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砖块洒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9990发布日期:2018-08-28 23:2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洒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砖块洒水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砖块在制作完成时,都是非常的热的,因此就需要为其洒水,降低砖块的温度,现在自然冷却的方式慢,而且在砖块放置的过程中,人无意中被烫伤。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加快砖块冷却、洒水全面的建筑用砖块洒水设备,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砖块自然冷却速度慢、人无意中被烫伤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砖块自然冷却速度慢、人无意中被烫伤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快砖块冷却、洒水全面的建筑用砖块洒水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用砖块洒水设备,包括有底板、推手、第一支杆、缸体、第一安装板、第一弹簧、活塞、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凸轮、第一软管、第一单向阀、第二支杆、电机、第二皮带轮、第一平皮带、圆盘、凹形杆、第一连接杆、摆动杆、第二弹簧、喷头、第二软管和第二单向阀,底板顶部右侧设有推手,底板顶部右侧设有两根第一支杆,第一支杆在推手左侧,第一支杆顶端连接有缸体,缸体左壁中部开有第一通孔,缸体内左右两壁内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前侧中部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中部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一转轴前端连接有凸轮,第一安装板顶部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顶端连接有活塞,活塞与缸体配合,缸体上壁右部设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底板顶部左侧设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顶端安装有电机,电机前侧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有第一平皮带,第二皮带轮前侧连接有圆盘,圆盘前侧上部设有凹形杆,底板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在第二支杆左侧,第一连接杆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左端连接有喷头,喷头与缸体上壁左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摆动杆右部与凹形杆底部接触,摆动杆底部左侧与第一连接杆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有旋转装置,底板顶部左侧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第二连接杆、第三轴承座、第三转轴、滑轨、滑块、齿条、齿轮和第三连接杆,缸体下壁中部开有第二通孔,右侧的第一支杆左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后端连接有第三皮带轮,第三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有第二平皮带,第一皮带轮为双槽皮带轮,第二转轴前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底板顶部左侧嵌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内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顶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杆底部,第一连接杆下部设有齿轮,底板顶部左侧设有滑轨,滑轨在第一连接杆后侧,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顶部连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右端转动式连接在第二连接杆前侧下部。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四连接杆、l形连接杆和导套,缸体顶部左侧设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顶端连接有l形连接杆,l形连接杆底端连接有导套,第二软管穿过导套。

优选地,还包括有安装座、第四轴承座、第四转轴、圆筒、薄板、第四皮带轮和第三平皮带,推手右侧中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第四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内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后端连接有圆筒,圆筒外围均匀设有四块薄板,第四转轴前端连接有第四皮带轮,第四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之间绕有第三平皮带,第三皮带轮为双槽皮带轮。

优选地,还包括有轮子、放置框和盖板,底板底部安装有轮子,底板顶部右侧设有放置框,放置框在推手和第一支杆之间,放置框左壁顶部转动式连接有盖板。

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该设备对砖块进行冷却时,用户将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伸入水池内,接着用户控制电机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平皮带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使得第一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当凸轮转动到与活塞接触时,推动活塞向上移动,第一弹簧被拉伸,当凸轮的最远端离开活塞时,第一弹簧收缩,带动活塞向下移动,活塞向下移动因为第二软管内有第二单向阀,所以通过第一软管将水抽向缸体,当凸轮转动到再次与活塞接触时,再次推动活塞向上移动,因为第一软管内有第一单向阀,缸体内的水只能通过第二软管抽向喷头,喷头将水喷在需要冷却的砖块时,在第二皮带轮转动时,带动圆盘转动,进而带动凹形杆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摆动杆右部上下摆动,使得摆动杆的左部上下摆动,带动喷头上下摆动,如此可以加大喷头洒水的面积,使得喷头可以更全面的对砖块进行冷却。在砖块冷却完毕后,用户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接着将第一软管从水池中抽出。

因为还包括有旋转装置,底板顶部左侧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第二连接杆、第三轴承座、第三转轴、滑轨、滑块、齿条、齿轮和第三连接杆,缸体下壁中部开有第二通孔,右侧的第一支杆左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后端连接有第三皮带轮,第二转轴前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底板顶部左侧嵌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内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顶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杆底部,第一连接杆下部设有齿轮,底板顶部左侧设有滑轨,滑轨在第一连接杆后侧,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顶部连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右端转动式连接在第二连接杆前侧下部。所以在第一皮带轮转动时,带动第二平皮带转动,进而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使得第二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三连接杆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齿条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齿轮顺逆转动,使得第一连接杆顺逆转动,带动摆动杆前后摆动,使得喷头前后摆动进行洒水。如此可以进一步加大喷头洒水的范围,加快砖块的冷却速度。

因为还包括有第四连接杆、l形连接杆和导套,缸体顶部左侧设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顶端连接有l形连接杆,l形连接杆底端连接有导套,第二软管穿过导套。所以导套可以减轻第二软管的摆动幅度,防止第二软管打结。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座、第四轴承座、第四转轴、圆筒、薄板、第四皮带轮和第三平皮带,推手右侧中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第四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内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后端连接有圆筒,圆筒外围均匀设有四块薄板,第四转轴前端连接有第四皮带轮,第四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之间绕有第三平皮带,第三皮带轮为双槽皮带轮。所以在第三皮带轮转动时,带动第三平皮带转动,进而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圆筒转动,使得薄板转动,因为砖块的温度高,人站在砖块前面会热,薄板转动可以吹出风,加快空气流动,给用户带来凉爽。

因为还包括有轮子、放置框和盖板,底板底部安装有轮子,底板顶部右侧设有放置框,放置框在推手和第一支杆之间,放置框左壁顶部转动式连接有盖板。所以轮子可以方便移动设备,放置框和盖板可以放置一些需要使用的工具。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加快砖块冷却、洒水全面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喷头上下摆动,使得喷头可以更全面的对砖块进行冷却,旋转装置带动喷头前后摆动进行洒水,可以进一步加大喷头洒水的范围,加快砖块的冷却速度,薄板转动可以吹出风,加快空气流动,给用户带来凉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凹形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推手,3-第一支杆,4-缸体,5-第一通孔,6-第一安装板,7-第一弹簧,8-活塞,9-第一轴承座,10-第一转轴,11-第一皮带轮,12-凸轮,13-第一软管,14-第一单向阀,15-第二支杆,16-电机,17-第二皮带轮,18-第一平皮带,19-圆盘,20-凹形杆,21-第一连接杆,22-摆动杆,23-第二弹簧,24-喷头,25-第二软管,26-第二单向阀,27-旋转装置,271-第二通孔,272-第二轴承座,273-第二转轴,274-第三皮带轮,275-第二平皮带,276-第二连接杆,277-第三轴承座,278-第三转轴,279-滑轨,2710-滑块,2711-齿条,2712-齿轮,2713-第三连接杆,28-第四连接杆,29-l形连接杆,30-导套,31-安装座,32-第四轴承座,33-第四转轴,34-圆筒,35-薄板,36-第四皮带轮,37-第三平皮带,38-轮子,39-放置框,4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建筑用砖块洒水设备,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推手2、第一支杆3、缸体4、第一安装板6、第一弹簧7、活塞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第一皮带轮11、凸轮12、第一软管13、第一单向阀14、第二支杆15、电机16、第二皮带轮17、第一平皮带18、圆盘19、凹形杆20、第一连接杆21、摆动杆22、第二弹簧23、喷头24、第二软管25和第二单向阀26,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推手2,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两根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3在推手2左侧,第一支杆3顶端连接有缸体4,缸体4左壁中部开有第一通孔5,缸体4内左右两壁内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安装板6,第一安装板6前侧中部设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内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中部设有第一皮带轮11,第一转轴10前端连接有凸轮12,第一安装板6顶部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顶端连接有活塞8,活塞8与缸体4配合,缸体4上壁右部设有第一软管13,第一软管13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4,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顶端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前侧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7,第二皮带轮17与第一皮带轮11之间绕有第一平皮带18,第二皮带轮17前侧连接有圆盘19,圆盘19前侧上部设有凹形杆20,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1在第二支杆15左侧,第一连接杆21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杆22,摆动杆22左端连接有喷头24,喷头24与缸体4上壁左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25,第二软管25内设有第二单向阀26,摆动杆22右部与凹形杆20底部接触,摆动杆22底部左侧与第一连接杆21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3。

实施例2

一种建筑用砖块洒水设备,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推手2、第一支杆3、缸体4、第一安装板6、第一弹簧7、活塞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第一皮带轮11、凸轮12、第一软管13、第一单向阀14、第二支杆15、电机16、第二皮带轮17、第一平皮带18、圆盘19、凹形杆20、第一连接杆21、摆动杆22、第二弹簧23、喷头24、第二软管25和第二单向阀26,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推手2,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两根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3在推手2左侧,第一支杆3顶端连接有缸体4,缸体4左壁中部开有第一通孔5,缸体4内左右两壁内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安装板6,第一安装板6前侧中部设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内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中部设有第一皮带轮11,第一转轴10前端连接有凸轮12,第一安装板6顶部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顶端连接有活塞8,活塞8与缸体4配合,缸体4上壁右部设有第一软管13,第一软管13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4,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顶端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前侧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7,第二皮带轮17与第一皮带轮11之间绕有第一平皮带18,第二皮带轮17前侧连接有圆盘19,圆盘19前侧上部设有凹形杆20,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1在第二支杆15左侧,第一连接杆21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杆22,摆动杆22左端连接有喷头24,喷头24与缸体4上壁左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25,第二软管25内设有第二单向阀26,摆动杆22右部与凹形杆20底部接触,摆动杆22底部左侧与第一连接杆21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3。

还包括有旋转装置27,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旋转装置27,旋转装置27包括有第二轴承座272、第二转轴273、第三皮带轮274、第二平皮带275、第二连接杆276、第三轴承座277、第三转轴278、滑轨279、滑块2710、齿条2711、齿轮2712和第三连接杆2713,缸体4下壁中部开有第二通孔271,右侧的第一支杆3左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272,第二轴承座272内设有第二转轴273,第二转轴273后端连接有第三皮带轮274,第三皮带轮274与第一皮带轮11之间绕有第二平皮带275,第一皮带轮11为双槽皮带轮,第二转轴273前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76,底板1顶部左侧嵌有第三轴承座277,第三轴承座277内设有第三转轴278,第三转轴278顶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1底部,第一连接杆21下部设有齿轮2712,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滑轨279,滑轨279在第一连接杆21后侧,滑轨279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710,滑块2710顶部连接有齿条2711,齿条2711与齿轮2712啮合,齿条2711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713,第三连接杆2713右端转动式连接在第二连接杆276前侧下部。

实施例3

一种建筑用砖块洒水设备,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推手2、第一支杆3、缸体4、第一安装板6、第一弹簧7、活塞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第一皮带轮11、凸轮12、第一软管13、第一单向阀14、第二支杆15、电机16、第二皮带轮17、第一平皮带18、圆盘19、凹形杆20、第一连接杆21、摆动杆22、第二弹簧23、喷头24、第二软管25和第二单向阀26,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推手2,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两根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3在推手2左侧,第一支杆3顶端连接有缸体4,缸体4左壁中部开有第一通孔5,缸体4内左右两壁内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安装板6,第一安装板6前侧中部设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内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中部设有第一皮带轮11,第一转轴10前端连接有凸轮12,第一安装板6顶部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顶端连接有活塞8,活塞8与缸体4配合,缸体4上壁右部设有第一软管13,第一软管13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4,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顶端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前侧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7,第二皮带轮17与第一皮带轮11之间绕有第一平皮带18,第二皮带轮17前侧连接有圆盘19,圆盘19前侧上部设有凹形杆20,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1在第二支杆15左侧,第一连接杆21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杆22,摆动杆22左端连接有喷头24,喷头24与缸体4上壁左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25,第二软管25内设有第二单向阀26,摆动杆22右部与凹形杆20底部接触,摆动杆22底部左侧与第一连接杆21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3。

还包括有旋转装置27,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旋转装置27,旋转装置27包括有第二轴承座272、第二转轴273、第三皮带轮274、第二平皮带275、第二连接杆276、第三轴承座277、第三转轴278、滑轨279、滑块2710、齿条2711、齿轮2712和第三连接杆2713,缸体4下壁中部开有第二通孔271,右侧的第一支杆3左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272,第二轴承座272内设有第二转轴273,第二转轴273后端连接有第三皮带轮274,第三皮带轮274与第一皮带轮11之间绕有第二平皮带275,第一皮带轮11为双槽皮带轮,第二转轴273前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76,底板1顶部左侧嵌有第三轴承座277,第三轴承座277内设有第三转轴278,第三转轴278顶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1底部,第一连接杆21下部设有齿轮2712,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滑轨279,滑轨279在第一连接杆21后侧,滑轨279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710,滑块2710顶部连接有齿条2711,齿条2711与齿轮2712啮合,齿条2711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713,第三连接杆2713右端转动式连接在第二连接杆276前侧下部。

还包括有第四连接杆28、l形连接杆29和导套30,缸体4顶部左侧设有第四连接杆28,第四连接杆28顶端连接有l形连接杆29,l形连接杆29底端连接有导套30,第二软管25穿过导套30。

实施例4

一种建筑用砖块洒水设备,如图1-6所示,包括有底板1、推手2、第一支杆3、缸体4、第一安装板6、第一弹簧7、活塞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第一皮带轮11、凸轮12、第一软管13、第一单向阀14、第二支杆15、电机16、第二皮带轮17、第一平皮带18、圆盘19、凹形杆20、第一连接杆21、摆动杆22、第二弹簧23、喷头24、第二软管25和第二单向阀26,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推手2,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两根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3在推手2左侧,第一支杆3顶端连接有缸体4,缸体4左壁中部开有第一通孔5,缸体4内左右两壁内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安装板6,第一安装板6前侧中部设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内设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中部设有第一皮带轮11,第一转轴10前端连接有凸轮12,第一安装板6顶部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顶端连接有活塞8,活塞8与缸体4配合,缸体4上壁右部设有第一软管13,第一软管13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4,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顶端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前侧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7,第二皮带轮17与第一皮带轮11之间绕有第一平皮带18,第二皮带轮17前侧连接有圆盘19,圆盘19前侧上部设有凹形杆20,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1在第二支杆15左侧,第一连接杆21上部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杆22,摆动杆22左端连接有喷头24,喷头24与缸体4上壁左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25,第二软管25内设有第二单向阀26,摆动杆22右部与凹形杆20底部接触,摆动杆22底部左侧与第一连接杆21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3。

还包括有旋转装置27,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旋转装置27,旋转装置27包括有第二轴承座272、第二转轴273、第三皮带轮274、第二平皮带275、第二连接杆276、第三轴承座277、第三转轴278、滑轨279、滑块2710、齿条2711、齿轮2712和第三连接杆2713,缸体4下壁中部开有第二通孔271,右侧的第一支杆3左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272,第二轴承座272内设有第二转轴273,第二转轴273后端连接有第三皮带轮274,第三皮带轮274与第一皮带轮11之间绕有第二平皮带275,第一皮带轮11为双槽皮带轮,第二转轴273前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76,底板1顶部左侧嵌有第三轴承座277,第三轴承座277内设有第三转轴278,第三转轴278顶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1底部,第一连接杆21下部设有齿轮2712,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滑轨279,滑轨279在第一连接杆21后侧,滑轨279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710,滑块2710顶部连接有齿条2711,齿条2711与齿轮2712啮合,齿条2711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713,第三连接杆2713右端转动式连接在第二连接杆276前侧下部。

还包括有第四连接杆28、l形连接杆29和导套30,缸体4顶部左侧设有第四连接杆28,第四连接杆28顶端连接有l形连接杆29,l形连接杆29底端连接有导套30,第二软管25穿过导套30。

还包括有安装座31、第四轴承座32、第四转轴33、圆筒34、薄板35、第四皮带轮36和第三平皮带37,推手2右侧中部设有安装座31,安装座31上安装有第四轴承座32,第四轴承座32内设有第四转轴33,第四转轴33后端连接有圆筒34,圆筒34外围均匀设有四块薄板35,第四转轴33前端连接有第四皮带轮36,第四皮带轮36与第三皮带轮274之间绕有第三平皮带37,第三皮带轮274为双槽皮带轮。

还包括有轮子38、放置框39和盖板40,底板1底部安装有轮子38,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放置框39,放置框39在推手2和第一支杆3之间,放置框39左壁顶部转动式连接有盖板40。

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该设备对砖块进行冷却时,用户将第一软管13的另一端伸入水池内,接着用户控制电机16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17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平皮带18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11转动,使得第一转轴10转动,带动凸轮12转动,当凸轮12转动到与活塞8接触时,推动活塞8向上移动,第一弹簧7被拉伸,当凸轮12的最远端离开活塞8时,第一弹簧7收缩,带动活塞8向下移动,活塞8向下移动因为第二软管25内有第二单向阀26,所以通过第一软管13将水抽向缸体4,当凸轮12转动到再次与活塞8接触时,再次推动活塞8向上移动,因为第一软管13内有第一单向阀14,缸体4内的水只能通过第二软管25抽向喷头24,喷头24将水喷在需要冷却的砖块时,在第二皮带轮17转动时,带动圆盘19转动,进而带动凹形杆20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摆动杆22右部上下摆动,使得摆动杆22的左部上下摆动,带动喷头24上下摆动,如此可以加大喷头24洒水的面积,使得喷头24可以更全面的对砖块进行冷却。在砖块冷却完毕后,用户控制电机16停止工作,接着将第一软管13从水池中抽出。

因为还包括有旋转装置27,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旋转装置27,旋转装置27包括有第二轴承座272、第二转轴273、第三皮带轮274、第二平皮带275、第二连接杆276、第三轴承座277、第三转轴278、滑轨279、滑块2710、齿条2711、齿轮2712和第三连接杆2713,缸体4下壁中部开有第二通孔271,右侧的第一支杆3左侧下部设有第二轴承座272,第二轴承座272内设有第二转轴273,第二转轴273后端连接有第三皮带轮274,第二转轴273前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76,底板1顶部左侧嵌有第三轴承座277,第三轴承座277内设有第三转轴278,第三转轴278顶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1底部,第一连接杆21下部设有齿轮2712,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滑轨279,滑轨279在第一连接杆21后侧,滑轨279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710,滑块2710顶部连接有齿条2711,齿条2711与齿轮2712啮合,齿条2711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713,第三连接杆2713右端转动式连接在第二连接杆276前侧下部。所以在第一皮带轮11转动时,带动第二平皮带275转动,进而带动第三皮带轮274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273转动,使得第二连接杆276转动,带动第三连接杆2713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齿条2711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齿轮2712顺逆转动,使得第一连接杆21顺逆转动,带动摆动杆22前后摆动,使得喷头24前后摆动进行洒水。如此可以进一步加大喷头24洒水的范围,加快砖块的冷却速度。

因为还包括有第四连接杆28、l形连接杆29和导套30,缸体4顶部左侧设有第四连接杆28,第四连接杆28顶端连接有l形连接杆29,l形连接杆29底端连接有导套30,第二软管25穿过导套30。所以导套30可以减轻第二软管25的摆动幅度,防止第二软管25打结。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座31、第四轴承座32、第四转轴33、圆筒34、薄板35、第四皮带轮36和第三平皮带37,推手2右侧中部设有安装座31,安装座31上安装有第四轴承座32,第四轴承座32内设有第四转轴33,第四转轴33后端连接有圆筒34,圆筒34外围均匀设有四块薄板35,第四转轴33前端连接有第四皮带轮36,第四皮带轮36与第三皮带轮274之间绕有第三平皮带37,第三皮带轮274为双槽皮带轮。所以在第三皮带轮274转动时,带动第三平皮带37转动,进而带动第四皮带轮36转动,从而带动圆筒34转动,使得薄板35转动,因为砖块的温度高,人站在砖块前面会热,薄板35转动可以吹出风,加快空气流动,给用户带来凉爽。

因为还包括有轮子38、放置框39和盖板40,底板1底部安装有轮子38,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放置框39,放置框39在推手2和第一支杆3之间,放置框39左壁顶部转动式连接有盖板40。所以轮子38可以方便移动设备,放置框39和盖板40可以放置一些需要使用的工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