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裂缝修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6247发布日期:2018-08-14 17:31阅读:14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工具。



背景技术:

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骨料、掺合料、外加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制成,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其自身的水分会不断挥发,由此会引起收缩,同时由于温度的变化会使混凝土内部形成不均匀的涨缩,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混凝土结构应力的变化产生裂缝。

建筑混凝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裂缝出现后为了避免其进一步扩大,可以注射环氧树脂等材料对裂缝进行修补。市面上现有的修补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裂缝处理:先对裂缝进行进行清理,将裂缝表面的白灰、浮渣以及松散层全部清除掉,再用压缩空气把裂缝深处的灰尘吹出,以免影响胶液的粘结效果。

(2)底座粘贴:先在底座的底部位置处均匀涂抹一层封缝胶,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将底座的胶孔堵死,将底座的出胶孔对准裂缝后便可进行粘贴安装,可根据裂缝宽度、大小、和长度在裂缝上粘贴多个底座。

(3)封缝:可以采用封缝胶来封闭裂缝表面,其初凝时间大约在10min左右,终凝时间约为1h左右,当封缝胶终凝之后,便可进行浆液灌注。

(4)灌封胶配制:根据所选灌封胶产品使用书中提供的配合比及用量,分别取相应的A料和B料进行搅拌,随后将搅拌均匀的A、B料倒入混合容器当中,搅拌至颜色均匀后便可使用。由于配制好的胶液超过1h后便会凝固,为此,一次的配胶量尽可能不要太多,应当可以在40-50min内用完,以免造成胶液浪费。

(5)胶液注射:先将配制好的裂缝修补胶灌入到注射器当中,从第一个底座开始,注完第一个后,用丝堵将第一个注胶底座的进胶嘴堵住,再从第二个底座进行注胶,如此循环直到裂缝填满。

对于较长较深的裂缝,以上填补裂缝的胶料进行灌注填缝时需要用注射器从一个底座到另一个底座逐个进行注胶,速度慢,效率低,且对于墙体上的纵向裂纹在人工注胶时还存在一定危险。注胶速度慢会导致胶料在灌注过程中出现初凝甚至固化的情况,会造成胶液浪费。分批注射的且胶料由于固化速度的差异还可能存在相互之间的粘结效果差,强度低,后期容易再次开裂。如果使用多个注射器多个人同时进行注胶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注射器中残留的胶也会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裂缝修补工具,可以同时从多个底座进行注胶,具有速度快、效率高、降低注胶风险、物料浪费少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裂缝修补工具,包括注射器和底座,还包括多流道注射管道,所述多流道注射管道包含主管道和所述主管道上的一个进料管和多个出料管;所述进料管用于和注射器相连,所述出料管用于和底座相连。

通过本方案的多流道注射管道将一个注射器和多个底座相连,可以同时从多个底座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注胶,注胶速度快,效率高;不需要使用多个注射器,不会浪费多个注射器和多管残留的胶料;注胶时间短,注胶过程中胶料不会固化,减少因固化浪费的胶料;从多个底座向裂缝中注入的胶料可以同时固化,相互之间粘接效果好,强度高,不会再次出现裂缝;对于高墙上的纵向裂纹还可以降低高空作业时间和风险。

优选地,所述主管道为可弯曲可伸缩的塑料管。本优选方案的主管道可以伸缩,使得多个出料管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多个出料管正好对准多个底座,可以根据裂缝的宽度、深度以及长度调整相邻两个底座的间距,使注胶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优选地,多个所述出料管均匀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一侧,所述进料管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另一侧。本优选方案的出料管均匀分布,更方便布置与之对应的底座,使底座也对应的比较均匀排布在混凝土裂缝上,这样可以使注胶时各个注胶点的压力比较均匀,且注胶速度快。

优选地,所述出料管的个数为2~10个,两个相邻的所述出料管之间最大间隔为50cm。本优选方案的出料管之间最大间隔设置为50cm,所述主管道收缩之后可以使相邻两个注胶点位置间隔在10~50cm,方便根据不同长度裂缝进行调整,出料管的个数不大于10个,使其也可以方便应用到在较短裂缝,减少胶料浪费。

优选地,所述出料管管口还设有密封盖。本优选方案的密封盖可以方便应用到在进行较短裂缝注胶时对多余的出料管进行密封,可减少底座的安装个数且减少胶料浪费。

优选地,所述注射器为双料注射器,所述双料注射器的射嘴为螺旋混料嘴。本优选方案使用双料注射器可以边混料边注胶,混合均匀,无气泡且混合效率高,可以避免胶料混合后在施工过程中因延迟造成的胶料浪费。

优选地,所述双料注射器配套有气动胶筒,所述气动胶筒连接点胶机。本优化方案使得注胶过程可以自动化,且可以通过点胶机调节注射过程的压力,进一步提高效率,改善注胶效果,还可以通过调节胶筒中左右两个气孔的大小,调节双组份胶料的混合比例,以调节固化速度和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注射速度快,效率高;(2)减少胶料浪费;(2)注入的胶料粘接效果好、强度高;(4)降低高空作业时间和风险;(5)注胶点间距可调,压力均匀;(6)可自动注胶,注胶压力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混凝土裂缝修补工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混凝土裂缝修补工具的示意图;

图中:1、注射器;2、底座;3、多流道注射管道;4、主管道;5、进料管;6、出料管;7、混凝土裂缝;8、密封盖;9、双料注射器;10、螺旋混料嘴;11、气动胶筒;12、点胶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混凝土裂缝修补工具,包括注射器1和底座2,还包括多流道注射管道3,所述多流道注射管道3包含主管道4和所述主管道上的一个进料管5和多个出料管6;所述进料管5用于和注射器1相连,所述出料管6用于和底座2相连,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裂缝修补工具,使用时先将底座2间隔安装在混凝土裂缝7上,然后用多流道注射管道3的出料管6和多个底座2分别连接,然后将注射器1的出料口和多流道注射管道3的进料管5相连,这样就可以同时从多个底座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注胶,注胶速度快,效率高;不需要使用多个注射器,不会浪费多个注射器和多管残留的胶料;注胶时间短,注胶过程中胶料不会固化,减少因固化浪费的胶料;从多个底座向裂缝中注入的胶料可以同时固化,相互之间粘接效果好,强度高,不会再次出现裂缝;对于高墙上的纵向裂纹还可以降低高空作业时间和风险。

实施例2

相比实施例1而言,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主管道4为可弯曲可伸缩的塑料管。多个所述出料管6均匀设置在所述主管道4的一侧,所述进料管5设置在所述主管道4的另一侧。所述出料管6的个数为2~10个,两个相邻的所述出料管6之间最大间隔为50cm。所述出料管6管口还设有密封盖8。所述注射器为双料注射器9,所述双料注射器的射嘴为螺旋混料嘴10。所述双料注射器配套有气动胶筒11,所述气动胶筒连接点胶机12。

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2是实施例1的优选方案,相比实施例1还具有主管道可以弯曲伸缩的特点,可以适用于多种形状混凝土裂缝的修补;还可以将多余的出料管6用密封盖8密封,不浪费胶料;双料注射器可以边混料边注胶,混合均匀,无气泡且混合效率高,可以避免胶料混合后在施工过程中因延迟造成的胶料浪费;适用点胶机配套气动胶筒使得注胶过程可以自动化,且可以通过点胶机调节注射过程的压力,进一步提高效率,改善注胶效果,还可以通过调节胶筒中左右两个气孔的大小,调节双组份胶料的混合比例,以调节固化速度和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裂缝修补工具可以用于各种裂缝胶的混合和裂缝修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