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7591发布日期:2018-06-15 23:4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超市和购物广场、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均以现浇混凝土结构为主,这种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非常影响工程进度,施工噪音、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等给周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造成环境污染,增加了社会成本。而且建筑中常用的传统混凝土构件自重大,导致大型超市和购物广场的楼板挠度过大,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必须多配置钢筋;同时传统楼板抗裂性能差,裂缝外露,降低了构件的使用年限,现场浇筑施工工序多,需要养护,工期长,并受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等的限制;传统的混凝土构件不能很好地约束混凝土在受力时横向滑动,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另外,传统混凝土构件浇筑时需要模板的支撑,成型后的混凝土构件自身整体性较欠缺,质量不便于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方案:

一种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方形多腔空间钢楼板和混凝土,在方形多腔空间钢楼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组合的整体构件;其中:方形多腔空间钢楼板由钢板外壳和带有切口的钢板腔体构成,钢板外壳由5块钢板焊接构成不带盖的立方体结构,带有切口的钢板腔体上下交叉插接,其总高度低于钢板外壳,焊接在钢板外壳内,形成方形多腔空间钢楼板,在钢楼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方形多腔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优选地,楼板四周的侧壁钢板顶部切割有豁口,并焊接支座负钢筋,后经侧壁钢板上部的豁口弯折90°至钢楼板顶部并焊接在钢板腔体上,焊接在钢楼板四周支座的负钢筋顶部低于钢板外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混凝土构件容易开裂和裂缝外露的问题,钢板腔体对混凝土有较强的横向约束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多腔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自重轻,成型后的组合楼板自身整体性能较好,可有效减少挠度,钢板外壳代替了传统楼板中的钢筋和型钢,起到了模板的作用,避免了传统支模拆模的施工作业,可在施工现场用其代替传统模板;一般可工厂标准化生产,可产业化经营,质量便于控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制作成本,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结构示意图(部分剖开);

图3是一种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腔体插接示意图;

图4是一种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腔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楼板,2、侧壁钢板,3、底部钢板,4、钢板腔体,5、切口,6、多腔空间,7、豁口,8、支座负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方形多腔空间钢楼板1和混凝土,在方形多腔空间钢楼板1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组合的整体构件;其中:方形多腔空间钢楼板1由钢板外壳和带有切口5的钢板腔体4构成,钢板外壳由4块侧壁钢板2和1块底部钢板3焊接构成不带盖的立方体结构,带有切口5的钢板腔体4上下交叉插接,焊接在钢板外壳内,形成方形多腔空间钢楼板1,在钢楼板1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方形多腔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钢板腔体4的高度低于钢板外壳,二者高度差需大于支座负钢筋8的直径,从而保证支座负钢筋8弯折90°后完全在钢楼板1外壳内;在钢板腔体4高度一半的位置分别切有多个切口5,切口5的宽度稍大于钢板腔体4的厚度,确保两块钢板腔体4可以相互交叉插接,如图3所示,两块钢板腔体4相互完全交叉插接后焊接,如图4所示。将焊接完成的钢板腔体4放入钢板外壳并将钢板腔体4与钢板外壳焊接为一体形成钢楼板1。

钢楼板1四周的侧壁钢板2上端按照计算所需的支座负钢筋8的数量切割豁口7,豁口7的宽度稍大于支座负钢筋8的直径,豁口7的最低处与钢板腔体4顶部在同一高度处,在钢楼板1四周的侧壁钢板2外侧分别焊接支座负钢筋8,后经侧壁钢板2顶部的豁口7弯折90°至钢楼板1顶部并焊接在钢板腔体4上。

在钢板外壳和钢板腔体4形成的多腔空间6中浇筑混凝土并振实,约束混凝土在受力时较强的横向滑动,形成一种方形多腔钢板一混凝土组合楼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