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留原有屋面的托梁抽柱的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6264发布日期:2018-08-14 17:31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保留原有屋面的托梁抽柱的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工业厂房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工艺布局的改变,原厂房柱与新设备干涉,需抽去厂房柱。通常做法拆除上部屋面系统、吊车梁系统,重新设计安装新的屋面系统、吊车梁系统,并验算相邻柱及基础。这种形式传力体系明确、计算上有理论依据,安全、可靠,但这种方案对于原有厂房拆除量过大,工期长、费用高,占地多。施工时可能影响相邻设备的在线生产。现有也有相应的进行托梁抽柱的方案和方法,但都结构复杂,施工量大;

经过检索,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0460867.X,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公开了一种门刚抽柱托梁结构,包括托梁,所述托梁上方设置有门刚梁,所述托梁与门刚梁之间设置有过渡支座,所述托梁两侧设置有隅撑,所述隅撑的一端连接在托梁底部,另外一端连接在门刚梁上。通过过渡支座与托梁铰接仅产生竖向荷载,不仅能消除部分屋面不均匀荷载分布产生的扭矩对托梁的不利影响,且更有利于门刚梁的分段安装,同时增加隅撑可提高托梁及门刚梁的整体稳定性。但是其增加了门刚梁的设置,结构复杂,施工量依旧不小,且对于钢结构的厂房替换,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有厂房拆除量过大,工期长、费用高,占地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留原有屋面的托梁抽柱的支架系统。它施工量小、结构简单,具体成本低的效果。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留原有屋面的托梁抽柱的支架系统,包括用于支撑屋架的托架及保留需拆除的立柱的上柱,该上柱与两侧托架形成新的支撑系统托住原有屋面系统。原有的支撑屋面的立柱,立柱之间设置有吊车梁,去除的立柱两侧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的吊车梁与其他立柱之间的吊车梁独立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的托架包括沿上柱和立柱方向设置的托架上弦和托架下弦,托架上弦设置于托架下弦正上方,两片托架上弦分别沿立柱和上柱两侧设置,两片托架下弦分别沿立柱和上柱两侧设置,托架上弦和托架下弦之间通过腹杆连接。

更进一步,腹杆与托架上弦和托架下弦之间的通过上节点板、下节点板、斜角节点板或上柱节点板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腹杆与上节点板、下节点板、斜角节点板或上柱节点板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的托架和两端的立柱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连接托架,托架、支撑杆和立柱之间呈三角形支撑。可以保证立柱和托架之间的稳定性,更加牢固,特别是在进行吊车梁的重新安装时候,有效保证了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好。

更进一步,支撑杆通过螺栓与托架和立柱固定。

更进一步,所述的腹杆包括竖腹杆和斜腹杆,连接托架上弦和托架下弦的斜腹杆之间平行方向上设置有填板。通过填板将腹杆之间固定,连接更加稳定。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保留需要拆除柱的上部,在其两侧设计安装新托架,使上柱与新托架形成一个整体,托住现有厂房屋架,保持整个屋面系统稳定;然后割除柱的下部,保留上柱,此方法经济适用,可实施性强;

(2)本方案在进行改造的时候不需要拆除屋顶,直接利用去除立柱的上部构建一个支撑架结构,保证去除的立柱两端立柱之间的结构稳定,保证其安装的吊车梁的安全性,保证后续生产工作的稳定;

(3)托架和两端的立柱之间车子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连接托架,托架、支撑杆和立柱之间呈三角形支撑,可以保证立柱和托架之间的稳定性,更加牢固,特别是在进行吊车梁的重新安装时候,有效保证了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去除一个柱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托架结构俯视图;

图4为上柱部位托架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B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上柱;2、托架;201、托架上弦;202、托架下弦;203、腹杆;204、上节点板;205、下节点板;206、斜角节点板;207、填板;208、上柱节点板;3、吊车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图1中上柱1下部虚线部分为需要拆除的部分,针对于许多厂矿老厂房在改造时,需要尽量不影响现有生产,不能拆除现有屋面,故发明一种保留原有屋面的托梁抽柱的支架系统。包括支撑屋架的托架2及保留需拆除的立柱的上柱1,该上柱与两侧托架2形成新的支撑系统托住原有屋面系统。

用于支撑屋面的立柱,立柱之间设置有吊车梁3,去除的立柱的上柱1以及两侧的两个立柱之间通过托架2进行连接,去除的立柱两侧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的吊车梁3的高度大于其他立柱之间的吊车梁3高度。由于吊车梁的跨度更大,增大高度,保证吊车梁的稳定和安全性,根据计算和安全规范选择合适的高度进行设置。

所述的托架2包括沿上柱1和立柱方向设置的托架上弦201和托架下弦202,托架上弦201设置于托架下弦202正上方,两片托架上弦201分别沿立柱和上柱1两侧设置,两片托架下弦202分别沿立柱和上柱1两侧设置,托架上弦201和托架下弦202之间通过腹杆203连接。腹杆203与托架上弦201和托架下弦202之间的通过上节点板204、下节点板205、斜角节点板206或上柱节点板208连接固定。腹杆203与上节点板204、下节点板205、斜角节点板206或上柱节点板208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本方案的托架2直接使用未去除的上柱子1使用。

本方案针对于钢结构的厂房,在需要拆除柱的上部设计安装新托架,使上柱与新托架形成一个整体,托住现有厂房屋架,保持整个屋面系统稳定;然后割除柱的下部,保留上柱,此方法经济适用,可实施性强。

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1)首先计算抽柱后,同一列相邻的柱、基础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不足,需加固立柱;

(2)然后设计抽柱后的托架2。

(3)拆除现有吊车梁系统;

(4)安装托架上弦201和托架下弦202,两侧上柱可靠连接,然后现场高空作业进行托架腹杆的安装焊接;同时辅助桁架系统安装;

(5)将现有上柱1与托架2可靠连接,通过节点板固定,将屋架支撑稳妥;

(6)把需要割除的立柱的柱人孔以下部分割除;施工时应做好临时支撑措施,施工的时候可以使用千斤顶支撑;以抵抗柱割除时屋架的冲击荷载对托架产生冲击荷载;

(7)安装新的吊车梁3,新的吊车梁3按常规设计,此处不在赘述。

上述方法可以保留原有屋面系统,投资小、工期短,对现有生产影响小。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还在于,所述的托架2和两端的立柱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连接托架2,托架2、支撑杆和立柱之间呈三角形支撑。支撑杆通过螺栓与托架2和立柱固定。可以保证立柱和托架之间的稳定性,更加牢固,特别是在进行吊车梁的重新安装时候,有效保证了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好。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还在于,所述的腹杆203包括竖腹杆和斜腹杆,连接托架上弦201和托架下弦202的斜腹杆之间平行方向上设置有填板207。通过填板207将腹杆之间固定,连接更加稳定。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创造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创造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此外,“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在元件前的“一个”一词不排除包括“多个”该元件。产品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元件也可以由一个元件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