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47758发布日期:2018-07-17 21:53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施工工艺,电梯井道施工一般采取单元工具式模架体系,因电梯井道混凝土凌空梁的阻碍,每个独立电梯井道需设置一个独立工具式模架体系,每个单元井道模架通过葫芦手动独立提升,不能整体同步提升,而且每个电梯井道每层均需留设至少两个预留洞以满足模架牛腿的布置,不仅施工效率低,而且需要施工人员在模架体系上操作提升,严重影响施工安全,难以适用于日益发展的超高层结构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传统采用独立工具式模架体系进行电梯井施工,施工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不仅能够整体式自行爬升,而且能够实现同时施工电梯井道剪力墙和井道间的凌空梁,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包括筒架、大模板、附墙装置、爬升靴、导轨以及液压系统,所述筒架包括承重架体、下挂架体和提升钢梁,所述大模板通过对拉螺栓及安装定位槽钢固定在电梯井剪力墙两侧,所述液压系统设置在筒架上,所述爬升靴通过预埋件与电梯井剪力墙固定连接,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爬升靴上,所述附墙装置安装于所述承重架体上;施工状态下,所述筒架通过爬升靴以及附墙装置固定于电梯井剪力墙上;所述提升钢梁设置于筒架顶部,所述提升钢梁下部分别挂设所述承重架体和下挂架体,所述承重架体设置于电梯井两端爬升机位处,所述爬升机位连接所述承重架体,通过所述提升钢梁带动所述下挂架体爬升,实现筒架整体式爬升。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缸和同步控制箱。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钢梁包括横向提升钢梁和纵向提升钢梁。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钢梁上设有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架体由桁架层构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用于提升所述大模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在n层通过预埋件安装爬升靴,再安装承重架体的下部、附墙装置和导轨,然后由下往上依次安装剩余承重架体结构,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步骤二、待承重架体安装完毕后,先安装纵向提升钢梁,再安装横向提升钢梁,最后安装位于筒架中部的下挂架体;

步骤三、待所有筒架安装完毕后,绑扎(n+2)层施工层钢筋,安装大模板、井道凌空梁模板及模板支架,预埋(n+2)层预埋件,浇筑(n+2)层混凝土;

步骤四、待(n+1)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n-1)层爬升靴,通过预埋件安装(n+1)层爬升靴,通过液压系统提升导轨;

步骤五、拆除n层井道凌空梁的模板及模板支架,将导轨提升一个层高,并沿着导轨通过液压系统将筒架提升一个层高;

步骤六、绑扎(n+3)层钢筋,通过提升钢梁上的手拉葫芦提升大模板,安装井道凌空梁模板及模板支架,浇筑(n+3)层混凝土;

步骤七、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直至完成整个电梯井结构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发明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动力装置采用液压系统,架体与爬升导轨通过液压系统交替式爬升,实现筒型模架自爬整体式提升,施工更加安全、高效。

(2)本发明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可保证电梯井道剪力墙和凌空梁同时施工,确保了井道凌空梁的安全施工,提升了施工效率。

(3)本发明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在筒架体系顶部设置提升钢梁,两端机位处为承重架体,中间处为下挂架体,爬升机位连接承重架体通过提升钢梁带动下挂架体爬升,保证了筒架整体式提升的安全。其中,承重架体主要由桁架层组成,保证了模架的承载能力。

(4)本发明的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筒架提升时,大模板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在电梯井剪力墙上,后续通过手拉葫芦实现大模板的吊装,减轻了筒架爬升重量,施工更安全。

(5)本发明的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的施工方法,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安全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的平面布置图。

图中:

1-剪力墙,2-大模板,3-附墙装置,4-爬升靴,5-导轨,6-液压系统,7-承重架体,8-下挂架体,9-纵向提升钢梁,10-横向提升钢梁,11-井道凌空梁,12-模板支架,13-钢筋,14-手拉葫芦,15-爬升机位,16-楼板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及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的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包括筒架(未图示)、大模板2、附墙装置3、爬升靴4、导轨5以及液压系统6,筒架包括承重架体7、下挂架体8和提升钢梁(未图示),大模板2通过对拉螺栓及安装定位槽钢固定在电梯井剪力墙1两侧,液压系统6设置在筒架上,爬升靴4通过预埋件与电梯井剪力墙1固定连接,导轨5设置于爬升靴4上;施工状态下,筒架通过爬升靴4以及附墙装置3固定于电梯井剪力墙1上;提升钢梁设置于筒架顶部,提升钢梁下部分别挂设承重架体7和下挂架体8,承重架体7设置于电梯井两端爬升机位15处,爬升机位15连接承重架体7,通过提升钢梁带动下挂架体8爬升,实现筒架整体式爬升。

具体来说,电梯井主要由剪力墙1、楼板梁16和井道凌空梁11组成。本发明通过采用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筒架与导轨5通过液压系统6实现交替式爬升。通过液压系统6,爬升靴4先将导轨5提升,然后再沿着导轨5整体式提升筒架。筒架顶部设置提升钢梁,两端爬升机位15处架体为承重架体7,中间处为下挂架体8,爬升机位15连接承重架体7通过提升钢梁带动下挂架体8爬升,不仅能够保证电梯井剪力墙1和井道凌空梁11同时施工,而且保证了模架体系自爬整体式提升的安全。筒架提升时,大模板2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在电梯井剪力墙1上,后续通过手拉葫芦14实现大模板2的吊装,减轻了筒架爬升重量,施工更安全。

较佳地,液压系统6由液压油缸和同步控制箱组成,可实现爬升机位15同步提升。

特别地,提升钢梁包括纵向提升钢梁9和横向提升钢梁10,提升钢梁下设承重架体7和下挂架体8。两端靠近爬升机位15处为承重架体7,由桁架层构成,主要起承重和操作平台作用;中间处为下挂架体8,主要起操作平台作用。承重架体7与爬升机位15连接,在液压系统6的作用下,承重架体7能够沿着导轨5向上爬升,同时,通过提升钢梁将位于中间的下挂架体8与承重架体7连接,实现了下挂架体8的同步爬升。

当然,提升钢梁上设有吊耳,施工工况时,在提升钢梁吊点上的吊耳处通过手拉葫芦14提升大模板2。

而且,爬升工况时,先安装上一层附墙装置3,通过液压系统6提升导轨5,然后通过液压系统6沿导轨5提升筒架(具体包括纵向提升钢梁9、横向提升钢梁10、承重架体7以及下挂架体8),实现导轨5与筒架的交替式提升。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在n层通过预埋件安装爬升靴4,再安装承重架体7的下部、附墙装置3和导轨5,然后由下往上依次安装剩余承重架体7结构,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承重架体7主要由桁架层组成,以保证其承载能力。

步骤二、待承重架体7安装完毕后,先安装纵向提升钢梁9,再安装横向提升钢梁10,最后安装位于筒架中部的下挂架体8。

步骤三、待所有筒架安装完毕后,绑扎(n+2)层施工层钢筋13,安装大模板2、井道凌空梁模板及模板支架12,预埋(n+2)层预埋件,浇筑(n+2)层混凝土。

步骤四、待(n+1)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c10后,拆除(n-1)层爬升靴4,通过预埋件安装(n+1)层爬升靴4,通过液压系统6提升导轨5。

步骤五、拆除n层井道凌空梁11的模板及模板支架12,将导轨5提升一个层高,并沿着导轨5通过液压系统6将筒架提升一个层高。

步骤六、绑扎(n+3)层钢筋13,通过提升钢梁上的手拉葫芦14提升大模板2,安装井道凌空梁11的模板及模板支架12,浇筑(n+3)层混凝土。

步骤七、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直至完成整个电梯井结构施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及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本发明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动力装置采用液压油缸,架体与爬升导轨通过液压油缸交替式爬升,实现筒型模架自爬整体式提升,施工更加安全、高效。

(2)本发明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可保证电梯井道剪力墙和凌空梁同时施工,确保了井道凌空梁的安全施工,提升了施工效率。

(3)本发明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在模架体系顶部设置提升钢梁,两端机位处架体为承重架体,中间处为下挂架体,爬升机位连接承重架体通过提升钢梁带动下挂架体爬升,保证了模架体系整体式提升的安全。其中,承重架体主要由桁架层组成,保证了模架的承载能力。

(4)本发明的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筒架提升时,大模板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在电梯井剪力墙上,后续通过手拉葫芦实现大模板的吊装,减轻了筒架爬升重量,施工更安全。

(5)本发明的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的施工方法,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安全快捷。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