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的新型梁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8476发布日期:2019-01-05 09:4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的新型梁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建材领域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钢结构的新型梁柱。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大多数梁的方向,都与建筑物的横断面一致,柱是建筑物中垂直的主结构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在中国建筑中,横梁直柱,柱阵列负责承托梁架结构及其他部分的重量,如屋檐,在主柱与地基间,常建有柱础。另外,亦有其他较小的柱,不置于地基之上,而是置于梁架上,以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再透过梁架结构,把重量传至主柱之上;梁柱是梁上起柱,即柱底是梁,梁柱为受力柱,如梯柱就是梁柱。传统的钢结构梁柱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稳固性比较差,生产成本高,适用性差,比如不能按照高度叠加使用,不能承受高受力点,不能直接承受受力边也不能直接承受受力面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柱体,柱体为条状长方体形,柱体的内腔固定设有中空管,在柱体的任一最大面上开凿式设有大端接槽,大端接槽依次排列在柱体的任一最大面上,同样位于柱体上设置大端接槽的对侧面中部还开凿式设有小端接槽,小端接槽的深度小于大端接槽的深度,小端接槽口形为矩形且小端接槽口形的长宽分别等于柱体最小的两种棱的长度,大端接槽口形为矩形且大端接槽口形的长宽分别等于柱体最小的两种棱的长度,在与设置小端接槽的面所相邻的又一个柱体的任一最大面上开凿式设有联接槽,联接槽的口形为圆形,联接槽所在面的远端还设置有联接件,联接件以凸起的方式构造且联接件的形体为圆柱形。

优选地,柱体和中空管的材质均为合金钢,同样联接件的材质也是合金钢,柱体按照合金类型分为三种,分别是低强度柱体、中强度柱体和高强度柱体,其中高强度柱体的最大承受应力等于中强度柱体的最大承受应力两倍,中强度柱体的最大承受应力等于低强度柱体的最大承受应力两倍。

一种实施例,进一步,柱体按照密度分为三种,分别是低密度柱体、中密度柱体和高密度柱体。

进一步,联接件的周径等于联接槽的口径且联接件的高度等于联接槽的深度。

进一步,大端接槽的数量为5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按照高度进行金字塔式叠加使用,在实施中能承受高受力点,通过几个结构堆积可以直接承受受力边,通过几个结构堆积也可以直接承受受力面;并且,本申请的梁柱生产成本低,便于安放、应用灵活,多个梁柱可以组成多种的对称或非对称结构体,以满足支撑的多样化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3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柱体1,柱体1为条状长方体形,柱体1的内腔固定设有中空管6,在柱体1的任一最大面上开凿式设有大端接槽2,大端接槽2依次排列在柱体1的任一最大面上,同样位于柱体1上设置大端接槽2的对侧面中部还开凿式设有小端接槽3,小端接槽3的深度小于大端接槽2的深度,小端接槽3口形为矩形且小端接槽3口形的长宽分别等于柱体1最小的两种棱的长度,大端接槽2口形为矩形且大端接槽2口形的长宽分别等于柱体1最小的两种棱的长度,在与设置小端接槽3的面所相邻的又一个柱体1的任一最大面上开凿式设有联接槽5,联接槽5的口形为圆形,联接槽5所在面的远端还设置有联接件4,联接件4以凸起的方式构造且联接件4的形体为圆柱形。

实施中,优选地,柱体1和中空管6的材质均为合金钢,同样联接件4的材质也是合金钢,柱体1按照合金类型分为三种,分别是低强度柱体1、中强度柱体1和高强度柱体1,其中高强度柱体1的最大承受应力等于中强度柱体1的最大承受应力两倍,中强度柱体1的最大承受应力等于低强度柱体1的最大承受应力两倍。

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柱体1按照密度分为三种,分别是低密度柱体1、中密度柱体1和高密度柱体1。

具体地,联接件4的周径等于联接槽5的口径且联接件4的高度等于联接槽5的深度;大端接槽2的数量具体地为5个。

具体实施中,每个梁柱可以作为一个分体,利用多个梁柱可以组合多种实施方案。

如图4所示,两个梁柱分体作为底部支架,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两个梁柱的柱体1采用可以满足受力要求的低强度柱体,两个梁柱端头分别插入到一个水平梁柱的大端接槽2用以稳固,在水平梁柱的小端接槽3上插入一个单立的梁柱,该梁柱的柱体1采用可以满足受力要求的中强度柱体,且该梁柱作为最上部的受力支撑点,这种实施方案可以构造两倍高度受力点的梁柱,克服传统的梁柱不足,传统的梁柱往往是单立的一根,或者竖直叠加的几根造成重心高容易损害。

与上述原理相同地,如图5所示,在上述的基础上一个实施方案中,在上述的两个梁柱的下面分别再设置一组支撑结构,每组支撑结构也包括一个水平梁柱和两个竖直梁柱,梁柱之间联接方式如上述,从而形成三层金字塔式梁柱结构;与上述不同的是,最下层的四个竖直梁柱的柱体1采用可以满足受力要求的低强度柱体,中层的两个竖直梁柱的柱体1采用可以满足受力要求的中强度柱体,上层的一个竖直梁柱的柱体1采用可以满足受力要求的高强度柱体,可以发现本实施方案中,不用将每一个竖直梁柱的柱体1都采用性能最优良的高强度柱体,而是按照层次划分,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成本预算,另外这种实施方案可以实现构造三倍高度受力点的梁柱且重心底。

如图7所示,底部为做支架的五个梁柱,五个梁柱端头分别插入到一个水平梁柱的大端接槽2用以稳固,上层的水平梁柱可以可以直接承受受力边,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缺陷。

如图6所示,四个梁柱通过联接件4和联接槽5的插接固定在一起,当然实施中还可以在四个梁柱之间增加其他紧固设备,如扣环结构等,四个梁柱聚合联接形成一个巨型梁柱,该巨型梁柱上部由四个梁柱形成受力面,可以直接承受受力面。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没有限定梁柱的长度,所以在实施中梁柱的长度可以根据设计需要确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多种实施例可以相互水平组合或叠加形成其他实施结构,另外在实施中,多个梁柱可以组成更多的对称或非对称结构体,以满足支撑的多样化需要。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