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注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2431发布日期:2018-10-16 19:35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凝土浇注头。



背景技术:

混凝土墙相比砌体墙,其承重能力、抗震能力均远高于砌体墙,目前在房建中应用广泛,混凝土墙在浇注前,需要搭设支架和模板,将流质混凝土灌注于模板围成的空腔中,使之自然成型,混凝土浇注一般由人工进行,需要浇注人员站立在支架和模板上方,手持送料管进行浇注作业,过程耗费人力成本高,且由于模板高度一般较高,给浇注作业人员带来额外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浇注头,使得浇注过程所需人力成本低,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混凝土浇注头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浇注头,包括固定于模板上的底板以及固定并穿过所述底板的管道,所述管道为流质混凝土流通的路径,所述管道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处设有可沿插接槽移动的插接片,所述插接槽与插接片配合,实现对管道的开关控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接槽将所述管道分为上管道和下管道,所述插接槽包括插接槽上片和插接槽下片,所述插接槽上片与上管道末端固定,所述插接槽下片与下管道顶端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接槽呈矩形,所述插接槽四角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螺钉,所述螺钉依次穿过底板和插接槽,并通过螺帽固定于所述插接槽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片上远离插接槽一面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远离插接片一面固定有用于辅助插接片移动的把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上朝向插接槽一面边缘垂直设有多个侧壁板,所述侧壁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底板的安装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管道顶端连接有用于输送流质混凝土的送料管,所诉上管道上与送料管接触位置开设有用于固定送料管的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混凝土浇注头的有益效果是:将底板固定于模板上,通过设置在管道上的插接槽和沿插接槽运动的插接片配合,来控制管道的开启与关闭,施工过程中只需要人工将底板安装于模板上,方便流质混凝土自管道流入模板即可,整个浇注过程基本无需人工参与,耗费人力资源少,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浇注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混凝土浇注头,包括底板10,所述底板10呈矩形,所述底板10上表面边缘垂直多个设有侧壁板20,所述侧壁板20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将底板10固定于模板的安装孔21。

所述底板10上设有管道30,所述管道30为流质混凝土流通的路径。所述管道30一端穿过底板10,且与底板10底平面平齐,以减少浇注后残留在混凝土上的印记,另一端与送料管连通,在所述管道30上与送料管相接处设环形凹槽33,在所述环形凹槽33处用卡箍将送料管固定于管道30上。送料管将流质混凝土送至管道30,流质混凝土通过管道30进入模板围成的空腔内。

所述管道30上设有插接槽50,所述插接槽50处设有可沿插接槽50移动的插接片40,所述插接槽50与插接片40配合,控制管道30的闭合和流通。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槽50截面呈正方形,所述插接槽50将所述管道分为上管道31和下管道32。所述下管道32管径尺寸大于上管道31管径尺寸,使得流质混凝土流出更平缓,减少飞溅和气泡。所述插接槽50包括可分离的插接槽上片51和插接槽下片52,所述插接槽上片51呈正方形,其与上管道31末端固定,所述插接槽下片52呈正方形,与下管道32顶端固定。

所述插接槽50四角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螺钉53,所述螺钉53依次穿过底板10和插接槽50,并通过螺帽固定于所述插接槽50上。

所述插接片40上远离插接槽50一面连接有顶块41,所述顶块41远离插接片40一面固定有用于辅助插接片40移动的把手42。

浇注过程:将底板10固定于模板上,并使得管道30与模板围成的空腔相通,流质混凝土自送料管进入,通过管道30最终流入模板围成的空腔内,直至液面上升至一定程度,将插接片40朝向插接槽50方向移动,使得管道30闭合。过程中需要人力资源少,过程耗费人力资源少,安全性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