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砼柱复合木模板的安装拆除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3445发布日期:2018-12-12 00:1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圆形砼柱复合木模板的安装拆除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圆形砼柱复合木模板的安装拆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有许多圆形钢筋砼柱子,对于这些圆形砼柱施工中的模板工程,目前国内主要有定型钢模板、组合钢模板、塑料模板等。定型钢模板在构筑物高度较高时采用,可多次周转且模板变形小,但在建筑物高度较小、模板周转次数少时,就显得费用较高。组合钢模板虽说较为灵活、通用性强,可用于高度较小的圆形建筑物或结构构件中,但其操作性较差,安装繁琐不能满足较为紧张的工期要求,而且浇筑所得圆形砼柱的外观质量较差,圆形砼柱不能达到清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圆形砼柱模板或者费用较高,或者操作性较差,圆形砼柱外观质量较差、不能达到清水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费用较低,操作性及外观质量较好,能达到清水效果的圆形砼柱复合木模板的安装拆除施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圆形砼柱复合木模板的安装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拼装:将半圆形复合木模板拼接成圆形柱模,用加固钢箍将它们束紧;

2)弹线:在圆形柱模的外面弹出垂直度参考线;

3)起吊:竖向起吊,将圆形柱模套在已绑扎完成的钢筋笼外面,圆形柱模的下端置于地面上,校正圆形柱模的垂直度和轴线位置;

4)定位与固定:在圆形柱模下端的外围地面上固定定位件对圆形柱模下端定位,在支模架之间搭设扶持圆形柱模的“井”字形钢管架对圆形柱模固定;

5)浇筑后拆除: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先后依序拆除定位件和“井”字形钢管架、加固钢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分离;

6)吊离圆形柱模:用加固钢箍将半圆形复合木模板束缚,竖向起吊将圆形柱模吊离圆形砼柱。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1)步中的拼接是将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一个边缘沿着长度方向制出嵌槽、另一个边缘沿着长度方向制出凸缘,将一个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凸缘嵌装在另一个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嵌槽中;长度方向上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为至少两个时,拼接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在长度方向要错开至少50cm;所述第1)步中束紧用的加固钢箍平均间距为30±5cm,拼接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在长度方向错开的位置间距加密至10±2cm。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实施所述第1)步的拼装时,在底面上放置架空木楞,先将下部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朝上放平,再拼接上部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拼接后从架空木楞之间穿设并束紧加固钢箍。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实施第1)步的拼装时用不少于4条加固板搭接在长度方向邻接的两段半圆形复合木模板上;实施第5)的浇筑后拆除时将加固板拆除;实施第6)的吊离圆形柱模时再将加固板固定在邻接在两段半圆形复合木模板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在圆形柱模端部打两个孔,并在孔内穿好铁丝。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实施所述第2)步的弹线时,用“十”字形架的横杆两端对准圆形柱模端面上两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拼接缝并与圆形柱模的外表面对齐,“十”字形架的竖杆对应的圆形柱模的端面上画好标志点,再以圆形柱模两端的标志点为依据,用墨线盒在圆形柱模外侧立面上弹出一条贯穿圆柱模长度方向的垂直度参考线;所述“十”字形架的横杆、竖杆的长度与圆形柱模的外径相等,所述“十”字形架的横杆、竖杆再起中点处垂直并固定。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定位件是用钉在下部混凝土里面的水泥钉固定在地面上的两层加固板或木楞。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井”字形钢管架包括上、中、下三道;当柱子高度大于5m时,所述的“井”字形钢管架不少于4道,且间距不大于1.8m。

本发明用半圆形复合木模板拼接成圆形柱模,费用较低,操作性及外观质量较好,能达到清水效果。

本发明应用面广,施工安全质量可靠,适用于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圆形现浇砼结构施工。

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圆形结构模板制作完成,模板不用起吊,在地面上搭设操作架便可组装,组装完成后用8-25t吊车或塔吊直接吊起到安装位置便可安装,而且操作简单,操作工人能很快的熟练掌握此方法。

本发明可节省大量的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施工过程中利用圆形模板的整体刚度,不用设置背撑,只需要简单的固定措施就可以完成支模架搭设。

本发明中的圆形模板拆除后可多次周转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端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一个边缘设嵌槽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另一个边缘设凸缘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将半圆形复合木模板拼接成圆形柱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十”字形架在圆形柱模的端面上画标志点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将半圆形复合木模板拼接成圆形柱模并用加固钢箍将圆形柱模束紧的侧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用“井”字形钢管架对圆形柱模固定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定位件对圆形柱模下端定位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半圆形复合木模板,11-嵌槽,12-凸缘;

02-圆形柱模;

03-加固钢箍;

04-定位件;

05-加固板;

06-“十”字形架;

07-拼接缝;

08-“井”字形钢管架;

l-拼接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在长度方向的错开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8所示使出了本发明圆形砼柱复合木模板的安装拆除施工方法中相关步骤的示意图,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拼装:将图1所示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01(如木胶合板模板)拼接成如图4所示的圆形柱模02,如图6所示用加固钢箍03将它们束紧;

2)弹线:在圆形柱模的外面弹出垂直度参考线;

3)起吊:竖向起吊,将圆形柱模02套在已绑扎完成的钢筋笼(图中未示)外面,圆形柱模的下端置于地面上,校正圆形柱模的垂直度和轴线位置;

4)定位与固定:如图8所示在圆形柱模02下端的外围地面上固定定位件04对圆形柱模下端定位,如图7所示在支模架(图中未示)之间搭设扶持圆形柱模的“井”字形钢管架08对圆形柱模固定;

5)浇筑后拆除: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先后依序拆除定位件04和“井”字形钢管架08、加固钢箍03,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分离;

6)吊离圆形柱模:用加固钢箍03将半圆形复合木模板束缚,竖向起吊将圆形柱模吊离圆形砼柱;此时加固钢箍对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束缚以不完全拧紧加固钢箍且加固钢箍不从圆形砼柱滑脱为度。

作为优选,如图1-4所示,第1)步中的拼接是将图1所示半圆形复合木模板01的一个边缘沿着长度方向制出图2所示的嵌槽11、另一个边缘沿着长度方向制出图3所示的凸缘12,将一个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凸缘嵌装在另一个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嵌槽中即可构成图3所示截面呈封闭形状的圆形柱模02;如图6所示,长度方向上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为至少两个时,拼接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在长度方向的错开距离l至少50cm,端部未构成圆形柱模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适当予以裁除;

第1)步中束紧用的加固钢箍平均间距为30±5cm,拼接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在长度方向错开的位置间距加密至10±2cm。

作为优选,实施第1)步的拼装时,在底面上放置架空木楞,先将下部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朝上放平,再拼接上部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拼接后从架空木楞之间穿设并束紧加固钢箍。

作为优选,实施第1)步的拼装时用不少于4条加固板05搭接在长度方向邻接的两段半圆形复合木模板上,由于加固板较厚、加固钢箍较薄,加固板位于加固钢箍外侧不影响加固钢箍对圆形柱模的束紧以及加固板对邻接的两段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连接加强,为了确保长度方向邻接的两段半圆形复合木模板对接整齐、不留缝隙,避免浇筑时漏浆,在长度方向邻接的两段半圆形复合木模板对接的部位采用搭接;实施第5)的浇筑后拆除时将加固板拆除;实施第6)的吊离圆形柱模时再将加固板固定在邻接在两段半圆形复合木模板上。

作为优选,在圆形柱模端部打两个孔,并在孔内穿好铁丝,用于起吊。

作为优选,实施第2)步的弹线时,用“十”字形架06的横杆两端对准圆形柱模端面上两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拼接缝07并与圆形柱模的外表面对齐,“十”字形架的竖杆对应的圆形柱模的端面上画好标志点,再以圆形柱模两端的标志点为依据,用墨线盒在圆形柱模外侧立面上弹出一条贯穿圆柱模长度方向的垂直度参考线;“十”字形架的横杆、竖杆的长度与圆形柱模的外径相等,所述“十”字形架的横杆、竖杆再起中点处垂直并固定。

作为优选,定位件是用钉在下部混凝土里面的水泥钉固定在地面上的两层加固板或木楞。

作为优选,的“井”字形钢管架包括上、中、下三道;当柱子高度大于5m时,的“井”字形钢管架不少于4道,且间距不大于1.8m。

以下通过圆形砼柱的具体的施工安排与过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模板采购

因为每个工程的圆柱规格、数量不同,在采购模板时,首先要计算工程所需模板的数量和与之配套的加固钢箍数量,再根据施工整体署,合理划分施工段,详细计算每个施工段内所需模板的数量。在采购时要适当考虑模板的损耗量。

模板拼装

模板拼装在平整的地面进行,两人一组,将两个复合木模板扣合在一起,采用加固钢箍束紧。拼装时,先将下部的模板朝上放平,下部用木楞架空,另一半盖在上面,令凸缘嵌入嵌槽,长度方向上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为至少两个时,拼接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在长度方向要错开至少50cm,端部未构成圆形柱模的半圆形复合木模板适当予以裁除。

遇到有梁柱一体的支模安装时,按照横梁的接口的尺寸大小对复合木模板进行裁切操作,因为是木制材质,现场木工用手锯即可操作。

拼装时,两人一组,站在模板两侧,将上部的半圆模板盖在上面后,加固钢箍包在圆形柱模的外面,从圆形柱模的一端往另一端逐步安装钢带。可用卷尺在圆形柱模外壁按一定的间距测量后用记号笔做标记,用锤子在标记处钉钉,平均间距为30cm,圆形柱模一周共钉三个钉子。以三个标记钉子为参照,将加固钢箍水平安装,两人一组,一人负责钢箍的水平,另一人专门拧螺丝,加固钢箍用电动扳手扭紧,所有螺丝的松紧度要保持一致。模板错缝拼位置局部加密至10cm一道。

为了防止拼好的圆形柱模吊运过程中散架,在两段模板交接部位用50cm长、6cm宽的模板条作为加固板进行加固,如将模板条钉在两段模板上。

为了吊运方便,在圆形柱模端部用钻头打两个孔,并在孔内穿好12#铁丝,用于塔吊起吊时挂钩。

钢筋笼绑扎

3.1放样

基础筏板浇筑完成后,采用全站仪在基础面上弹出轴线和柱子的边线,用于控制钢筋笼和模板的位置。

支模架的搭设

在柱子定位放线完成后可以搭设支模架。支模架搭设时根据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支模架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搭设,支模架搭设时,事先考虑好柱、梁、板的位置和相交处连接问题。

钢筋绑扎

绑扎柱子钢筋笼的钢筋时两人一组,可以利用支模架进行操作,操作时系好保险带,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把钢筋笼竖起来。钢绑扎完成后进行预埋件的埋设。

模板安装

4.1为了圆形柱模在安装时保持垂直,首先要在圆形柱模的两个端部画出“十”字定位线,画“十”字定位线采用“十”字形架,“十”字形架的横杆、竖杆的长度与圆形柱模的外径相等,参见图5。画线时,“十”字形架横杆两端对准两层模板的拼接缝并与圆形柱模的外表面对齐,竖杆与其垂直,在圆形柱模端面上画好标志点,再以圆形柱模两端的标志点为依据,用墨线盒在圆形柱模外侧立面上弹出一条贯穿圆形柱模长度方向的垂直度参考线。因横杆可以用模板的拼接缝作为垂直度参考线,所以只需要在圆形柱模外立面的竖杆弹出对称的两条垂直线即可。

柱子钢筋绑扎完成,进行钢筋验收,安装模板前用清水对钢筋笼内垃圾进行清洗。圆形柱模验收合格后就可安装圆形柱模。圆形柱模用塔吊吊运,吊到钢筋笼的上方,直接套在钢筋笼的外面。在圆形柱模接触到地面前,在下面的两个人要根据地面上的轴线位置把柱圆形柱模适当旋转,使圆形柱模上的垂直度参考线与地面上的轴线对齐,方便用线垂测量垂直度。

圆形柱模套到钢筋笼的底部后,用线垂采用平行线投点法检查圆形柱模垂直度并将圆形柱模校正,使其满足规范要求,发生偏位或不垂直时用铁锤轻轻敲打调整。定位后,在地面上用两层模板条或40*60mm的木楞作为定位件进行定位,两层模板用水泥钉钉在下部的混凝土里面,柱子的四个面都要设置固定板,防止柱子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跑位。

在支模架之间搭设扶持圆形柱模的“井”字形钢管架对圆形柱模固定;“井”字形钢管架采用钢管、扣件连接在支模架上,形成一个“井”字形水平箍并从圆形柱模四面扶持圆形柱模,“井”字形钢管架分为上、中、下三道,当柱子高度大于5m时,“井”字形钢管架不少于4道,且间距不大于1.8m。“井”字形钢管架在固定前要测量好垂直度,发生偏位或不垂直时用铁锤轻轻敲打调整,调整完后再次复测,合格后拧紧“井”字架的钢管扣件。

混凝土浇筑

圆形柱模安装完成后就可以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柱子高于7m时分两段浇筑,相邻两段浇筑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为了不使混凝土下落时发生离析现象,泵车的泵管应伸入到圆形柱模内,并保证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小于2m,如泵管不能伸入圆形柱模内,应采用串筒分段浇筑且振捣密实。

模板拆除

圆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静止养护,当平均温度大于20度时,静止养护2天,当平均温度小于20度时,静止养护4天。

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掉“井”字架,再卸掉加固板、加固钢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分离。

为了让拆下来的模板不散架,两截模板之间的加固板要用钉子钉回去。并把加固钢箍安装回去,但此时,加固钢箍对半圆形复合木模板的束缚以不完全拧紧加固钢箍且加固钢箍不从圆形砼柱滑脱为度,避免模板抱紧在圆柱混凝土上。模板拆下来后用塔吊吊走,柱子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7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