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1239发布日期:2018-12-22 09:2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条切角机、木条钻孔机、木条开槽机等木材加工设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成批木条进行切角、钻孔、割槽等加工处理,加工处理后的木条可用于拼装各类木质产品—如相框、门窗边框等。为保证同批次木条加工的一致性,通常采用人工摆放方式将同一批次中的各木条的待加工面按同一方向摆放,然后将按同一方向摆放的木条依次送入木材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处理。采用人工摆放方式进行上料,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木条能自动依次单根排列上料的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倾斜设置有堆料板,堆料板的输入端高于堆料板的输出端;在位于堆料板的输出端处的机架上倾斜设置有链板式输送装置,链板式输送装置的输出端高于链板式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且链板式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能承接从堆料板的输出端输出的木条。所述的链板式输送装置的结构包括:链板式输送带和双链传动,双链传动的驱动轴由驱动装置驱动,链板式输送带由若干依次排列设置于双链传动上的链板构成,在每个链板上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能搁置单根木条的搁置平台。

进一步地,前述的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其中,链板式输送装置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70°~85°,堆料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50°。

进一步地,前述的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其中,链板式输送装置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80°时最佳,堆料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5°时最佳。

进一步地,前述的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其中,每个链板下段均向外弯折形成搁置木条的平台,然后再向内倾斜弯折形成支承平台的支承板,平台与支承板构成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形状的搁置平台。

进一步地,前述的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其中,每个链板上段均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引导板,第一引导板与平台之间构成容纳单根木条的容纳槽。

进一步地,前述的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其中,平台与支承板之间的夹角β为20°~60°;第一引导板与链板之间的夹角β’为120°~140°。

进一步地,前述的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其中,平台与支承板之间的夹角β为40°时最佳;第一引导板与链板之间的夹角β’为130°时最佳。

进一步地,前述的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其中,在每个第一引导板顶部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向外伸出的凸块,各凸块均匀间隔分布于第一引导板顶部;在链板式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二引导板,第二引导板上段向链板式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弯折形成第三引导板,在第三堆料板顶部间隔开设有若干凹槽,每个链板的第一引导板运动至第三引导板处时,第一引导板上的各凸块均能从对应各凹槽中穿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链板式输送装置的具体结构设置,以及链板式输送装置与堆料板之间位置设置的配合,从而实现单根木条自动依次顺序排列上料目的,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木条上料机中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链板式输送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引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链板式输送装置与第二引导板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链板式输送装置与堆料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单个链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木条上料机中的排料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倾斜设置有堆料板1,堆料板1的输入端高于堆料板1的输出端。在位于堆料板1的输出端处的机架上倾斜设置有链板式输送装置2,链板式输送装置2的输出端高于链板式输送装置2的输入端,且链板式输送装置2的输入端能承接从堆料板1的输出端输出的木条100。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的链板式输送装置2的结构包括:链板式输送带和双链传动,双链传动为两条并列设置的链传动,两条并列设置的链传动共用同一驱动轴和同一从动轴,双链传动的驱动轴由驱动装置驱动,驱动装置可以采用驱动电机。链板式输送带由若干依次排列设置于双链传动上的链板20构成,链板式输送带在输送过程中各链板20互不干涉,在每个链板20上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能搁置单根木条100的搁置平台21。

工作时,将若干木条100堆积于堆料板1上,各木条1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堆料板1向堆料板1的输出端滑动,滑动至链板式输送装置2的输入端与堆料板1的输出端的衔接处的木条100依次被通过该衔接处的各搁置平台21依次顺序单根带出该衔接处。位于各搁置平台21上的各单根木条100在链板式输送装置2的输送作用下从链板式输送装置2的输出端依次单根输出。

将链板式输送装置2的驱动轴中心线与从动轴中心线构成的平面定义为中心面,则链板式输送装置2的中心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70°~85°,堆料板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50°。

更优选的,链板式输送装置2的中心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80°时最佳;堆料板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5°时最佳。

如图4和图6所示,每个链板20下段均向外弯折形成搁置木条100的平台23,然后再向内倾斜弯折形成支承平台23的支承板24,平台23与支承板24构成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形状的搁置平台21,平台23与支承板24之间的夹角β为20°~60°。每个链板20上段均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引导板22,第一引导板22与平台23之间构成容纳单根木条100的容纳槽。第一引导板22与链板20之间的夹角β’为120°~140°。

更优选地,平台23与支承板24之间的夹角β为40°时最佳;第一引导板22与链板20之间的夹角β为130°时最佳。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每个第一引导板22顶部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向外伸出的凸块23,各凸块23均匀间隔分布于第一引导板22顶部。在链板式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下方竖向设置有第二引导板3,第二引导板3上段向链板式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弯折形成第三引导板31,第三引导板31可以是圆弧状的引导板结构。在第三引导板31顶部间隔开设有若干凹槽32,每个链板20的第一引导板22运动至第三引导板31处时,第一引导板22上的各凸块23均能从对应各凹槽32中穿过,从而使位于第一引导板22与平台23之间的容纳槽中的单根木条100能顺着第一引导板22滑至第三引导板31上,而后顺着第二引导板3滑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链板式输送装置的具体结构设置,以及链板式输送装置与堆料板之间位置设置的配合,从而实现单根木条100自动依次顺序排列上料目的,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使用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