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高质量钢筋空间网架绑扎的快速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6978发布日期:2019-04-17 02:5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高质量钢筋空间网架绑扎的快速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国家大力推广发展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流程是在工厂中生产预制梁、板、柱和外墙等建筑构件,验收合格后运输至现场安装。建筑产业化的推广不仅改善了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也对建筑构件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预制构件的钢筋绑扎定位仍然比较落后,多采用人工划线定位,钢筋工将钢筋间距标记在模具或工作平台上,再摆放钢筋进行绑扎,钢筋空间网架在用传统方法进行绑扎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而且对施工人员的熟练和熟悉程度均有较高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钢筋工多数情况仅根据经验判断间距,省略重复的测量定位环节,导致了误差积累,钢筋绑扎质量无法得到保保证。模具和工作平台上划线定位出的标记属于短暂性标记,容易丢失和模糊,且对于不同构件,多次标记易导致工人出错。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一种可以精确定位,位置可调,适用性强,可重复性程度高,施工简单,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钢筋空间网架绑扎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高质量钢筋空间网架绑扎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包括底座、立柱、立柱连接件、钢直尺、移动卡托和支撑架的绑扎装置。

所述底座上表面具有一条轨道。所述轨道一侧为粗糙平面、另一侧具有水平方向刻度线。

所述立柱下端是与底座上的轨道配合的滑槽。所述立柱沿轨道滑动。所述立柱具有贯穿两侧的纵向通槽,被所述纵向通槽所贯穿的两侧分别位于轨道的两侧。所述纵向通槽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刻度标记i。所述刻度标记i位于纵向通槽的下方。所述刻度标记i上端指向纵向通槽的竖直方向的中线。纵向通槽侧面具有竖直方向刻度线。

所述立柱连接件包括卡托、螺杆、螺帽和旋转手柄。所述卡托为一块钢板制成。这块钢板上端具有卡槽i。所述卡槽i并不贯穿钢板的下端。所述卡槽i两侧是两块钢片。所述卡槽i一侧的钢片具有一个供紧定螺栓ii旋入的通孔。所述卡槽i另外一侧的钢片连接着螺杆。所述螺杆一端连接在卡托背向紧定螺栓ii的一侧。所述螺杆另外一端穿过立柱上的纵向通槽后,旋入螺帽。旋紧螺帽,可以锁定螺杆在纵向通槽中的位置。所述卡托连接有至少一个圆弧托板i。如果多于一个圆弧托板i,若干个圆弧托板i上、下排列。所述圆弧托板i位于紧定螺栓ii的下方。所述圆弧托板i为一块圆弧钢片,其圆弧开口冲上。

所述移动卡托为一块钢板制成。这块钢板下端具有卡槽ii。所述卡槽ii并不贯穿钢板的上端。所述卡槽ii两侧是两块钢片。其中一块钢片开有贯穿到卡槽ii的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下方的钢片表面具有刻度标记iv。所述移动卡托连接有至少一个圆弧托板ii。所述圆弧托板ii位于刻度标记iv的下方。所述所述圆弧托板ii形状与圆弧托板i相同,其圆弧开口冲上。

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1〕布置场地。根据所需梁或柱的跨度确定两个底座的位置。两个底座相对设置,二者的轨道相互平行。两个底座之间为操作空间。

待绑扎的预制构件的钢筋位于两个之间的空间内。

2〕安装立柱。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参照底座上的水平方向刻度线,将至少两个立柱固定在底座的滑槽内。立柱上的刻度标记i的下端指向底座上的水平方向刻度线。

3〕安装钢直尺。

每个立柱的滑槽内部至少设置上、下两个立柱连接件。立柱连接件的卡托面向操作空间。通过螺帽锁紧立柱连接件和立柱。

每个底座配置一把钢直尺。所述钢直尺的两端架设在两个立柱连接件的卡槽i中。所述刻度标记ii对应钢直尺的刻度。

4〕安装移动卡托。

在所述钢直尺上,根据设计需要挂上若干移动卡托。每一个移动卡托的卡槽ii倒扣在钢直尺上。所述观察窗口露出钢直尺的刻度。刻度标记iv对应钢直尺的刻度。

5〕放置钢筋。将上部主筋放置在支撑横杆上,同时套放箍筋,然后将下部主筋穿插放置在箍筋中,根据钢筋卡扣摆放主筋位置,并调整箍筋间距。

6〕放置主筋

根据设计要求,在操作空间内放置若干主筋。

每根主筋两端搁置在圆弧托板i或圆弧托板ii上。

7〕绑扎箍筋

根据设计要求,在主筋上绑扎箍筋,形成钢筋空间网架。

8〕吊放钢筋空间网架。

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钢筋空间网架吊离装置进行安放。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底盘、支撑杆、圆钢套筒和横杆。所述底盘搁置在与底座相同的地面。两个支撑杆的下端连接于底盘。每个支撑杆上端连接有圆钢套筒。所述横杆穿过两个圆钢套筒。

步骤6〕开始前,在操作空间内放置至少两个支撑架

步骤6〕中,最顶上的一排平行主筋的中部被横杆支撑。

步骤8〕的过程是:首先使用起吊设备将钢筋空间网架起吊离支撑横杆,然后抽离支撑横杆,并将一边底座稍向外移,最后将钢筋空间网架从装置上吊离,安放在指定位置。

进一步,所述轨道是横截面为t形的t形轨道。所述滑槽是与t形轨道配合的t形槽。

进一步,所述立柱的一侧具有耳板。所述耳板具有一个供紧定螺栓i穿过的通孔。

当所述立柱安装在底座上后,旋转紧定螺栓i以锁紧立柱和底座。锁紧后,紧定螺栓i的下端紧贴所述粗糙平面。

进一步,所述螺帽连接了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具有一个与螺帽连接的内圈。该内圈四周具有辐射状的四个手柄。

进一步,所述螺杆旋入螺帽前,还套上环形垫圈。所述环形垫圈上有刻度标记iii。所述刻度标记iii是一条从螺杆中心发射出来的线条。旋转环形垫圈,使得刻度标记iii成为水平线后,刻度标记iii指向纵向通槽侧面的竖直方向刻度线。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由底座刻度、立柱刻度和钢直尺刻度建立一个主筋的定位控制坐标系,对钢筋空间网架绑扎进行精确控制;整个装置的受力结构体系为连系梁多支座体系,主要荷载为钢筋空间网架的自重,多个支撑承受竖向荷载,钢筋卡扣约束钢筋的侧向位移。

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人工绑扎钢筋网的精确定位问题。钢筋位置可调,可满足不同钢筋空间网架定位和绑扎需求;该装置多次重复周转使用,节省了材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该装置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起吊方便,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底座的示意图;

图2是立柱的示意图;

图3是钢直尺的示意图;

图4是立柱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5是移动卡托的示意图

图6是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7是单排主筋整体施工示意图

图8是双排主筋整体施工示意图。

图中:底座(1)、轨道(101)、粗糙平面(103)、水平方向刻度线(102)

立柱(2)、滑槽(201)、刻度标记i(202)、耳板(203)、紧定螺栓i(2031)、纵向通槽(204)、竖直方向刻度线(205)

立柱连接件(3)、卡托(301)、卡槽i(3011)、圆弧托板i(3012)、紧定螺栓ii(3013)、刻度标记ii(3014)、螺杆(302)、螺帽(303)、旋转手柄(304)、环形垫圈(305)、刻度标记iii(3051)、

钢直尺(4)

移动卡托(5)、卡槽ii(501)、圆弧托板ii(502)、观察窗口(503)、刻度标记iv(5031)

支撑架(6)、底盘(601)、支撑杆(602)、圆钢套筒(6021)、横杆(6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高精度高质量钢筋空间网架绑扎的快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包括底座1、立柱2、立柱连接件3、钢直尺4、移动卡托5和支撑架6的绑扎装置。

所述底座1上表面具有一条轨道101。所述轨道101一侧为粗糙平面103、另一侧具有水平方向刻度线102。水平方向刻度线102和钢直尺4上的刻度可以指示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距离。

所述立柱2下端是与底座1上的轨道101配合的滑槽201。所述立柱2沿轨道101滑动。所述轨道101是横截面为t形的t形轨道。所述滑槽201是与t形轨道配合的t形槽。所述立柱2具有贯穿两侧的纵向通槽204,被所述纵向通槽204所贯穿的两侧分别位于轨道101的两侧。所述纵向通槽204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立柱2的一侧设置刻度标记i202。所述刻度标记i202位于纵向通槽204的下方。所述刻度标记i202上端指向纵向通槽204的竖直方向〔长度方向〕的中线。所述立柱2的一侧具有耳板203。所述耳板203具有一个供紧定螺栓i2031穿过的通孔。纵向通槽204侧面具有竖直方向刻度线205。竖直方向刻度线205可以指示立柱连接件3的安装高度。进而指示纵向钢筋7的竖直间距。

当所述立柱2安装在底座1上后,旋转紧定螺栓i2031以锁紧立柱2和底座1。锁紧后,紧定螺栓i2031的下端紧贴所述粗糙平面103。

所述立柱连接件3包括卡托301、螺杆302、螺帽303和旋转手柄304。所述卡托301为一块钢板制成。这块钢板上端具有卡槽i3011。所述卡槽i3011并不贯穿钢板的下端。所述卡槽i3011两侧是两块钢片。所述卡槽i3011一侧的钢片具有一个供紧定螺栓ii3013旋入的通孔。所述卡槽i3011另外一侧的钢片连接着螺杆302。所述螺杆302一端连接在卡托301背向紧定螺栓ii3013的一侧。所述螺杆302另外一端穿过立柱2上的纵向通槽204后,旋入螺帽303。旋紧螺帽303,可以锁定螺杆302在纵向通槽204中的位置。所述卡托301连接有至少一个圆弧托板i3012。如果多于一个圆弧托板i3012,若干个圆弧托板i3012上、下排列。所述圆弧托板i3012位于紧定螺栓ii3013的下方。所述圆弧托板i3012为一块圆弧钢片,其圆弧开口冲上。所述紧定螺栓ii3013下方的钢片表面上〔背向卡槽i3011的表面〕具有一个虚拟的a点。所述a点位于螺杆302的轴线延长线上。所述圆弧托板i3012下凹的最低点b位于过a点的铅垂线上。所述卡槽i3011的上口具有刻度标记ii3014。所述刻度标记ii3014位于位于过a点的铅垂线上。所述螺帽303连接了旋转手柄304。所述旋转手柄304具有一个与螺帽303连接的内圈。该内圈四周具有辐射状的四个手柄。所述螺杆302旋入螺帽303前,还套上环形垫圈305。所述环形垫圈305上有刻度标记iii3051。所述刻度标记iii3051是一条从螺杆302中心发射出来的线条。

所述移动卡托5为一块钢板制成。这块钢板下端具有卡槽ii501。所述卡槽ii501并不贯穿钢板的上端。所述卡槽ii501两侧是两块钢片。其中一块钢片开有贯穿到卡槽ii501的观察窗口503。所述观察窗口503下方的钢片表面具有刻度标记iv5031。所述移动卡托5连接有至少一个圆弧托板ii502。所述圆弧托板ii502位于刻度标记iv5031的下方。所述所述圆弧托板ii502形状与圆弧托板i3012相同,其圆弧开口冲上。所述圆弧托板ii502下凹的最低点c位于过刻度标记iv5031的铅垂线上。

所述支撑架6包括底盘601、支撑杆602、圆钢套筒6021和横杆603。所述底盘601搁置在与底座1相同的地面。两个支撑杆602的下端连接于底盘601。每个支撑杆602上端连接有圆钢套筒6021。所述横杆603穿过两个圆钢套筒6021。

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1〕布置场地。根据所需梁或柱的跨度确定两个底座1的位置。两个底座1相对设置,二者的轨道101相互平行。两个底座1之间为操作空间。

待绑扎的预制构件的钢筋位于两个之间的空间内。

2〕安装立柱。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参照底座1上的水平方向刻度线102,将至少两个立柱2固定在底座1的滑槽内。立柱2上的刻度标记i202的下端指向底座1上的水平方向刻度线102。

两根立柱的间距不得大于500mm,即大于500mm时,增加一个立柱。

3〕安装钢直尺。

每个立柱2的滑槽201内部至少设置上、下两个立柱连接件3。立柱连接件3的卡托301面向操作空间。通过螺帽303锁紧立柱连接件3和立柱2。

每个底座1配置一把钢直尺4。所述钢直尺4的两端架设在两个立柱连接件3的卡槽i3011中。所述刻度标记ii3014对应钢直尺4的刻度。

4〕安装移动卡托。

在所述钢直尺4上,根据设计需要挂上若干移动卡托5。每一个移动卡托5的卡槽ii501倒扣在钢直尺4上。所述观察窗口503露出钢直尺4的刻度。刻度标记iv5031对应钢直尺4的刻度。

5〕放置钢筋。将上部主筋放置在支撑横杆上,同时套放箍筋,然后将下部主筋穿插放置在箍筋中,根据钢筋卡扣摆放主筋位置,并调整箍筋间距。

6〕放置主筋

在操作空间内放置至少两个支撑架6;

根据设计要求,在操作空间内放置若干主筋7。

每根主筋7两端搁置在圆弧托板i3012或圆弧托板ii502上。

最顶上的一排平行主筋7的中部被横杆603支撑。

7〕绑扎箍筋

根据设计要求,在主筋7上绑扎箍筋8,形成钢筋空间网架。

8〕吊放钢筋空间网架。

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钢筋空间网架吊离装置进行安放。

首先使用起吊设备将钢筋空间网架起吊离支撑横杆603,然后抽离支撑横杆603,并将一边底座1稍向外移,最后将钢筋空间网架从装置上吊离,安放在指定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参见图7,根据设计要求,配置两个底座1、三个支撑架6。

每个底座1安装两个立柱2。每个立柱2安装上下两个立柱连接件3。该立柱连接件3配置具有一个圆弧托板i3012的卡托301。

共配置两把钢直尺4。每把钢直尺4上安装一个移动卡托5。该移动卡托5具有一个圆弧托板ii502。

形成的钢筋笼包括上、下各三根平行主筋7。三根平行主筋7中,中间的一根平行主筋7的两端在圆弧托板ii502上,两侧的两根平行主筋7的两端在圆弧托板i3012上。

通过水平方向刻度线102、竖直方向刻度线205,可以对平行主筋7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进行控制定位,然后绑扎箍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参见图8,根据设计要求,配置两个底座1、三个支撑架6。

每个底座1安装两个立柱3。每个立柱2安装上下两个立柱连接件3。该立柱连接件3配置具有上、下两个圆弧托板i3012的卡托301。

共配置两把钢直尺4。每把钢直尺4上安装两个移动卡托5。该移动卡托5具有上、下两个圆弧托板ii502。

形成的钢筋笼包括上、下两组平行主筋7。上面一组平行主筋7又分为上、下两排,每排具有五根平行主筋7。五根平行主筋7中,两侧的两根、最中间的一根平行主筋7的两端在圆弧托板i3012上,另外两根平行主筋7的两端在圆弧托板ii502上。

通过水平方向刻度线102、竖直方向刻度线205,可以对平行主筋7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进行控制定位,然后绑扎箍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