06-08 21:1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护栏。



背景技术:

在演出过程中所有的观众总是喜欢往前面挤,该行为对演员的安全和观众都会带来极大的危险性,因此需要隔离护栏来隔离舞台与观众,维持演出秩序;但是一般的隔离护栏都是垂直的面板,且目前的隔离护栏均不能折叠,若需要在舞台的转角处放置护栏,则需要大量的空间才能对舞台进行隔离包围。但是对于演出空间较小的舞台,没有办法空出大量的空间来摆放护栏,因此导致舞台无法全面包围,存在安全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隔离护栏,能调节折叠角度,使其能适用于舞台转角处的隔离,有效减少意外发生,同时能节省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离护栏,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支撑杆和活动底架,所述活动底架由两个三角形底板组成,两个三角形底板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一面板底边的一端和第二面板底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三角形底板的顶端处,第一面板底边的另一端和第二面板底边的另一端处均安装有滑动机构,三角形底板的底板处安装有移动凹槽,第一面板底板的另一端和第二面板底板的另一端均通过滑动机构与两个三角形底板底边的移动凹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顶边处均铰接有支撑杆,而支撑杆的另一端则连接三角形底板的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底板的两个侧边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的宽度、第二面板的宽度、三角形底板侧边的长度、二分之一的三角形底板的底板长度四者之间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转动轮和转杆,所述转杆的杆身贯穿转动轮安装在第一面板底边的一端和第二面板底边的一端上,转杆杆身处的转动轮与移动凹槽的内侧面相接触;转杆的杆底延伸并安装有转动轮,转杆杆底的转动轮与移动凹槽的内底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两个三角形底板的顶端铰接,第一面板底板的另一端和第二面板底板的另一端均通过滑动机构与两个三角形底板底边的移动凹槽活动连接,使得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折叠角度,使其能适用于舞台转角处的隔离,有效减少意外发生,同时能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支撑杆;4、活动底架;5、滑动机构;6、移动凹槽;7、转动轮;8、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隔离护栏,包括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支撑杆3和活动底架4,所述活动底架4由两个三角形底板组成,两个三角形底板的顶端铰接,两个三角形底板之间可以顶端的铰接处为轴在水平面上进行转动,可通过两个三角形底板之间的转动可调整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的角度。

所述第一面板1底边的一端和第二面板2底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三角形底板的顶端处,第一面板1底边的另一端和第二面板2底边的另一端处均安装有滑动机构5,三角形底板的底板处安装有移动凹槽6,第一面板1底板的另一端和第二面板2底板的另一端均通过滑动机构5与两个三角形底板底边的移动凹槽6活动连接;其中,所述三角形底板的两个侧边长度相同;所述第一面板1的宽度、第二面板2的宽度、三角形底板侧边的长度、二分之一的三角形底板的底板长度四者之间相同。

如图3所示,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转动轮7和转杆8,所述转杆8的杆身贯穿转动轮7安装在第一面板1底边的一端和第二面板2底边的一端上,转杆8杆身处的转动轮7与移动凹槽6的内侧面相接触;转杆8的杆底延伸并安装有转动轮7,转杆8杆底的转动轮7与移动凹槽6的内底面相接触。可通过调节第一面板1底板的滑动机构5在移动凹槽6内滑动的距离,可实现调整第一面板1折叠角度;同理也可调节第二面板2的折叠角度。通过转动两个三角形底板和移动沿着移动凹槽6滑动的滑动机构5,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隔离护栏的角度,使其能配合任意角度的舞台转角。

为了能防止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被观众推到,为了提高隔离护栏的牢固程度,在所述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的顶边处均铰接有支撑杆3,而支撑杆3的另一端则连接三角形底板的侧边。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