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坎台装配式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8237发布日期:2019-02-22 21:00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坎台装配式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坎台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坎台装配式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坎台通常设置在卫生间和厨房的四周,用于防水防潮。

现有的坎台多采用二次浇筑的方式,浇筑前清理不到位和浇筑后存在施工缝都会导致坎台的防水性能不佳,出现根部根渗漏返潮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坎台装配式施工方法,其优势在于防水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坎台装配式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支设模板;

步骤二、楼板钢筋绑扎;

步骤三、安装支撑架;

步骤四、安装预制坎台;

预制坎台包括长方体状的混凝土块,混凝土块内埋有防水布,防水布沿竖直方向延伸,且贴近混凝土块的其中一侧面,防水布从混凝土块下侧穿出。

步骤五、焊接预留钢筋;

步骤六、浇筑楼板;

步骤七、涂防水涂料形成防水涂层;

防水布穿出的一端被防水涂层覆盖;

步骤八、浇筑面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制坎台通过支撑架进行安装,将预制坎台和楼板结合到一起,防止二次浇筑产生缝隙导致的渗水现象。设置防水布和防水涂层结合到一起联接成一个完整的防水面进一步增加防水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块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长度与混凝土块相等、宽度大于混凝土块的混凝土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混凝土底板埋在楼板内,使得坎台和楼板的结合更牢靠。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布从混凝土块中穿出的位置和混凝土底板之间的间距为5mm;浇筑楼板时,混凝土层的上表面超出混凝土底板4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浇筑楼板的时候已经讲混凝土底板浇筑在内部,且通过尺寸设计使得防水布和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间距较小,防水布可以顺利铺到之后涂的防水层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七中,在浇筑好的楼板上涂第一层防水涂料;之后将防水布铺在第一层防水涂料上,然后涂第二层防水涂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层防水涂料和防水布紧密结合形成密封面,避免防水布和防水涂层结合不紧密导致的渗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支撑板均包括钢垫板和焊接在钢垫板两端下方的钢筋马镫,所述预制坎台安装在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制坎台安装在支撑板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垫板上开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混凝土块内埋有竖直的预留钢筋,所述预留钢筋的下端穿过定位孔并与钢垫板焊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孔和预制钢筋配合定位,预留钢筋与钢垫板焊连后加强两者连接的牢靠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预留钢筋的下端穿过钢垫板后折弯贴合在钢筋马镫上,并与钢筋马镫焊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制钢筋的下端折弯后与钢筋马镫焊连,进一步增强连接可靠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一中,先安装第一排龙骨和支柱,固定后再安装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在龙骨上方铺设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逐步安装龙骨和支柱以配合安装铺设模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沿模板与墙体接缝处粘海绵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海绵条密封缝隙,防止浇筑模板混凝土时,发生漏浆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支柱之间通过水平拉杆连接,水平拉杆沿层高方向每1.4m设一道,且在水平拉杆顶墙点垫上木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平拉杆来固定支柱的下端,防止支柱倾倒。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预制坎台通过支撑架进行安装,将预制坎台和楼板结合到一起,防止二次浇筑产生缝隙导致的渗水现象;

2.通过两层防水涂料和防水布紧密结合形成密封面,避免防水布和防水涂层结合不紧密导致的渗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模板;2、支撑架;3、钢垫板;4、钢筋马镫;5、定位孔;6、混凝土块;7、混凝土底板;8、防水布;9、预留钢筋;10、楼板;11、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预制坎台装配式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一、支设模板1;

量出模板1标高,并把板底线弹在墙上,然后人工剔除多余墙砼,剔至板底线以上10mm。支模时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装第一排龙骨和支柱,固定后再安装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相邻的支柱之间通过水平拉杆连接,水平拉杆沿层高方向每1.4m设一道,且在水平拉杆顶墙点垫上木方。在龙骨上方铺设模板1,为防止浇筑模板1混凝土时,发生漏浆现象,沿模板1与墙体接缝处粘海绵条。

步骤二、楼板10钢筋绑扎;

清扫模板1上的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用粉笔在模板1上划好受力主筋和分布筋间距。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钢筋节点处逐点绑扎。

步骤三、安装支撑架2;

每个支撑架2均包括钢垫板3和位于钢垫板3两端下方的钢筋马镫4。钢筋马镫4由φ12钢筋弯折形成,钢垫板3与钢筋马镫4焊接且厚度为6~8mm。钢垫板3上开有多个定位孔5,孔径大于4mm。马镫顶部垫板标高低于楼板10顶15mm,且高于楼板10上部钢筋,防止坎台压坏上部钢筋,间距对应坎台预埋筋间距。

步骤四、安装预制坎台;

预制坎台包括长方体状的混凝土块6和位于混凝土块6底部长度与混凝土块6相等、宽度大于混凝土块6的混凝土底板7。混凝土块6内埋有防水布8,防水布8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和混凝土块6的其中一侧面保持5-7mm的间距。防水布8从混凝土块6距离混凝土底板75mm的位置穿出混凝土块6,防水布8穿出混凝土块6部分的长度大于混凝土块6的高度。混凝土块6内埋有竖直的直径4mm的预留钢筋9,预留钢筋9的下端穿出混凝土底板7。

通过运梁平车将预制坎台运至现场,通过吊机将其放置放线定位处,预留钢筋9穿过定位孔5,将预制坎台安装在支撑架2上方。

步骤五、焊接预留钢筋9;

将预留钢筋9穿过钢垫板3处和钢垫板3焊接在一起,预留钢筋9的下端折弯后贴合在钢筋马镫4上,并与钢筋马镫4焊接在一起。

步骤六、浇筑楼板10;

将防水布8翻折到混凝土块6的上侧用石头压住后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单次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1。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并根据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自然养护。浇筑完的混凝土层上表面超出混凝土底板74mm

步骤七、涂防水涂料;

浇筑好的楼板10上方涂第一层防水涂料,第一层防水涂料厚为0.6mm。待第一层防水涂层略微干固后,将防水布8铺在第一层防水涂料上,然后涂第二层防水涂料,第二层防水涂料的厚度为0.6mm。

步骤八、浇筑面层11;

在第二层防水涂层的上方浇筑砂浆面层11找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