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的光伏支架棚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4062发布日期:2018-09-21 19:38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伏支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的光伏支架棚顶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由于钢结构的建筑一般具有较大的顶层面积,特别是对于工业区的厂房而言,其所在工业区内的建筑高度一般较低,遮挡较少,是理想的光伏板应用场合。然而现有的光伏支架结构一般针对于遮雨棚和民房屋顶进行设计安装,不能直接应用于钢结构的结构。在原有的钢结构建筑上安装光伏板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防水防漏,现有的钢结构建筑一般采用彩钢瓦进行封顶,并利用相邻彩钢瓦交接处之间相互叠合的方式进行防水,然而对于光伏板然而若采用上述方式进行防水会使光伏板上部分面积被遮挡,降低光伏板利用率甚至出现热斑效应。2、安装简易,现有的光伏支架结构一般从下至上安装有原钢结构上的彩钢瓦、横向的主龙骨、纵向的次龙骨以及光伏板,其中彩钢瓦与主龙骨之间通过采用夹具固、自攻钉或结构胶等进行连接固定,主龙骨和次龙骨之间通过压码进行压紧安装,而次龙骨和光伏板之间又通过压码进行压紧安装,其安装方式较为复杂,不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同时由于其使用的组件材料较多,既不利于降低成本也增加钢结构的负重;此外,由于工人在安装时在钢结构的顶层进行操作,过于复杂的安装方式为施工安全带来一定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用于改造现有钢结构的适用于钢结构的光伏支架棚顶结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的光伏支架棚顶结构,钢结构支架主体以及覆盖所述钢结构主体顶面的光伏支架棚顶,所述光伏支架棚顶包括多道横向延伸并承托安装于钢结构支架主体上的横向导流槽、多道纵向延伸并承托安装于横向导流槽上的纵向导流槽、多块纵横排列并承托安装于纵向导流槽上的遮盖板、压码以及压码挂钩;其中所述遮盖板包括有光伏板,所述横向导流槽上侧开口并正对相邻遮盖板的横向间隙,所述纵向导流槽上侧开口并正对相邻遮盖板的纵向间隙,该纵向导流槽两端还分别延伸至两侧横向导流槽内;横向导流槽两侧壁上边缘成形有扣槽,所述压码与压码挂钩之间通过连接螺栓上下连接,其中所述压码压紧遮盖板表面,所述压码挂钩两侧成形有配合扣槽的扣钩。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在原有的钢结构支架主体上安装光伏支架棚顶,并且不需要额外加装彩钢瓦作为承托,既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成本,也降低钢结构支架的负重,提高结构稳定性。同时该光伏支架棚顶中的纵向导流槽上侧开口并正对相邻遮盖板的纵向间隙,可通过纵向导流槽收集相邻遮盖板的纵向间隙上漏下的雨水,并由纵向导流槽导流至横向导流槽中排出,而横向导流槽上侧开口并正对相邻遮盖板的横向间隙,可通过横向导流槽收集相邻遮盖板的横向间隙上漏下的雨水,通过上述方式把各遮盖板间隙中的雨水收集实现防水引流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光伏支架棚顶两侧形成有斜面结构,并且光伏支架棚顶两侧的所述横向导流槽沿其倾斜方向延伸。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利用横向导流槽的倾斜角度引导雨水向光伏支架棚顶两侧排出。

进一步,所述横向导流槽呈分段式结构,并且排列于同一直线上的横向导流槽首尾叠放连接。由于厂房钢结构的横向跨度较大,横向导流槽采用分段式结构可保障其满足上述情况,并且其采用首尾叠放的连接方式既可简化安装效率。

进一步,所述横向导流槽的两侧壁呈对称的斜面结构。横向导流槽采用斜面结构的侧壁可便于进行叠放式连接安装,当两道横向导流槽首尾叠放时处于下侧的横向导流槽的两侧壁可受斜面结构引导张开从而使两横向导流槽叠合处紧密接触。

进一步,所述横向导流槽与钢结构主体之间通过水槽固定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水槽固定件包括与光伏支架棚顶固定连接的底板以及配合横向导流槽的支托部。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利用水槽固定件连接横向导流槽与钢结构主体,此外当横向导流槽承托在支托部时两侧壁可受斜面结构引导张开从而使两者紧密接触提高装配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纵向导流槽两侧分别承托于两纵向相邻的横向导流槽上,并且该纵向导流槽两端向下折弯形成导流坡,所述导流坡延伸至横向导流槽内。利用上述结构可引导纵向导流槽向横向导流槽内排水并防止水流沿纵向导流槽底面渗透。

进一步,所述遮盖板还包括有踏板,所述踏板拼接构成维护通道。由于光伏板的结构相对比较脆弱,难以直接支撑维修和施工人员的体重,利用踏板组成的维护通道可在维修和施工时为相关人员提供站立平台以及移动的通道。

进一步,所述维护通道的数量有多条。多条维护通道可保障维护时工作人员可直接对各光伏板进行相关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横向导流槽、纵向导流槽、遮盖板、压码和压码挂钩的装配图。

图5为图4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横向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纵向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压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压码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的水槽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结构支架主体,11-立柱,12-横向钢梁,13-纵向钢梁,2-光伏支架棚顶,21-横向导流槽,211-扣槽,22-纵向导流槽,221-导流坡,23-遮盖板,23a-光伏板,23b-踏板,24-压码,25-压码挂钩,251-扣钩,26-水槽固定件,261-底板,262-支托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的光伏支架棚顶结构,包括钢结构支架主体1以及覆盖所述钢结构主体顶面的光伏支架棚顶2。

在本实施例中,钢结构支架主体1包括多根立柱11、搭接于两立柱11之间的横向钢梁12以及搭接于两横向钢梁12之间的纵向钢梁1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排列于钢结构支架中轴线上的立柱11与两侧立柱11具有高度差从而使其两侧的横向钢梁12两侧倾斜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光伏支架棚顶2两侧形成斜面形结构以配合横向钢梁12的延伸方向,该光伏支架棚顶2包括多道横向延伸并承托安装于钢结构支架主体1上的横向导流槽21、多道纵向延伸并承托安装于横向导流槽21上的纵向导流槽22、多块纵横排列并承托安装于纵向导流槽22上的遮盖板23、连接纵向钢梁13与横向导流槽21的水槽固定件26、压码24以及压码挂钩25。具体地,横向导流槽21通过水槽固定件26搭接于钢结构支架主体1的两纵向钢梁13之间,纵向导流槽22搭接于两横向导流槽21之间,遮盖板23搭接于两纵向导流槽22之间。此外,横向导流槽21上侧开口并正对相邻遮盖板23的横向间隙,所述纵向导流槽22上侧开口并正对相邻遮盖板23的纵向间隙,该纵向导流槽22两端还分别延伸至两侧横向导流槽21内。利用上述结构纵向导流槽22收集相邻遮盖板23的纵向间隙上漏下的雨水,并由纵向导流槽22导流至横向导流槽21中排出,同时利用横向导流槽21收集相邻遮盖板23的横向间隙上漏下的雨水,通过上述方式把各遮盖板23间隙中的雨水收集实现防水引流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横向导流槽21呈分段式结构,并且排列于同一直线上的横向导流槽21首尾叠放连接,此外横向导流槽21的两侧壁呈对称的斜面结构。由于厂房钢结构的横向跨度较大,横向导流槽21采用分段式结构可保障其满足上述情况,并且其采用首尾叠放的连接方式既可简化安装效率。同时横向导流槽21采用斜面结构的侧壁可便于进行叠放式连接安装,当两道横向导流槽21首尾叠放时处于下侧的横向导流槽21的两侧壁可受斜面结构引导张开从而使两横向导流槽21叠合处紧密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固定件26包括与光伏支架棚顶2螺栓连接的底板261以及配合横向导流槽21的支托部262,即支托部262的两侧板同样为对称的斜面结构并且与横向导流槽21配合。可利用水槽固定件26连接横向导流槽21与钢结构主体,此外当横向导流槽21承托在支托部262时两侧壁可受斜面结构引导张开从而使两者紧密接触提高装配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纵向导流槽22两侧分别承托于两纵向相邻的横向导流槽21上,并且该纵向导流槽22两端向下折弯形成导流坡221,所述导流坡221延伸至横向导流槽21内,利用上述结构可引导纵向导流槽22向横向导流槽21内排水并防止水流沿纵向导流槽22底面渗透。

横向导流槽21两侧壁上边缘成形有扣槽211,在本实施例中扣槽211的横截面呈倒u形结构,从而利用扣槽211形成用于承托纵向导流槽22的平台。压码24与压码挂钩25之间通过连接螺栓上下连接,其中所述压码24压紧遮盖板23表面,所述压码挂钩25两侧成形有配合扣槽211的扣钩251。通过压码24与压码挂钩25配合将遮盖板23、纵向导流槽22和横向导流槽21同时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遮盖板23包括有光伏板23a和踏板23b,其中光伏板23a铺设于光伏支架棚顶2的顶面上构成其棚顶面的主体,踏板23b拼接构成多条维护通道,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各维护通道之间的间隔不超过6m。由于光伏板23a的结构相对比较脆弱,难以直接支撑维修和施工人员的体重,利用踏板23b组成的维护通道可在维修和施工时为相关人员提供站立平台以及移动的通道。维护通道之间的间隔不超过6m可保障维护时工作人员可直接对各光伏板23a进行相关维护工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踏板23b上表面还可以预装导轨,可于导轨上滑动连接自动清洗机用于清洗光伏板23a。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