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车回转密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6855发布日期:2018-11-24 10:08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混凝土搅拌车上的回转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桶是敞口的,存在耐候性和行车安全性差、容易洒漏、通过性不好等诸多弊病。2010年发明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回转密封机构》,一举解决了上述问题,又带来装置重量大,维护保养量大,易损件较多,更换费用较高等问题。

2017年08月29日申请的、公告号为cn107344401a的专利《中空轴回转密封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解决了上述问题,又带来在搅拌桶有中心进料筒时,回转密封盖容易关闭不严,以及进料斗出料管大小受到限制、影响进料速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搅拌车回转密封系统,其目的在于:解决回转密封盖关闭不严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搅拌车回转密封系统,用于搅拌车的回转密封,所述搅拌车包括安装在车体上并能够相对于车体回转的搅拌桶以及安装在车体上并能够相对于车体移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回转轴承安装有回转密封盖,所述回转密封盖外边缘与所述搅拌桶出口外边缘相接触以使回转密封盖在搅拌桶的驱动下随搅拌桶相对于支架回转,所述回转密封盖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车回转密封系统包括安装在回转密封盖上与所述通孔相接的溢流筒和安装在进料斗出口处的出料筒;套装在出料筒外侧的溢流筒穿过回转轴承的中心孔,且后端位于回转轴承的后侧,所述溢流筒的后端边缘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延展的环形翻边;所述溢流筒内壁与出料筒外壁之间具有缝隙;

所述出料筒末端伸入所述搅拌桶,用于将进料斗中的物料输送至搅拌桶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环形的防泥板,防泥板外边缘与所述支架相连接,所述防泥板位于所述溢流筒的后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泥板底部设有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溢流筒内壁与出料筒外壁之间的缝隙处设有中心密封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密封环为充气式或充液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桶上具有中心料筒,所述出料筒的前端为锥形,所述出料筒的前端伸入所述中心料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筒的前端连接有与所述中心料筒相配合的橡胶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相对于搅拌车车体前后平移的驱动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的支撑座以及一端与支撑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的油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承托油缸缸体的托槽;

或者,

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油缸伸出端相配合的滑块或滑轮支撑;

或者,

所述油缸伸出端上安装有与所述支撑座相配合的滑块或滑轮支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发明取消了相对回转处的轴向密封,改为套筒式结构,并采用带有翻边的溢流筒将溢流筒与出料筒之间缝隙处的物料直接疏导到外侧,或者在该缝隙处设置中心密封环,将越过中心密封环的物料再通过溢流筒疏导出去,不仅避免了物料接近回转轴承,而且解决了回转密封盖关闭不严的问题;(2)由于采用了套筒式结构,因此可以加长进料斗出料筒、去除搅拌桶中的中心料筒,使进料处的直径不再受中心料筒制约,提高进料速度;(3)利用防泥板与溢流筒的环形翻边构成迷宫式密封结构,阻挡泥土杂物穿过溢流筒与支架之间的缝隙接触到回转轴承;(4)防泥板底部设有开口,避免防泥板内积水;(5)出料筒末端采用锥形结构,便于平移时进出中心料筒;(6)出料筒末端加装橡胶筒,可以避免石子等在出料筒与中心料筒之间的缝隙处滞留,阻碍平移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一种搅拌车回转密封系统,用于搅拌车的回转密封。所述搅拌车采用公告号为cn107344401a的专利《中空轴回转密封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所提出的新式中空轴回转密封结构:搅拌车包括安装在车体上并能够相对于车体回转的搅拌桶1以及安装在车体上并能够相对于车体移动的支架10,所述支架10上通过回转轴承8安装有回转密封盖3,所述回转密封盖3外边缘与所述搅拌桶1出口外边缘相接触,接触处设有密封元件,一方面实现密封,另一方面使回转密封盖3在搅拌桶1的驱动下随搅拌桶1相对于支架10固定部分回转,所述回转密封盖3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架10上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有进料斗7,用于向搅拌桶1内输送物料。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实施的,目的在于提高回转密封性能。具体结构为:

所述搅拌车回转密封系统包括安装在回转密封盖3上与所述通孔相接的溢流筒12和安装在进料斗7出口处的出料筒9;套装在出料筒9外侧的溢流筒12穿过回转轴承8的中心孔,且后端位于回转轴承8的后侧,所述溢流筒12的后端边缘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延展的环形翻边,用于导出物料;所述溢流筒12内壁与出料筒9外壁之间具有缝隙。

所述出料筒9末端伸入所述搅拌桶1,用于将进料斗7中的物料输送至搅拌桶1中。由于采用了套筒式结构,搅拌桶1可以保留中心料筒2,也可以将其去除并加长进料斗7的出料筒9,使进料处的直径不再受中心料筒2制约,提高进料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筒12同样也穿过所述支架10,且与所述支架10之间留有缝隙。

搅拌桶1回转时,所述回转密封盖3和溢流筒12随搅拌桶1一同旋转,而支架10则相对于车体固定静止。搅拌桶1中的物料溢出到溢流筒12内壁与出料筒9外壁之间的缝隙处后,会被溢流筒12疏导到车辆的外侧,从而避免了物料接近回转轴承8。同时,由于取消了相对回转处的轴向密封,因而也解决了回转密封盖3关闭不严的问题。

如图1和2,还环形的防泥板11,防泥板11外边缘与所述支架10相连接,所述防泥板11位于所述溢流筒12的后侧,与溢流筒12的环形翻边构成迷宫式密封结构,阻挡泥土杂物穿过溢流筒12与支架10之间的缝隙接触到回转轴承8。

进一步的,所述防泥板11底部设有开口,防止防泥板11内积水。

如图1,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支架10相对于搅拌车车体前后平移的驱动装置,通过平移方式实现回转密封盖3相对于搅拌桶1的开闭,从而利用平移套叠方式实现中心料筒2与出料筒9的叠套对接,确保进料顺畅不外流。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的支撑座6以及一端与支撑座6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10相连接的油缸5。采用一体式的支撑架结构,将油缸5铰接固定端和支撑座6融为一体,从在而减小空间占用的同时,也减轻了重量。

所述支撑座6上还设有用于承托油缸5缸体的托槽,也可以是:在所述支撑座6上设置与油缸5伸出端相配合的滑块或滑轮支撑,或者,在所述油缸5伸出端上安装与所述支撑座6相配合的滑块或滑轮支撑,其目的都在于承担回转密封盖3的重量,减轻油缸5承重,减轻加料时的振动和对油缸5的冲击,减少油缸5的磨损,提高油缸5的使用寿命以及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当搅拌桶1上具有中心料筒2时,所述出料筒9的前端可以是直筒形式,也可以是锥筒形式。直筒容易进出,但中心料筒2与出料筒9容易发生干涉;锥筒便于推进,但容易遇到石子卡住。优选采用锥筒形式,同时在出料筒9的前端连接与所述中心料筒2相配合的橡胶筒4,使其与中心料筒2紧密接触,避免石子滞留。

实施例二

如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溢流筒12内壁与出料筒9外壁之间的缝隙处设有中心密封环13,所述中心密封环13为充气式或充液式,用于防止搅拌桶1内的混凝土溢出。即使该处存在溢出,溢出的少量混凝土也将沿溢流筒12的翻边到达车辆外侧,不会影响搅拌车的正常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