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7484发布日期:2019-02-15 23:5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窗。



背景技术:

在建筑屋顶等地方通常要设置天窗以用于通风和/或采光。天窗一般由窗框和窗扇组合构成,为保证窗扇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性,需要设置密封组件将窗扇和窗框之间的缝隙密封,尤其是在可开闭天窗中对密封组件的密封性能要求非常高,然而现有天窗中都是采用仅在窗扇和窗框之间压设密封圈的方式进行密封,外部的水容易进入窗扇和窗框之间的缝隙并形成积留,导致积留水仍然会渗过密封圈进入到天窗内部(尤其是在密封圈老化以及天窗结构存在制作、安装和装配存在误差时),其密封性和防水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防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天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窗,包括具有一个以上窗口的窗框,每个窗口中安装有一个窗扇,各窗扇与窗框之间设有一个以上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设于窗框上的环形挡水部和设于窗扇的扇框上的凸环部,所述环形挡水部沿由下至上的方向插设在凸环部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环形挡水部为与所述窗框连接为一体且自所述窗框向上延伸形成的环形凸出结构。

所述凸环部为与所述扇框连接为一体且自所述扇框向下延伸形成的环形凸出结构。

所述窗框的顶部整体作为一个所述环形挡水部,所述环形挡水部的顶面为自窗框内侧向外侧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

所述扇框的底部整体作为一个所述凸环部,所述凸环部的底面为自扇框内侧向外侧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

所述窗扇包括窗板和所述的扇框,所述扇框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窗板的四周边沿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窗板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与环形凹槽的两个内侧壁之间通过防火胶连接。

所述窗板的至少一个侧面与对应的环形凹槽内侧壁之间设有防火棉。

所述扇框包括主体部和扣条,所述扣条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主体部上,且所述扣条与主体部围成所述环形凹槽。

所述窗框包括主框架和通过紧固件连接于主框架上的副框架,所述环形挡水部设于所述副框架上。

所述主框架由若干根主梁连接而成,所述天窗具有两个以上窗口,至少有相邻两个窗口通过一根所述主梁分隔,所述副框架由一个以上子框架构成,每个子框架对应形成一个所述窗口,相邻两个窗口的子框架均通过紧固件与分隔该相邻两个窗口的主梁相连。

所述窗扇以可打开方式安装在窗框上。

所述窗扇铰接安装在窗框上并能绕铰接轴线开闭运动,所述窗框与窗扇之间设有驱动窗扇开闭的闭窗器。

各窗扇的扇框与窗框之间安装有防火密封圈。

所述窗框和窗扇之间设有两个以上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防水机构,所述防火密封圈安装在其中两个防水机构之间。

沿由外向内的方向两个以上所述防水机构的环形挡水部的顶面高度逐个递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天窗在窗扇与窗框之间设有由环形挡水部和凸环部构成的防水机构,由于环形挡水部沿由下至上的方向插设在凸环部内,当有水进入窗框与窗扇之间缝隙时,环形挡水部起到挡水作用,防止水进入天窗内部,即使水渗过天窗中的密封件或者天窗中的密封件失效,水也不会进入天窗内部,完全杜绝了进水的问题,使得天窗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大大提高,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同时,仅需在窗框上设置环形挡水部和在窗扇的扇框上设置凸环部即形成防水机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且环形挡水部与凸环部组合而成的防水机构稳定可靠性好,对制作装配的要求也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天窗的俯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天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天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天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窗框;11、环形挡水部;101、主框架;102、副框架;1021、子框架;2、窗扇;21、扇框;211、凸环部;212、环形凹槽;213、主体部;214、扣条;22、窗板;23、防火胶;24、防火棉;3、闭窗器;4、防火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窗,包括具有一个窗口的窗框1,窗口中安装有一个窗扇2,天窗安装后各窗扇2水平布置或者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各窗扇2与窗框1之间设有一个以上防水机构,防水机构包括设于窗框1上的环形挡水部11和设于窗扇2的扇框21上的凸环部211,环形挡水部11沿由下至上的方向插设在凸环部211内(也即凸环部211的内侧)。由于环形挡水部11沿由下至上的方向插设在凸环部211内,当有水进入窗框1与窗扇2之间缝隙时,环形挡水部11起到挡水作用,防止水进入天窗内部,即使水渗过天窗中的密封件或者天窗中的密封件失效,水也不会进入天窗内部,完全杜绝了进水的问题,使得天窗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大大提高,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同时,仅需在窗框1上设置环形挡水部11和在窗扇2的扇框21上设置凸环部211即形成防水机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且环形挡水部11与凸环部211组合而成的防水机构稳定可靠性好,对制作装配的要求也低。

本实施例中,环形挡水部11为与窗框1连接为一体且自窗框1向上延伸形成的环形凸出结构。环形挡水部11与窗框1连接为一体,其防水性好,便于制作。优选的,窗框1为管件,环形挡水部11为由该管件的一部分管壁挤压贴合成型的板状部。

本实施例中,凸环部211为与扇框21连接为一体且自扇框21向下延伸形成的环形凸出结构。凸环部211与扇框21连接为一体,其防水性好,便于制作。

本实施例中,窗扇2包括窗板22和的扇框21,扇框21设有环形凹槽212,窗板22的四周边沿安装在环形凹槽212中,窗板22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与环形凹槽212的两个内侧壁之间通过防火胶23连接。该种窗扇2的结构稳定可靠,且具备防火性能。优选的,窗板22采用防火玻璃板。

本实施例中,窗板22的至少一个侧面与对应的环形凹槽212内侧壁之间设有防火棉24,可提高防火性能。优选的,防火棉24设置在窗板22、环形凹槽212内壁和防火胶23形成密封空间内。进一步优选的,窗板22的两个侧面与对应的环形凹槽212内侧壁之间均设有防火棉24。

本实施例中,扇框21包括主体部213和扣条214,扣条214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主体部213上,且扣条214与主体部213围成环形凹槽212。该种扇框21便于窗板22的装配和装卸,可降低制作装配难度和成本。上述扣条214呈l型,l型扣条214的一条边贴合在主体部213四周外侧面并与主体部213可拆卸连接,l型扣条214的另一条边压紧窗板22的顶面,可防止水进入主体部213和扣条214之间的缝隙。优选的,上述扣条214采用钢制件,扣条214通过螺栓与主体部213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窗框1包括主框架101和通过紧固件连接于主框架101上的副框架102,环形挡水部11设于副框架102上。安装时先将窗框1的主框架101固定安装在安装基础上,再将副框架102通过紧固件连接于主框架101上。主框架101和副框架102可以分别制作,在制作副框架102时直接形成环形挡水部11,这样可降低窗框1的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且主框架101可与不同结构和数量的副框架102连接组合形成不同规格的窗框1,其灵活性高。上述紧固件采用螺钉或者螺栓。

本实施例中,窗扇2以可打开方式安装在窗框1上,窗扇2可开闭使天窗的使用灵活性高。优选的,窗扇2通过铰链铰接安装在窗框1上并能绕铰接轴线开闭运动,窗框1与窗扇2之间设有驱动窗扇2开闭的闭窗器3,以实现自动开闭窗扇2。

本实施例中,各窗扇2的扇框21与窗框1之间安装有防火密封圈4,可提高天窗的防火性和密封性。优选的,扇框21与窗框1之间安装有两组以上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防火密封圈4,以进一步提高防火性和密封性。防火密封圈4优选安装在设在扇框21和/或窗框1上的安装槽中。

本实施例中,窗框1和窗扇2之间设有两个以上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防水机构,防火密封圈4安装在其中两个防水机构之间。两个以上防水机构形成多级防水,可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防火密封圈4安装在其中两个防水机构之间,两个防水机构对防火密封圈4起到防护作用。

优选的,沿由外向内的方向两个以上防水机构的环形挡水部11的顶面高度逐个递增,由于环形挡水部11的顶面高度越高其防水作用也越好,使得沿由外向内的方向两个以上防水机构的防水性能是逐个提升的,这样在整体防水性能基本不降低的情况下,窗框1上顶面高度逐个递增的环形挡水部11制作难度可以降低,并且顶面高度逐个递增的环形挡水部11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紧凑性。本实施例的窗框1和窗扇2之间设有两个防水机构,位于外侧的防水机构中环形挡水部11为自窗框1顶部中间位置向上凸出的凸台结构,位于外侧的防水机构中凸环部211为自扇框21外侧边沿向下延伸形成的板状结构。位于内侧的防水机构中环形挡水部11为自窗框1内侧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的板状结构,位于内侧的防水机构中凸环部211为自扇框21顶部中间位置向上凸出的凸台结构。进一步优选的,位于外侧的防水机构中凸环部211、扇框21的外侧面和窗框1外侧面平齐,位于内侧的防水机构中环形挡水部11、窗框1的内侧面和扇框21的内侧面平齐,可提高美观性。

本实施例是以窗框1仅设置一个窗口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窗框1也可设置两个以上窗口,每个窗口中均安装一个窗扇2,各窗扇2与窗框1之间分别设置防水机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天窗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窗框1的顶部整体作为一个环形挡水部11,环形挡水部11的顶面为自窗框1内侧向外侧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环形挡水部11的斜面式顶面可引导进入窗框1和窗扇2之间的水向外排出,避免水积留在窗框1和窗扇2之间,可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并避免积留的水与防火密封圈4长期接触而影响防火密封圈4的性能和寿命。

本实施例中,扇框21的底部整体作为一个凸环部211,凸环部211的底面为自扇框21内侧向外侧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该种凸环部211的斜面式底面可与环形挡水部11的斜面式顶面更好的配合,使窗框1与扇框21之间缝隙更小和更均匀一致,利于提高美观性、密封性和防水性。优选的,凸环部211的斜面式底面可与环形挡水部11的斜面式顶面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两个防火密封圈4,两个防火密封圈4均压设在环形挡水部11的顶面和凸环部211的底面之间。优选的,两个防火密封圈4分别对应安装在环形挡水部11的顶面和凸环部211的底面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天窗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主框架101由若干根主梁连接而成,且天窗具有两个以上窗口,至少有相邻两个窗口通过一根主梁分隔,副框架102由一个以上子框架1021构成,每个子框架1021对应形成一个窗口,相邻两个窗口的子框架1021均通过紧固件与分隔该相邻两个窗口的主梁相连,参见图4,图4为相邻两个窗口的子框架1021与分隔该相邻两个窗口的主梁连接位置处的剖视图。这样可节省主框架101中主梁的数量,使成本得到降低、安装更加简便,并且使相邻两个窗口可以布置得更加靠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