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槽钢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78447发布日期:2018-08-14 18:44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埋槽钢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槽钢发源于德国哈芬集团公司,原名叫哈芬槽,创立于1929年。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哈芬可为客户提供诸多产品系列如:混凝土锚固系统、幕墙支撑系统、钢筋增强及连接系统、混凝土预制构件等。2008年,哈芬集团在中国设立分公司:halfen(北京)建筑配件销售有限公司,并在上海,广州和成都设立办事处。在中国,哈芬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众多项目,主要为幕墙工程预埋、核电站、高速铁路干线和机车建设提供支架固定技术等诸多领域,在我国经过多年发展改进,根据原哈芬槽技术发展成为多种用途的槽钢预埋件技术。

目前在进行槽钢预埋施工时,需要将预埋槽钢与墙体钢筋通过连接件进行焊接处理,这就导致当墙体钢筋板扎垂直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存在少量偏差,待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校正钢筋时,预埋槽钢会随墙体钢筋的位移产生变形,造成预埋槽钢与模板之间缝隙加大,使得模板产生变形漏浆,并且造成预埋槽钢的应力增大,严重影响预埋槽钢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槽钢预埋施工会造成预埋槽钢与模板之间缝隙加大,使得模板产生变形漏浆,并且造成预埋槽钢的应力增大,严重影响预埋槽钢的力学性能,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槽钢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埋槽钢结构,包括预埋槽钢、t型螺栓、短节钢筋、短节钢管和主筋;所述预埋槽钢和主筋相邻设置,且预埋槽钢朝向主筋的面上设置t型螺栓;所述t型螺栓的螺杆远离螺帽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预埋槽钢,且t型螺栓的螺帽固定连接短节钢筋;所述短节钢管活动套装于t型螺栓的螺杆或/和短节钢筋上;所述短节钢管固定连接于主筋。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槽钢预埋施工时,需要将预埋槽钢与墙体钢筋通过连接件进行焊接处理,这就导致当墙体钢筋板扎垂直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存在少量偏差,待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校正钢筋时,预埋槽钢会随墙体钢筋的位移产生变形,造成预埋槽钢与模板之间缝隙加大,使得模板产生变形漏浆,并且造成预埋槽钢的应力增大,严重影响预埋槽钢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应用时,当将预埋槽钢和主筋设置完毕,并搭设模板后,需要对主筋进行校正,此时主筋发生位移,从而带动短节钢管运动,而由于本发明做的结构设计,使得短节钢管在t型螺栓的螺杆或/和短节钢筋上运动,既保证了浇筑后主筋与预埋槽钢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使得预埋槽钢不会在主筋校正时发生变形,这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和预埋槽钢之间可以良好的贴合,不会出现缝隙,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不会由于混凝土的压力产生变形造成漏浆,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同时预埋槽钢也不会由于主筋的变形产生应力增大,减低了预埋槽钢中发生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短节钢管成对设置,且一对中一个短节钢管活动套装于t型螺栓的螺杆,另一个短节钢管活动套装于短节钢筋。

本发明应用时,发明人发现,如果只在t型螺栓的螺杆或短节钢筋上套装时,为了保障短节钢管中t型螺栓的螺杆或短节钢筋的稳定,需要将短节钢管设置的较长,这会影响预埋槽钢与浇筑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发明将短节钢管成对设置,在保障t型螺栓的螺杆或短节钢筋的稳定的同时,提高了短节钢管在混凝土中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预埋槽钢与浇筑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槽钢与t型螺栓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短节钢管的长度为3~5cm。

本发明应用时,发明人发现,当短节钢管的长度小于3cm时,会极大的增加加工难度,而当短节钢管的长度大于5cm时,由于短节钢管的内外壁为光面,所以在混凝土中连接非常不牢固,容易与混凝土发生脱落,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墙体时,整体构件的抗压强度仅为20~32mpa,波动范围也极大,破坏点处也均为短节钢管处;而当采用5cm以下的短节钢管时,整体构件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6~38mpa,波动范围很小,也可以满足规范;而通过实验发明人发现,当短节钢管的长度为4cm时可以为最优选,波动范围最小,并且强度为38mpa左右,并且加工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t型螺栓与短节钢筋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短节钢管与主筋通过焊接连接。

一种预埋槽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埋槽钢预埋至预设位置,并将主筋与预埋槽钢相邻设置;s2:在预埋槽钢朝向主筋的面上焊接t型螺栓,并将短节钢筋焊接于t型螺栓的螺帽上;s3:将短节钢管活动套装于t型螺栓或/和短节钢筋上;s4:将短节钢管焊接于主筋并将短节钢管切割至预定尺寸。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槽钢预埋施工时,需要将预埋槽钢与墙体钢筋通过连接件进行焊接处理,这就导致当墙体钢筋板扎垂直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存在少量偏差,待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校正钢筋时,预埋槽钢会随墙体钢筋的位移产生变形,造成预埋槽钢与模板之间缝隙加大,使得模板产生变形漏浆,并且造成预埋槽钢的应力增大,严重影响预埋槽钢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应用时,当将预埋槽钢和主筋设置完毕,并搭设模板后,需要对主筋进行校正,此时主筋发生位移,从而带动短节钢管运动,而由于本发明做的结构设计,使得短节钢管在t型螺栓的螺杆或/和短节钢筋上运动,既保证了浇筑后主筋与预埋槽钢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使得预埋槽钢不会在主筋校正时发生变形,这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和预埋槽钢之间可以良好的贴合,不会出现缝隙,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不会由于混凝土的压力产生变形造成漏浆,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同时预埋槽钢也不会由于主筋的变形产生应力增大,减低了预埋槽钢中发生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短节钢管切割至预定尺寸采用切割至3~5cm。

进一步的,所述短节钢管切割至预定尺寸采用切割至4cm。

本发明应用时,发明人发现,当短节钢管的长度小于3cm时,会极大的增加加工难度,而当短节钢管的长度大于5cm时,由于短节钢管的内外壁为光面,所以在混凝土中连接非常不牢固,容易与混凝土发生脱落,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墙体时,整体构件的抗压强度仅为20~32mpa,波动范围也极大,破坏点处也均为短节钢管处;而当采用5cm以下的短节钢管时,整体构件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6~38mpa,波动范围很小,也可以满足规范;而通过实验发明人发现,当短节钢管的长度为4cm时可以为最优选,波动范围最小,并且强度为38mpa左右,并且加工方便,同时,采用先套装,再切割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加工效率,并且避免了短节钢管过短时,焊接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预埋槽钢结构,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不会由于混凝土的压力产生变形造成漏浆,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同时预埋槽钢也不会由于主筋的变形产生应力增大,减低了预埋槽钢中发生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2、本发明一种预埋槽钢结构,在保障t型螺栓的螺杆或短节钢筋的稳定的同时,提高了短节钢管在混凝土中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预埋槽钢与浇筑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3、本发明一种预埋槽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不会由于混凝土的压力产生变形造成漏浆,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同时预埋槽钢也不会由于主筋的变形产生应力增大,减低了预埋槽钢中发生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4、本发明一种预埋槽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在保障t型螺栓的螺杆或短节钢筋的稳定的同时,提高了短节钢管在混凝土中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预埋槽钢与浇筑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预埋槽钢,2-t型螺栓,3-短节钢筋,4-短节钢管,5-主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发明一种预埋槽钢结构,包括预埋槽钢1、t型螺栓2、短节钢筋3、短节钢管4和主筋5;所述预埋槽钢1和主筋5相邻设置,且预埋槽钢1朝向主筋5的面上设置t型螺栓2;所述t型螺栓2的螺杆远离螺帽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预埋槽钢1,且t型螺栓2的螺帽固定连接短节钢筋3;所述短节钢管4活动套装于t型螺栓2的螺杆或/和短节钢筋3上;所述短节钢管4固定连接于主筋5。

本实施例实施时,当将预埋槽钢1和主筋5设置完毕,并搭设模板后,需要对主筋5进行校正,此时主筋5发生位移,从而带动短节钢管3运动,而由于本发明做的结构设计,使得短节钢管3在t型螺栓2的螺杆或/和短节钢筋4上运动,既保证了浇筑后主筋5与预埋槽钢1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使得预埋槽钢1不会在主筋5校正时发生变形,这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和预埋槽钢1之间可以良好的贴合,不会出现缝隙,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不会由于混凝土的压力产生变形造成漏浆,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同时预埋槽钢1也不会由于主筋5的变形产生应力增大,减低了预埋槽钢1中发生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短节钢管4成对设置,且一对中一个短节钢管4活动套装于t型螺栓2的螺杆,另一个短节钢管4活动套装于短节钢筋3。

本发明应用时,发明人发现,如果只在t型螺栓2的螺杆或短节钢筋3上套装时,为了保障短节钢管4中t型螺栓2的螺杆或短节钢筋3的稳定,需要将短节钢管4设置的较长,这会影响预埋槽钢1与浇筑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发明将短节钢管4成对设置,在保障t型螺栓2的螺杆或短节钢筋3的稳定的同时,提高了短节钢管4在混凝土中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预埋槽钢1与浇筑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预埋槽钢1与t型螺栓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短节钢管4的长度为3~5cm。所述t型螺栓2与短节钢筋3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短节钢管4与主筋5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实施时,发明人发现,当短节钢管4的长度小于3cm时,会极大的增加加工难度,而当短节钢管的长度大于5cm时,由于短节钢管4的内外壁为光面,所以在混凝土中连接非常不牢固,容易与混凝土发生脱落,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墙体时,整体构件的抗压强度仅为20~32mpa,波动范围也极大,破坏点处也均为短节钢管4处;而当采用5cm以下的短节钢管4时,整体构件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6~38mpa,波动范围很小,也可以满足规范;而通过实验发明人发现,当短节钢管4的长度为4cm时可以为最优选,波动范围最小,并且强度为38mpa左右,并且加工方便。

实施例4

如图1~5所示,本发明一种预埋槽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埋槽钢1预埋至预设位置,并将主筋5与预埋槽钢1相邻设置;s2:在预埋槽钢1朝向主筋5的面上焊接t型螺栓2,并将短节钢筋3焊接于t型螺栓2的螺帽上;s3:将短节钢管4活动套装于t型螺栓2或/和短节钢筋3上;s4:将短节钢管4焊接于主筋5并将短节钢管4切割至预定尺寸。

本实施例实施时,当将预埋槽钢1和主筋5设置完毕,并搭设模板后,需要对主筋5进行校正,此时主筋5发生位移,从而带动短节钢管3运动,而由于本发明做的结构设计,使得短节钢管3在t型螺栓2的螺杆或/和短节钢筋4上运动,既保证了浇筑后主筋5与预埋槽钢1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使得预埋槽钢1不会在主筋5校正时发生变形,这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和预埋槽钢1之间可以良好的贴合,不会出现缝隙,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不会由于混凝土的压力产生变形造成漏浆,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同时预埋槽钢1也不会由于主筋5的变形产生应力增大,减低了预埋槽钢1中发生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短节钢管4切割至预定尺寸采用切割至3~5cm。所述短节钢管4切割至预定尺寸采用切割至4cm。

本实施例实施时,发明人发现,当短节钢管4的长度小于3cm时,会极大的增加加工难度,而当短节钢管的长度大于5cm时,由于短节钢管4的内外壁为光面,所以在混凝土中连接非常不牢固,容易与混凝土发生脱落,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墙体时,整体构件的抗压强度仅为20~32mpa,波动范围也极大,破坏点处也均为短节钢管4处;而当采用5cm以下的短节钢管4时,整体构件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36~38mpa,波动范围很小,也可以满足规范;而通过实验发明人发现,当短节钢管4的长度为4cm时可以为最优选,波动范围最小,并且强度为38mpa左右,并且加工方便。同时,采用先套装,再切割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加工效率,并且避免了短节钢管4过短时,焊接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