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7000发布日期:2019-04-17 02:5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墙体保温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保温的前提下,还具有透气性好、传热均匀的特点,且安装稳定,防火隔热。

目前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采用的是整面施工的方式来进行,施工时,无机保温砂浆拌和用水的挥发造成干缩应力,在建成后热胀冷缩会造成温度应力,这些应力如果无法有效释放,就会在应力集中部位形成裂缝,同时因为墙体的不规则沉降也会造成各种裂缝;这些裂缝会产生渗水危险: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饰面层一般采用涂料、真石漆或多彩饰面,这些饰面无法有效的缓解应力的释放,也无法阻止外部水送裂缝进去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同时,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相对吸水率较高,容易存水,内部孔隙率较大,水可以沿着墙面顺流直下,蔓延至整个墙面,造成维修时不能有效的找到渗水点,只能全部拆除。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维修困难,主要体现在渗漏点难寻,失效主要体现在系统内部进水,导致整体保温效果大打折扣,且内部进水导致材料软化,系统组成的材料粘结强度降低,造成脱落隐患。因此,期待一种用于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修复方法,能够有效释放应力,有效排水使系统恢复设计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能够有效释放应力,并排除水分使无机保温砂浆系统恢复设计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所述无机保温砂浆系统设于基层墙体的表面,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步骤1、设置贯穿所述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开槽,所述开槽的槽底即所述基层墙体;

步骤2、将所述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表面分别向所述开槽的顶部和底部外扩延伸形成外扩面,将所述外扩面拆除至抹面胶浆层,且外露出外扩网格布;

步骤3、在所述开槽内安装隔水条,并将所述隔水条的内侧与所述开槽的槽底粘接;

步骤4、将所述隔水条的外侧与所述外扩网格布搭接,并用抹面胶浆涂抹形成保护层;

步骤5、将所述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表面按原饰面要求进行修补。

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步骤1之后,清理所述开槽内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材料。

优选地,还包括:将所述外扩面拆除至抹面胶浆层)后,清理所述开槽内及所述外扩面的浮灰。

优选地,还包括:清理浮灰后,将所述开槽的内壁修补平整。

优选地,将所述隔水条的内侧与所述开槽的槽底粘接包括:

将砂浆或胶带铺满所述槽底,再将所述隔水条整体按压在所述砂浆或所述胶带上,使所述隔水条与所述槽底粘结。

优选地,所述开槽的深度d为50-70mm,且高度h为100-200mm;所述隔水条的高度h为100-200mm,厚度d为50-70mm;所述外扩面的边界与所述开槽之间距离l为200-350mm。

优选地,所述隔水条包括第一支板、第一保温层、第一导水桥和第一网格布,所述第一保温层的一侧与所述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网格布与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另一侧贴合,所述第一导水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板上,且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一网格布,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开槽的槽底粘接,所述第一网格布与所述外扩网格布搭接。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外扩网格布设于所述第一网格布与所述第一保温层之间,且所述外扩网格布与所述第一保温层之间、所述外扩网格布与所述第一网格布之间通过抹面胶浆粘接。

优选地,所述隔水条为断桥式隔水条,所述断桥式隔水条包括第一保温板、第二导水桥、第二保温板和第二网格布,所述第二保温板为门型结构,所述门型结构包括长边、短边和连接所述长边与所述短边的横边,所述第一保温板设于所述短边的上方,且与所述长边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网格布分别与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另一侧和所述短边的外侧贴合,所述第二导水桥设于所述短边和所述第一保温板之间且穿过所述第二网格布;所述长边的另一侧与所述开槽的槽底粘接,所述第二网格布与所述外扩网格布搭接。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外扩网格布设于所述第二网格布与所述第一保温板之间及所述第二网格布与所述短边之间,且所述外扩网格布与所述第一保温板之间、所述外扩网格布与所述短边之间、所述外扩网格布与所述第二网格布之间均通过抹面胶浆粘接。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开槽使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分割,能够有效的释放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应力;能够有效的隔断水在墙面的蔓延,可以快速缩小渗水部位,便于勘查的便利性;隔水条能够与原有的保温系统有效搭接,避免因为修缮前后的二次施工造成裂缝;通过隔水条将水导出,保护无机保温砂浆系统。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中开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中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侧视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中隔水条的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中隔水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板,2第一导水桥,3第一保温层,4第一网格布,5第一保温板,6第二导水桥,7第二保温板,8第二网格布,9开槽,10外扩面,11饰面层,12抹面胶浆层,13基层墙体,14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无机保温砂浆系统设于基层墙体的表面,且由内至外依次为保温层、抹面胶浆层和饰面层,抹面胶浆层上设有网格布,饰面层为涂料、真石漆或多彩饰面,该修复方法包括:

步骤1、设置贯穿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开槽,开槽的槽底即基层墙体;

步骤2、将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表面分别向开槽的顶部和底部外扩延伸形成外扩面,将外扩面至抹面胶浆层,且外露出网格布,即外扩网格布;

步骤3、在开槽内安装隔水条,并将隔水条的内侧与开槽的槽底粘接;

步骤4、将隔水条的外侧与外扩网格布搭接,并用抹面胶浆涂抹形成保护层;

步骤5、将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表面按原饰面要求进行修补。

开槽使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分割,能够有效的释放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应力;能够有效的隔断水在墙面的蔓延,可以快速缩小渗水部位,便于勘查的便利性;隔水条能够与原有的保温系统有效搭接,避免因为修缮前后的二次施工造成裂缝;通过隔水条将水导出,保护无机保温砂浆系统。

优选地,在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上可以设置多个开槽,每个开槽内设置一个隔水条,开槽的位置可以选择基层墙体不同楼层的交接处,或者其他需要进行排水和消除应力的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在步骤1之后,清理开槽内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材料。清除开槽内的无机保温砂浆、抹面胶浆及饰面层的材料,使开槽的内壁平整,更利于安装隔水条。

优选地,还包括:将外扩面拆除至抹面胶浆层后,清理开槽内及外扩面的浮灰,避免残留杂质。

优选地,还包括:清理浮灰后,将开槽的内壁修补平整,使用聚合物砂浆修补开槽内壁,尤其是开槽的槽底,即基层墙体,使开槽的内壁平整;根据开槽内壁的工况,可以采用界面处理工序,即在开槽的内壁涂刷混凝土界面剂,以改善界面的粘接性能。

优选地,将隔水条的内侧与开槽的槽底粘接包括:

将砂浆或胶带铺满槽底,再将隔水条整体按压在砂浆或胶带上,使隔水条与槽底粘结。

优选地,砂浆为聚合物防水砂浆,且砂浆的峰高、缝谷宽和缝顶宽均为3-7mm;胶带为丁基胶带。

优选地,将隔水条整体按压在砂浆或胶带上,下压深度为1-3mm,以保证满粘和粘结高度,使隔水条与开槽充分固定。

优选地,隔水条与开槽的直接接触面为挤塑聚苯板时,需要对挤塑聚苯板进行界面处理,即涂刷界面剂。

优选地,开槽的深度d为50-70mm,且高度h为100-200mm;隔水条的高度h为100-200mm,厚度d为50-70mm;外扩面的边界与开槽之间距离l为200-350mm。

优选地,隔水条包括第一支板、第一保温层、第一导水桥和第一网格布,第一保温层的一侧与支板通过胶粘剂固定连接,第一网格布与第一保温层的另一侧贴合,第一导水桥固定在第一支板上,且依次穿过第一保温层和第一网格布,第一支板与开槽的槽底通过砂浆或胶带粘接,第一网格布与外扩网格布搭接。

优选地,第一保温层包括第一上保温板和第一下保温板,第一上保温板设于第一导水桥的上方,第一下保温板设于第一导水桥的下方;第一导水桥包括第一上板、第一下板、第一护边、第一竖板和第一鹰嘴,第一上板、第一下板、第一竖板与第一支板围成腔体,第一护边与第一上板的外端固定连接,第一鹰嘴设于竖板与下板之间,且一端位于第一竖板的外侧;

第一护边与第一上板的连接处设有沿水平方向均布的多个滴水孔;水从第一上保温板与第一支板之间空腔流向滴水孔并排出;第一竖板的顶部设有沿水平方向均布的多个导水孔,且每个导水孔位于一个滴水孔的下方,从滴水孔流出的水能够流入导水孔内,从导水孔内流出的水能够通过第一鹰嘴流出隔水条之外。

隔水条与开槽一起将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分割以消除应力,同时隔水条可以排出无机保温砂浆系统内的水,从而保护无机保温砂浆系统。

优选地,步骤4中,外扩网格布设于第一网格布与第一保温层之间,且外扩网格布与第一保温层之间、外扩网格布与第一网格布之间通过抹面胶浆粘接。在第一保温层上布抹第一层抹面胶浆,将外扩网格布压入,再将第一网格布压在外扩网格布上,在第一网格布外布抹第二层抹面胶浆以形成保护层,使外扩网格布与第一网格布有效搭接;第一层抹面胶浆与第二层抹面胶浆的总厚度为2-5mm。

优选地,隔水条为断桥式隔水条,断桥式隔水条包括第一保温板、第二导水桥、第二保温板和第二网格布,第二保温板为门型结构,门型结构包括长边、短边和连接长边与短边的横边,第一保温板设于短边的上方,且长边通过胶粘剂固定连接;

第二网格布分别与第一保温板的另一侧和所述短边的外侧贴合,所述第二导水桥设于短边和第一保温板之间且穿过第二网格布;长边的另一侧与开槽的槽底粘接,第二网格布与外扩网格布搭接。

优选地,第二导水桥与第一导水桥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步骤4中,外扩网格布设于第二网格布与第一保温板之间及第二网格布与短边之间,且外扩网格布与第一保温板之间、外扩网格布与短边之间、外扩网格布与第二网格布之间均通过抹面胶浆粘接。在第一保温板上布抹第三层抹面胶浆,将外扩网格布压入,再将第二网格布压在外扩网格布上,在第二网格布外布抹第四层抹面胶浆以形成保护层,使外扩网格布与第二网格布有效搭接;第三层抹面胶浆与第四层抹面胶浆的总厚度为2-5mm。

优选地,步骤5中,对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表面,即饰面层进行修补时,避让隔水条外露部分,避免影响排水效果。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无机保温砂浆系统设于基层墙体13的表面,且由内至外依次为保温层14、抹面胶浆层12和饰面层11,抹面胶浆层12上设有网格布,该修复方法包括:

步骤1、设置贯穿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开槽9,开槽9的槽底即基层墙体13;

步骤2、将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表面分别向开槽9的顶部和底部外扩延伸形成外扩面10,将外扩面10拆除至抹面胶浆层12,且外露出网格布,即外扩网格布;

步骤3、在开槽9内安装隔水条,并将隔水条的内侧与开槽9的槽底粘接;

步骤4、将隔水条的外侧与外扩网格布搭接,并用抹面胶浆涂抹形成保护层;

步骤5、将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表面按原饰面要求进行修补。

在本实施例中,在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上可以设置多个开槽9,每个开槽9内设置一个隔水条,无机保温砂浆系统所在的基层墙体13为六层楼的高度,在二楼与三楼、四楼与五楼的交接处设置开槽9。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4的厚度为50mm,饰面层11的厚度为2mm,抹面胶浆层12的厚度为3mm,开槽9的深度d为55mm,且高度h为100mm。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步骤1之后,清理开槽9内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将外扩面10拆除至抹面胶浆层12后,清理开槽9内及外扩面10的浮灰。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清理浮灰后,将开槽9的内壁修补平整,使用聚合物砂浆修补开槽9内壁,尤其是开槽9的槽底,即基层墙体13,使开槽9的内壁平整;根据开槽9内壁的工况,可以采用界面处理工序,即在开槽9的内壁涂刷混凝土界面剂,以改善界面的粘接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将隔水条的内侧与开槽9的槽底粘接包括:

将砂浆或胶带铺满槽底,再将隔水条整体按压在砂浆上,使隔水条与槽底粘结。

在本实施例中,砂浆为聚合物防水砂浆,且砂浆的峰高、缝谷宽和缝顶宽均为5mm。

在本实施例中,将隔水条整体按压在砂浆上,下压深度为2mm,以保证满粘和粘结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隔水条的高度h为100mm,厚度d为52mm;外扩面10的边界与开槽9之间距离l为200mm。

在本实施例中,隔水条包括第一支板1、第一保温层3、第一导水桥2和第一网格布4,第一保温层3的一侧与支板固定连接,第一网格布4与第一保温层3的另一侧贴合,第一导水桥2固定在第一支板1上,且依次穿过第一保温层3和第一网格布4,第一支板1与开槽9的槽底粘接,第一网格布4与外扩网格布搭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温层包括第一上保温板和第一下保温板,第一上保温板设于第一导水桥的上方,第一下保温板设于导水桥的下方;第一导水桥包括第一上板、第一下板、第一护边、第一竖板和第一鹰嘴,第一上板、第一下板、第一竖板与第一支板围成腔体,用于支撑第一上保温板,第一护边与第一上板的外端固定连接,第一鹰嘴设于竖板与下板之间,且一端位于第一竖板的外侧;第一护边与第一上板的连接处设有沿水平方向均布的多个滴水孔;水从第一上保温板与第一支板之间空腔流向积水坑,待水累积至滴水孔时,从滴水孔内排出;第一竖板的顶部设有沿水平方向均布的多个导水孔,且每个导水孔位于一个滴水孔的下方,从滴水孔流出的水能够流入导水孔内,从导水孔内流出的水能够通过第一鹰嘴流出隔水条之外。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中,外扩网格布设于第一网格布4与第一保温层3之间,且外扩网格布与第一保温层3之间、外扩网格布与第一网格布4之间通过抹面胶浆粘接。在第一保温层3上布抹第一层抹面胶浆,将外扩网格布压入,再将第一网格布4压在外扩网格布上,在第一网格布4外布抹第二层抹面胶浆以形成保护层,使外扩网格布与第一网格布4有效搭接;第一层抹面胶浆与第二层抹面胶浆的总厚度为3mm。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5中,对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的表面进行修补时,避让隔水条外露部分,避免影响排水效果。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根据实施例2的无机保温砂浆系统修复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隔水条为断桥式隔水条,断桥式隔水条包括第一保温板5、第二导水桥6、第二保温板7和第二网格布8,第二保温板7为门型结构,门型结构包括长边、短边和连接长边与短边的横边,第一保温板5设于短边的上方,且长边固定连接;

第二网格布8分别与第一保温板5的另一侧和短边的外侧贴合,第二导水桥6设于短边和第一保温板5之间且穿过第二网格布8;长边的另一侧与开槽9的槽底粘接,第二网格布8与外扩网格布搭接。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中,外扩网格布设于第二网格布8与第一保温板5之间及第二网格布8与短边之间,且外扩网格布与第一保温板5之间、外扩网格布与短边之间、外扩网格布与第二网格布8之间均通过抹面胶浆粘接。在第一保温板5上布抹第三层抹面胶浆,将外扩网格布压入,再将第二网格布8压在外扩网格布上,在第二网格布8外布抹第四层抹面胶浆以形成保护层,使外扩网格布与第二网格布8有效搭接;第三层抹面胶浆与第四层抹面胶浆的总厚度为3mm。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