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屋面自能免维修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81238发布日期:2018-12-22 09:2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屋面自能免维修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屋面自能免维修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之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从茅草屋搬进了混凝土房屋;防水工程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困扰人类多年的屋顶漏水问题,现代的防水工程技术已形成完备的体系,包含了多种防水系统,适用于不同的防水情况。

目前,公告号为cn10474680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防水屋面系统,其屋面主体钢结构上分别平铺架设两层龙骨,底部龙骨为卷材屋面钢龙骨,上部龙骨为金属直立锁边屋面钢龙骨,所述卷材屋面钢龙骨和金属直立锁边屋面钢龙骨之间设有支撑立柱使所述两层龙骨之间上下隔离;所述卷材屋面钢龙骨上自下而上分别固定铺设钢底板,隔汽层、保温层和卷材防水层;所述金属直立锁边屋面钢龙骨上固定直立锁边板连接件,金属直立锁边板通过所述直立锁边板连接件铺设在所述金属直立锁边屋面钢龙骨上;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屋面主体钢结构上,且其穿透所述卷材防水层的表面做卷材上翻覆盖。

上述技术方案中,刚性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形成了双层防护,以此提高防水性能。当上述方案中,卷材防水层位于最上层,其强度和韧性容易使其在防水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受损,而卷材受损后缺乏柔性层形成二次防护,仅凭刚性防护层起到的防水作用无法确保长时间的防护,降低了防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屋面自能免维修防水系统,带有多层防护,延长防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屋面自能免维修防水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基层,所述基层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涂料层、第一卷材层、混凝土找坡层、保温隔热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第二涂料层、第二卷材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由钢筋混凝土基层,所述基层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涂料层、第一卷材层、混凝土找坡层、保温隔热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第二涂料层、第二卷材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组成的防水系统,由于其中包含了两层涂料层和卷材层,形成了两层柔性防水层,起到双重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防水系统的防水能力,延长了防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卷材层和所述第二卷材层均采用高分子自粘卷材,所述高分子自粘卷材包括高分子片材、无纺布和隔离膜,所述高分子片材与无纺布之间、所述无纺布与隔离膜之间均填充有自粘胶料;所述高分子片材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

高密度聚乙烯45%-50%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10%

聚烯烃弹性体6%-10%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7%-8%

粘合树脂5%-7%

轻质碳酸钙20%-25%

钛白粉3%-5%

烷基化二苯胺0.5%-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改性剂、轻质碳酸钙、钛白粉和抗氧剂制成高分子片材,再将高分子片材和织物以及隔离膜复合,以此形成高分子自粘卷材,其中,高密度聚乙烯占比最高,使得高分子自粘卷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韧性;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加入则提高了高分子自粘卷材的强度和撕裂强度,再加入改性剂提高高分子自粘卷材的性能,从而使得高分子自粘卷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进一步防水系统的防水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纺布含有丙纶纤维、涤纶纤维、聚烯烃纤维和氨纶纤维,所述丙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所述聚烯烃纤维和所述氨纶纤维依次排列分布且相互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丙纶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和聚烯烃纤维作为无纺布的原材料,丙纶纤维和氨纶纤维吸湿性差、弹性好,提高了织物的防水性和韧性;涤纶纤维强度高、耐冲击性好、耐光性强,提高了织物的强度和耐晒性;聚烯烃纤维是由烯烃聚合成的线性大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性性好等特点,进一步提高了织物的强度;并将丙纶纤维、涤纶纤维、聚烯烃纤维和氨纶纤维有序排列制成无纺布,使得无纺布中,纤维之间的缝隙被极大缩小,消除了水滴渗透无纺布的可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分子自粘卷材的防渗透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分子片材一侧边缘开设有条形槽,另一侧固定有与相邻高分子片材上的条形槽卡接的凸棱,所述凸棱内嵌设有第一磁条,所述条形槽内固定有与所述第一磁条磁性相吸的第二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高分子片材两侧分别设置条形槽和凸棱,利用凸棱与条形槽的卡接实现相邻高分子片材之间的无缝拼接,并在凸棱内嵌设第一磁条,在条形槽内固定第二磁条,利用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之间的吸引力加强凸棱与条形槽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相邻高分子片材相互紧贴,减小了相邻高分子片材之间的缝隙,从而提高高分子自粘卷材之间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分子片材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多道v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高分子片材上下两侧表面均开设v形槽,v形槽的设置增加了高分子片材与混凝土等接触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高分子自粘卷材的牢固度;还促进了自粘胶料与高分子片材之间的粘接,提高了高分子自粘卷材自身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延长高分子自粘卷材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膜包括聚酯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聚酯薄膜作为隔离膜,聚酯薄膜具有耐高温、耐穿刺和耐摩擦等特性,聚酯薄膜的复合使得高分子自粘卷材的耐高温性能得以提高,避免了高分子自粘卷材在夏季受地表温度影响而降低防水性能;还增加了高分子自粘卷材的强度,提高了高分子自粘卷材的耐穿刺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涂料层和所述第二涂料层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且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内掺有增粘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一种改性后的沥青涂料,适合用于封堵裂缝,而增粘树脂的加入,一方面为涂料带来了良好的弹性和伸缩性,使得涂料更加适应裂缝的后续变化和发展,实现自我修复的功能;另一方面,增粘树脂稳定性较高且粘度较大,能够赋予涂料较强的粘结性,从而使得涂料能够适应高分子自粘卷材之间出现的裂缝,防止裂缝渗水,进一步提高防水系统的防水能力。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屋面自能免维修防水系统施工方法,将上述防水系统施工完成,提供长久的防水能力。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屋面自能免维修防水系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基层处理:清扫基层表面,填补缺陷,风干;

s2涂刷涂料:加热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至可施工状态,喷涂、刮涂涂料,将涂料完全覆盖基层表面,形成第一涂料层;

s3节点强化:检查第一涂料层表面,将屋面不规则或不平整的角落用剪裁好的高分子自粘卷材填充,使得高分子自粘卷材粘接在第一涂料层上;

s4铺设第一层卷材: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冷却前将高分子自粘卷材铺贴在第一涂料层表面,并将相邻的高分子自粘卷材之间的所述凸棱与所述条形槽卡紧,再将各角落用裁剪后的高分子自粘卷材二次覆盖,形成全面覆盖的第一卷材层;

s5铺设混凝土找坡层:将泡沫混凝土分段摊铺在第一卷材层表面,养护一周;

s6铺设保温隔热层:将保温板裁剪后铺设在混凝土找坡层上,确保全面覆盖,并将保温板拼接处用防水胶粘接密封;

s7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将保温隔热层清理干净并保持湿润,在将水泥砂浆铺设在保温隔热层上,洒水养护一周;

s8铺设第二道防护:重复s2、s3、s4形成第二涂料层和第二卷材层;

s9铺设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支好分格缝木模,分格浇筑细石混凝土并保持上表面平整,初凝后及时取出分格缝木模,终凝前用铁抹子压光,最后养护一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1基层处理起到清理作用;s2涂刷涂料将涂料完全覆盖在基层表面;s3节点强化消除了防水漏洞;s4铺设第一层卷材为防水系统提供了防水保障;s5铺设混凝土找坡层将水分引导,提高了疏水能力;s6铺设保温隔热层起到保温作用,减小温度变化对防水系统的影响;s7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为上层防水奠定基础;s8铺设第二道防护形成了双重防护;s9铺设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形成了顶层保护,将防水系统的各层结构铺设完成,从而提供长久的防水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步骤s4中,相邻的高分子自粘卷材拼接后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覆在相邻的高分子自粘卷材之间,利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良好的粘度相邻的高分子自粘卷材之间的缝隙密封,且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涂料层中的涂料融合,其弹性和伸缩性使得涂料能够适应卷材之间缝隙的变化,防止缝隙渗水,进一步提高高分子自粘卷材的防水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可选步骤s10试验验收:在屋面上划分试验区并砌墙隔离,在试验区内倒入清水并使水深在25厘米之上,闭水72小时,每两小时记录水位变化以及漏水情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步骤s10试验验收,利用试验检验防水能力,并设置不同的试验区进行试验,及时检测出防水薄弱处,以便加固,确保防水系统的全面保障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由钢筋混凝土基层,所述基层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涂料层、第一卷材层、混凝土找坡层、保温隔热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第二涂料层、第二卷材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组成的防水系统,由于其中包含了两层涂料层和卷材层,形成了两层柔性防水层,起到双重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防水系统的防水能力,延长了防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在高分子片材两侧分别设置条形槽和凸棱,利用凸棱与条形槽的卡接实现相邻高分子片材之间的无缝拼接,并在凸棱内嵌设第一磁条,在条形槽内固定第二磁条,利用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之间的吸引力加强凸棱与条形槽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相邻高分子片材相互紧贴,减小了相邻高分子片材之间的缝隙,从而提高高分子自粘卷材之间的防水性能;

3、本发明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覆在相邻的高分子自粘卷材之间,利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良好的粘度相邻的高分子自粘卷材之间的缝隙密封,且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涂料层中的涂料融合,其弹性和伸缩性使得涂料能够适应卷材之间缝隙的变化,防止缝隙渗水,进一步提高高分子自粘卷材的防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高分子自粘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无纺布的纤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高分子片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第一涂料层;3、第一卷材层;4、混凝土找坡层;5、保温隔热层;6、水泥砂浆找平层;7、第二涂料层;8、第二卷材层;9、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1、高分子片材;111、v形槽;112、条形槽;113、凸棱;114、第一磁条;115、第二磁条;12、无纺布;121、丙纶纤维;122、涤纶纤维;123、氨纶纤维;124、聚烯烃纤维;13、隔离膜;14、自粘胶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平屋面自能免维修防水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基层,所述基层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涂料层、第一卷材层、混凝土找坡层、保温隔热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第二涂料层、第二卷材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其中,第一涂料层和第二涂料层均由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覆而成,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一种改性后的沥青涂料,适合用于封堵裂缝,而增粘树脂的加入,一方面为涂料带来了良好的弹性和伸缩性,使得涂料更加适应裂缝的后续变化和发展,实现自我修复的功能;另一方面,增粘树脂稳定性较高且粘度较大,能够赋予涂料较强的粘结性,从而使得涂料能够适应高分子自粘卷材中出现的裂缝,防止裂缝渗水,进一步提高防水系统的防水能力。

第一卷材层和第二卷材层均由高分子自粘卷材铺设而成。结合图2所示,高分子自粘卷材包括依次排列分布的高分子片材、无纺布和隔离膜。高分子片材与无纺布之间以及无纺布与隔离膜之间均填充有自粘胶料。高分子片材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多道v形槽,v形槽截面呈v形,其长度方向与高分子片材的宽度方向一致,且多道v形槽沿高分子片材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分布。v形槽的设置增加了高分子片材与混凝土等接触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高分子自粘卷材的牢固度;还促进了自粘胶料与高分子片材之间的粘接,提高了高分子自粘卷材自身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得高分子自粘卷材的性能得以长时间使用。

本实施例中,高分子片材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混合制成:

高密度聚乙烯45%-50%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10%

聚烯烃弹性体6%-10%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7%-8%

粘合树脂5%-7%

轻质碳酸钙20%-25%

钛白粉3%-5%

烷基化二苯胺0.5%-1%。

高分子片材的原料,一般以聚乙烯作为主要原料。根据聚合方法、分子量高低、链结构之不同,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密度较低、材质最软,不符合生产高分子自粘卷材的要求。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硬度、拉伸强度和蠕变性优于低密度聚乙烯,是常见的片材原料。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相比,具有较高的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有强度大、韧性好、刚性大、耐热、耐寒性好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耐冲击强度和撕裂强度等性能。如表1所示,采用不同密度和占比的聚乙烯,制成的片材的力学性能存在差异。

表1:不同密度和占比的聚乙烯制成的片材的力学性能

由表1可得,随着高密度聚乙烯的占比逐渐升高,片材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片材的撕裂强度逐渐减小。结合国家标准,聚乙烯制成的高分子片材应具有大于等于16mpa的拉伸强度,且撕裂强度应大于60kn/m。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选取高密度聚乙烯的占比为45%-5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占比为5%-10%的区间,使得片材具有较国家标准更高的拉伸强度并达到撕拉强度的标准,从而确保高分子自粘卷材具有良好的强度。

本实施中,隔离膜采用聚酯薄膜,聚酯薄膜具有耐高温、耐穿刺和耐摩擦等特性,聚酯薄膜的复合使得高分子自粘卷材的耐高温性能得以提高,避免了高分子自粘卷材在夏季受地表温度影响而降低防水性能;还增加了高分子自粘卷材的强度,提高了高分子自粘卷材的耐穿刺性能。

如图3所示,无纺布由丙纶纤维、涤纶纤维、氨纶纤维和聚烯烃纤维四种纤维混合粘结而成,四种纤维有序排列且相互粘接,以此缩小纤维之间的缝隙,消除水滴渗透无纺布的可能。且丙纶纤维吸湿性差,提高了无纺布的防水性;涤纶纤维强度高、耐冲击性好、耐光性强,提高了无纺布的强度和耐晒性;聚烯烃纤维是由烯烃聚合成的线性大分子构成的合成纤维,强度很高,耐磨性能良好,聚烯烃纤维还具有较强的抗阳光和耐气候能力,且聚烯烃纤维几乎是全疏水性,使得无纺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防水性,从而起到防渗透功能,提高高分子自粘卷材的防水性能;氨纶纤维弹性好,且具有良好的耐光和耐磨性能,其加入提高了无纺布的韧性和耐磨性。

如图4所示,高分子片材两侧边缘上分别设有条形槽和凸棱,条形槽和凸棱的长度方向均与高分子片材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凸棱内嵌设有第一磁条,条形槽内壁上粘接第二磁条。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均带有磁性,且二者磁性相吸。相邻的高分子片材之间通过凸棱与条形槽的卡接实现连接,且凸棱与条形槽之间还涂覆有防水胶,以此加强连接。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之间的吸引力加强了凸棱与条形槽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相邻高分子片材相互紧贴、无缝拼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卷材之间的防水性能。

实施例2:一种平屋面自能免维修防水系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基层处理:清扫基层表面,填补缺陷,风干;

s2涂刷涂料:加热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至可施工状态,喷涂、刮涂涂料,将涂料完全覆盖基层表面,形成第一涂料层;

s3节点强化:检查第一涂料层表面,将屋面不规则或不平整的角落用剪裁好的高分子自粘卷材填充,使得高分子自粘卷材粘接在第一涂料层上;

s4铺设第一层卷材: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冷却前将高分子自粘卷材铺贴在第一涂料层表面,并将相邻的高分子自粘卷材之间的凸棱与条形槽卡紧,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密封,再将各角落用裁剪后的高分子自粘卷材二次覆盖,形成全面覆盖的第一卷材层;

s5铺设混凝土找坡层:将泡沫混凝土分段摊铺在第一卷材层表面,养护一周;

s6铺设保温隔热层:将保温板裁剪后铺设在混凝土找坡层上,确保全面覆盖,并将保温板拼接处用防水胶粘接密封;

s7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将保温隔热层清理干净并保持湿润,在将水泥砂浆铺设在保温隔热层上,洒水养护一周;

s8铺设第二道防护:重复s2、s3、s4形成第二涂料层和第二卷材层;

s9铺设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支好分格缝木模,分格浇筑细石混凝土并保持上表面平整,初凝后及时取出分格缝木模,终凝前用铁抹子压光,最后养护一周。

s10试验验收:在屋面上划分试验区并砌墙隔离,在试验区内倒入清水并使水深在25厘米之上,闭水72小时,每两小时记录水位变化以及漏水情况。

上述步骤中,s1基层处理起到清理作用;s2涂刷涂料将涂料完全覆盖在基层表面;s3节点强化消除了防水漏洞;s4铺设第一层卷材为防水系统提供了防水保障;s5铺设混凝土找坡层将水分引导,提高了疏水能力;s6铺设保温隔热层起到保温作用,减小温度变化对防水系统的影响;s7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为上层防水奠定基础;s8铺设第二道防护形成了双重防护;s9铺设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形成了顶层保护,将防水系统的各层结构铺设完成,从而提供长久的防水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