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1471发布日期:2018-06-19 22:2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铺灰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建筑行业技术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当前建筑墙体逐渐朝砌块式一体化建筑发展,砌块式一体化建筑发展也是现在建筑行业的一种重要的施工方式。砌块式一体化建筑主要的墙体为砌块式一体化墙体,其主要原料为空心砖,空心砖具有重量轻、节省材料等优点。砌块式一体化建筑砌墙工作模式为通过砌墙机配合人工实现快速砌墙,先把砌墙机安装在水平的地面上,砌墙机分为工作台面和基准横梁,基准横梁和工作台面都可以随墙体的增高而增高,工作台面为工作人员取空心砖,并将砖在基准横梁前砌成墙体,工作台面后面有运送转过来的传送带,有将空心砖切成需要形状的切割机,有辅助抓运空心砖的机械手。机械手是将切割好的空心砖人工辅助抓起,然后码到墙体上。墙体的形状可以根据房屋的构造而设计出来。砌墙时,每码一层空心转,安装在基准横梁上的铺灰器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将混凝土铺在已经放置好的空心砖上,基准横梁沿轨道上升,工作平台上升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这时工作人员再码一层空心砖,铺灰器从另一头再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往复上升就可以砌成一堵空心砖墙。通过这种砌砖铺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工作时间,提高建筑建设工作效率。目前的铺灰器结构主要包括料斗和出料嘴等,铺灰器安装在在基准横梁上,通过将混泥土放入料斗内,由基准横梁轨道上的吊机带动其往复给空心砖表面上铺混凝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铺灰作用。但是,存在空心砖种类不同时,不能满足铺灰要求,需要更换铺灰器,非常麻烦,影响了工作效率。并且,铺灰过程中经常出现混凝土凝固,或是混凝土铺灰不均匀,影响了建筑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较好的适应不同类型空心砖,铺设混凝土均匀,提高铺灰质量的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

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包括料斗、倾斜体、铺灰嘴、绞龙和吊耳,铺灰嘴通过螺栓安装在料斗左下角,绞龙设置在料斗下部并朝向铺灰嘴,吊耳设置在料斗侧壁上,绞龙包括轴承机构、螺旋轴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片数为至片并设置在螺旋轴上,轴承机构设置在料斗右下角,螺旋轴穿过轴承机构,倾斜体设置在料斗内部并位于铺灰嘴上方,倾斜体下部位于螺旋叶片的第三片和第六片之间。

进一步,该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的倾斜体下部位于螺旋叶片的第四片和第五片之间。

进一步,该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的铺灰嘴通过挂钩挂在料斗左下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结构简单,能较好的根据不同类型的空心砖铺设相应混凝土,满足不同要求的建筑,提高了铺灰工作效率。并且,铺设的混凝土均匀,避免了铺灰过程出现凝固,影响了正常铺灰,保障了建筑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在图中,1、料斗;2、倾斜体;3、铺灰嘴;4、绞龙;5、吊耳;6、轴承机构;7、螺旋轴;8、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包括料斗1、倾斜体2、铺灰嘴3、绞龙4和吊耳5,铺灰嘴3通过螺栓安装在料斗1左下角,绞龙4设置在料斗1下部并朝向铺灰嘴3,吊耳5设置在料斗1侧壁上,绞龙4包括轴承机构6、螺旋轴7和螺旋叶片8,螺旋叶片8片数为4至10片并设置在螺旋轴7上,轴承机构6设置在料斗1右下角,螺旋轴7穿过轴承机构6,倾斜体2设置在料斗1内部并位于铺灰嘴3上方,倾斜体2下部位于螺旋叶片8的第三片和第六片之间。

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为更好的避免混凝土凝固,提高铺灰质量。该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的倾斜体2下部位于螺旋叶片8的第四片和第五片之间。

为满足不同铺灰嘴与料斗1之间具有快速拆卸与安装,提高铺灰工作效率。该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的铺灰嘴3通过挂钩挂在料斗1左下角。

使用时,将通过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的吊耳5安装在基准横梁上的吊机上,同时在绞龙4的轴承机构6和螺旋轴7安装上驱动装置,砌墙时,每码一层空心转,安装在基准横梁上的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从一头走到另一头,自动将混凝土铺在已经放置好的空心砖上,基准横梁沿轨道上升,工作平台上升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这时工作人员再码一层空心砖,可变换铺灰类型的自动铺灰器从另一头再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往复上升就可以砌成一堵空心砖墙。较好的保证混凝土不会在料斗1中凝固,铺设混凝土均匀,提高了建筑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