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增强混凝土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组合承重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8281发布日期:2018-08-31 21:2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织物增强混凝土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组合承重预制板。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板和钢板中钢的导电性使他们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干扰和阻碍;并且,钢筋混凝土板和钢板中的钢铁在海洋环境下易于腐蚀。

此外,对于高寒地区而言,如何提高保温效果也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织物增强混凝土(textilereinforcedconcrete,trc),是指用高性能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ar-玻璃纤维等)织物来增强高性能细骨料混凝土(骨料粒径一般小于5mm)的一种复合材料。织物起着延缓基体微裂缝扩展及跨越裂缝承受拉应力的作用,因而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抗折强度和较好的抗断裂性能,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轻质、保温、不干扰电磁波,并且耐腐蚀的预制板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织物增强混凝土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组合承重预制板,并且具有轻质、保温、不干扰电磁波、耐腐蚀的特点。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织物增强混凝土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组合承重预制板,包括多个玻璃纤维增强塑料c形型材,所述c形型材的翼缘均匀分布孔,所述c形拉挤型材内填砌砌块,所述多个玻璃纤维增强塑料c形型材并排放置,孔对齐,将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穿入孔中并用frp螺母收紧,在所述c形型材内的砌块上浇筑细骨料混凝土,当浇筑高度与c形型材的翼缘的边缘最高处平齐时,重复铺织物网和浇抹厚细骨料混凝土2到4层,最外层为细骨料混凝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c形型材的翼缘纵向均匀分布的孔距为150-300m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轻质保温砌块采用轻质多孔的材料制成,优选采用桔杆水泥砌块,煤矸石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砌筑轻质保温砌块错缝搭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有frp筋均伸出螺母100-200m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穿过c形型材翼缘孔的frp筋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沿c形型材长度方向的frp受力筋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和/或碳纤维增强塑料筋。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层细骨料混凝土的厚度为5-10m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多个玻璃纤维增强塑料c形型材的腹板高度不完全相同,并将两片拼成承重预制板的相邻c形型材的翼缘与翼缘之间的缝错开。

本发明采用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做面板,玻璃钢c型拉挤型材做内衬,以带螺栓孔的低密度砌块做内衬的填料而制作成的预制板材,该板材因不含金属件,所以对电磁波无阻碍和干扰作用。本发明的预制板重量比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板材大幅度减少,保温性能比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板材提高1.5-2倍左右。因为本发明的合理构造,可以根据承载力要求配置frp受力筋,使混凝土和玻璃钢的强度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它和钢筋混凝土板一样能作为墙体和楼板承重。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织物增强混凝土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组合承重预制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c形拉挤型材,2为孔,3为砌块,6和8为frp筋,7为螺母,9为细骨料混凝土,10为织物网。

具体实施方式

若未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1)在c形拉挤型材的上钻孔

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作出两组翼缘宽相等、腹板高不等(其中一组是另一组双倍)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c形型材1,并在1的两个腹板上钻相等直径的孔2,孔的轴线位于翼缘宽相的1/4位置(距翼缘的外边缘1/4)。孔2沿c形型材的翼缘纵向(垂直于横截面方向)均匀分布,孔距150-300mm。

(2)在c形拉挤型材内填砌砌块

在c形拉挤型材内填砌砌块3,砌块尺寸应当与型材尺寸相匹配。砌块采用轻质多孔的材料制成,可以采用桔杆水泥砌块,煤矸石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为使砌块与砌块,砌块与型材均匀接触,采用石灰砂浆砌筑为宜。砌筑砌块应当注意错缝搭接。

(3)将填砌块的型材并排放置,对孔穿frp筋

将填砌块的型材并排放置在平整的台面上,孔2对齐,将frp筋6穿入孔中,可以隔一排孔2穿一根筋。frp筋6的直径6mm左右,根据设计需要,可以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也可以用碳纤维增强塑料筋等,frp筋6的两头最外侧两端200-300mm制成螺纹。待frp筋6穿入孔中后,用frp螺母7收紧。当因预制板较宽而frp筋6不够长时,可以在板内的某个型材1内侧用frp螺母收紧,在相邻的一排孔2穿frp筋6,在该型材的另一侧用frp螺母7收紧,以该方式实现frp筋6在板内的搭接。注意,所有搭接应放在抗弯要求较小处。为加强frp筋6与混凝土的粘接,所有frp筋6均伸出螺母100-200mm。

最后,将frp筋8沿型材纵向放置在6上,8的直径和根数可以根据预制板的抗弯要求配置。通常frp筋8的直径可以采用8-12mm。根据设计需要,frp筋8可以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也可以用碳纤维增强塑料筋等。frp筋8伸出板外100-200mm,用于安装预制板时和现浇混凝土的连接。

(4)浇筑细骨料混凝土,铺织物网

在c形型材1内的砌块上浇筑高强度(大于c50)细骨料混凝土9,当浇筑高度与c形型材1的翼缘的边缘最高处平齐时,铺织物网10。第一层织物网10铺好后,再浇抹5-10mm厚细骨料混凝土9(注意,各处厚度均匀)。然后,铺第二层织物网10;再浇抹5-10mm厚细骨料混凝土9;再铺第三层织物网10。织物网层数根据设计确定,一般2-4层。最后一层织物网上面必须再浇抹5mm左右厚度的细骨料混凝土9,也可以将最后一层细骨料混凝土9和墙面装饰材料合并制作完成。注意,同一片预制板中的细骨料混凝土浇筑和织物网铺粘工作必须在2小时内一次完成。

(5)当需要预制板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时,将两片预制板组合使用

当需要预制板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时,将两片预制板中的c形型材1的腹板外侧粘在一起组合成一块完整的预制板。如果做楼板等使用,可加大上片预制板的混凝土厚度;增大下片预制板中的frp筋8的直径,并增加8的数量,提高8中的纤维强度等。

两片预制板中的c形型材1的腹板外侧粘在一起组合成一块完整的预制板这道工序可以将单片的预制板运至施工现场后,在腹板外侧平面上刷胶将两单片的预制板粘在一起。如果是做竖向承压构件,可以一片就位后再粘另一片。如果是做楼板等水平承弯构件,可以在地面刷胶将两单片的预制板粘在一起后吊装就位。

两片预制板中的c形型材1的腹板外侧粘在一起组合成一块完整的预制板时,注意,要将两片c形型材的翼缘与翼缘之间的缝错开(因此,才要做两组腹板高度不同的c形型材)。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