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圆柱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58009发布日期:2018-09-18 17:2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圆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震损后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的专利,其申请号为201720463230.0,申请日为2017.04.27,授权公告号CN206693664U,授权公告日2017.12.01,该装置包括垂直连接的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且其连接处形成节点核心区,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左右侧壁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所述节点核心区处的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前后侧壁分别粘贴有若干层长条形的第一碳纤维布,所述第一碳纤维布沿所钢筋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伸展且其两端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对应的前侧壁或后侧壁粘贴,所述节点核心区附近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上下侧壁分别粘贴有若干层长条形的第二碳纤维布,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延伸至所述型钢混凝土柱后竖直向上或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粘贴,所述型钢混凝土柱上设置有用于锚固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的若干碳纤维布箍一,所述钢筋混凝土梁上设置有用于锚固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和/或第二碳纤维布的碳纤维布箍二。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加固作用不明显,且操作困难,不利于大面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即加固效果欠佳、操作困难,提供一种利用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圆柱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利用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圆柱的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圆柱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未加固的混凝土圆柱卸载荷,操作人员卸去待加固的混凝土圆柱上的负载;

步骤二:未加固的混凝土圆柱表面处理,操作人员使用清水冲洗混凝土圆柱,将混凝土圆柱表面的灰浆去除,消除混凝土圆柱表面的破损物,再使用环氧砂浆修补破损的混凝土圆柱,确保混凝土圆柱表面平整,同时确保混凝土圆柱不吸收水份;

步骤三:调制粘结胶,操作人员将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与40重量份的固化剂搅拌均匀生成粘结胶,留以待用;

步骤四:混凝土圆柱表面涂抹底层胶,操作人员使用涂刷将树脂涂刷在混凝土圆柱表面上,形成底层胶,确保树脂覆盖在混凝土圆柱表面凉成胶冻状,留以待用;

步骤五:底层胶表面涂抹找平胶,操作人员使用涂刷将树脂涂刷在底层胶表面上,形成找平胶,确保树脂覆盖在底层胶表面凉成胶冻状,留以待用,找平胶使混凝土圆柱表面平整;

步骤六:找平胶表面涂抹粘结胶,操作人员使用涂刷将步骤三中的粘结胶涂刷在找平胶表面上,确保粘结胶覆盖在找平胶表面凉成胶冻状,留以待用;

步骤七:纤维布预处理,所述纤维布采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规格为300g/m2,厚度为0.167mm,操作人员将纤维布裁剪成长条状的缠绕带,然后将缠绕带浸泡在步骤三中的粘结胶中,留以待用;

步骤八:缠绕缠绕带,操作人员将步骤七中浸泡的一根缠绕带从步骤六中待加固混凝土圆柱根部顺时针间隔缠绕到待加固混凝土圆柱顶部,确保缠绕带与粘结胶之间无缝隙无气泡,确保缠绕带无褶皱光滑贴在粘结胶上,操作人员将步骤七中浸泡的另一根缠绕带从步骤六中待加固混凝土圆柱根部逆时针间隔缠绕到待加固混凝土圆柱顶部,确保缠绕带与粘结胶之间无缝隙无气泡,确保缠绕带无褶皱光滑贴在粘结胶上;

步骤九:加装套毂,操作人员将若干环状套毂套在步骤八的混凝土圆柱上,确保混凝土圆柱的两端头以及顺时针旋转缠绕带与逆时针缠绕带的交接处的各水平面上都套有套毂,所述套毂、顺时针缠绕带以及逆时针缠绕带在待加固混凝土表面形成约束体系,约束体系用于避免混凝土圆柱横向变形,提高承载力;

步骤十:涂抹保护层,操作人员使用涂刷在步骤九的混凝土圆柱表面涂刷一层树脂,所述树脂将步骤九中的约束体系完全密封。

本发明工作时,负载压在混凝土圆柱上,混凝土圆柱承载部分负载,约束体系承载剩余的负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约束体系的存在,约束体系在分担混凝土圆柱负载的同时,保护混凝土圆柱,避免混凝土圆柱横向变形过大而损毁,同时提高了混凝土圆柱的承载能力。

所述缠绕带缠绕的间距S与混凝土圆柱的直径D的关系为S≤0.5D,100mm≤S≤250mm,所述缠绕带的宽度b与混凝土圆柱的直径D的关系为0.125D≤b≤0.5D,50mm≤b≤250mm。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圆柱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混凝土圆柱,2缠绕带,3套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为一种利用纤维布加固混凝土圆柱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未加固的混凝土圆柱1卸载荷,操作人员卸去待加固的混凝土圆柱1上的负载;步骤二:未加固的混凝土圆柱1表面处理,操作人员使用清水冲洗混凝土圆柱1,将混凝土圆柱1表面的灰浆去除,消除混凝土圆柱1表面的破损物,再使用环氧砂浆修补破损的混凝土圆柱1,确保混凝土圆柱1表面平整,同时确保混凝土圆柱1不吸收水份;步骤三:调制粘结胶,操作人员将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与40重量份的固化剂搅拌均匀生成粘结胶,留以待用;步骤四:混凝土圆柱1表面涂抹底层胶,操作人员使用涂刷将树脂涂刷在混凝土圆柱1表面上,形成底层胶,确保树脂覆盖在混凝土圆柱1表面凉成胶冻状,留以待用;步骤五:底层胶表面涂抹找平胶,操作人员使用涂刷将树脂涂刷在底层胶表面上,形成找平胶,确保树脂覆盖在底层胶表面凉成胶冻状,留以待用,找平胶使混凝土圆柱1表面平整;步骤六:找平胶表面涂抹粘结胶,操作人员使用涂刷将步骤三中的粘结胶涂刷在找平胶表面上,确保粘结胶覆盖在找平胶表面凉成胶冻状,留以待用;步骤七:纤维布预处理,纤维布采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规格为300g/m2,厚度为0.167mm,操作人员将纤维布裁剪成长条状的缠绕带2,然后将缠绕带2浸泡在步骤三中的粘结胶中,留以待用;步骤八:缠绕缠绕带2,操作人员将步骤七中浸泡的一根缠绕带2从步骤六中待加固混凝土圆柱1根部顺时针间隔缠绕到待加固混凝土圆柱1顶部,确保缠绕带2与粘结胶之间无缝隙无气泡,确保缠绕带2无褶皱光滑贴在粘结胶上,操作人员将步骤七中浸泡的另一根缠绕带2从步骤六中待加固混凝土圆柱1根部逆时针间隔缠绕到待加固混凝土圆柱1顶部,确保缠绕带2与粘结胶之间无缝隙无气泡,确保缠绕带2无褶皱光滑贴在粘结胶上,缠绕带2缠绕的间距S与混凝土圆柱1的直径D的关系为S≤0.5D,100mm≤S≤250mm,缠绕带的宽度b与混凝土圆柱的直径D的关系为0.125D≤b≤0.5D,50mm≤b≤250mm,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圆柱1的承载能力;步骤九:加装套毂3,操作人员将若干环状套毂3套在步骤八的混凝土圆柱1上,确保混凝土圆柱1的两端头以及顺时针旋转缠绕带2与逆时针缠绕带2的交接处的各水平面上都套有套毂3,套毂3、顺时针缠绕带2以及逆时针缠绕带2在待加固混凝土表面形成约束体系,约束体系用于避免混凝土圆柱1横向变形,提高承载力;步骤十:涂抹保护层,操作人员使用涂刷在步骤九的混凝土圆柱1表面涂刷一层树脂,树脂将步骤九中的约束体系完全密封。

工作时,负载压在混凝土圆柱1上,混凝土圆柱1承载部分负载,约束体系承载剩余的负载。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