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6511发布日期:2019-04-17 02:55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防雷引下线,是从接闪器将雷电流引泄入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装设方式,有设专用金属线沿建筑物外墙明敷;有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等)、金属烟囱、烟囱的金属爬梯等;有利用建筑物内混凝土中的钢筋。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作引下线,均必须满足其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保证强大雷电流通过不熔化。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建筑中,由于预制柱主筋会在套筒内断开,不能像传统现浇结构一样利用主筋兼做防雷引下线,常用的防雷引下线装设方式为外墙明敷专用金属线。即将调直后的引下线材料,运到安装地点后,提拉到建筑物最高点,由上而下逐点使其与埋设在墙体内的支持卡子进行套环卡固、用螺栓或焊接固定。

但采用外墙明敷专用金属线作为防雷引下线做法存在以下缺点:

(1)装设所需要耗费额外的材料及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2)或会影响建筑物外观,尤其是高档建筑物;

(3)由于明敷引下线处于外露状态,金属线受外界环境侵蚀的影响较大,需要做防腐处理及定期维护;

(4)裸露的明敷引下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接触电压和傍侧闪络电压,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其能够避免现有采用外墙明敷专用金属线作为防雷引下线时容易产生的安全隐患以及维护问题,且有效降低生产及制造成本,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上述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包括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所述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包括设置在上预制框架柱角部的第一上主筋与第二上主筋以及设置在下预制框架柱角部的第一下主筋与第二下主筋,所述第一上主筋与所述第二上主筋分别设置在上预制框架横截面其中一对对角所在的角部,所述第一下主筋与所述第二下主筋分别设置在下预制框架横截面其中一对对角所在的角部,所述第一上主筋与所述第一下主筋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上主筋与所述第二下主筋之间设置有连接柱,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装置本体,所述连接装置本体包括连接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组件上的第一接流棒、第二接流棒、第一放流棒与第二放流棒,所述第一接流棒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第一上主筋,所述第二接流棒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第二上主筋,所述第一放流棒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第一下主筋,所述第二放流棒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第二下主筋。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钢板、第二连接钢板以及传递棒,所述第一接流棒远离所述第一上主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钢板固接,所述第二接流棒远离所述第二上主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钢板固接,所述第一放流棒远离所述第一下主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钢板固接,所述第二放流棒远离所述第二下主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钢板固接,所述传递棒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钢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递棒设有一根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流棒与所述第一上主筋的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二接流棒与所述第二上主筋的连接端形成有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一放流棒与所述第一下主筋的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二放流棒与所述第二下主筋的连接端形成有第二搭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流棒、所述第二接流棒、所述第一放流棒以及所述第二放流棒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搭接部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接流棒直径的6倍6倍以上,所述第二搭接部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放流棒直径的6倍或6倍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安装上述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的方法包括:(1)预制框架柱制备:在模具中铺设主筋,选取分别布置在下预制框架柱横截面其中一对对角所在的角部的主筋作为第一上主筋与第二上主筋,并将第一接流棒一端焊接于第一上主筋,另一端焊接于第一连接钢板,并将第一接流棒一端焊接于第一上主筋,另一端焊接于第一连接钢板,第二接流棒一端焊接于第二上主筋,另一端焊接于第一连接钢板,然后朝模具灌装水泥,并使第二连接钢板外露面低于混凝土完成面20mm左右,即在第二连接钢板外露面区域形成20mm深的凹槽,浇筑完成,待水泥凝固成型,制得预制框架柱;(2)下层柱安装:将下预制框架柱吊装至安装位置固定,选取对角主筋作为第一下主筋与第二下主筋,并将第一放流棒一端焊接于第一下主筋,另一端焊接于第二连接钢板,第二放流棒一端焊接于第二下主筋;(3)节点浇筑:下层柱节点与楼板现浇叠合层一起浇筑至楼板结构完成面;(4)上层柱安装:将安装于上预制框架柱的套筒对准下预制框架柱外露钢筋,安装就位并注浆;(5)焊接固定:将第一接流棒以及第二接流棒焊接固定在第二连接钢板上,完成装置连接;(6)封堵凹槽:用比预制柱高一强度等级的砂浆封堵凹槽,完成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流棒、第二放流棒、第一接流棒以及第二接流棒的直径为16cm。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利用连接组件将第一接流棒、第二接流棒与第一放料棒以及第二放流棒连接,以将第一上主筋、第二上主筋与第一下主筋、第二下主筋连接形成连续导体,从而形成连接屋顶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防雷下引线,满足防雷要求,此外,利用上预制框架柱主筋兼作防雷引下线,无需在外面明敷专用金属线作为防雷引下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避免防雷引下线暴露在外界,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且不会影响建筑外观,同时避免打雷时行人接触防雷引下线,而导致触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的半剖视图。

图中:10、上预制框架柱;11、第一上主筋;111、第一接流棒;12、第二上主筋;121、第二接流棒;20、下预制框架柱;21、第一下主筋;211、第一放流棒;22、第二下主筋;221、第二放流棒;31、第一连接钢板;32、第二连接钢板;33、传递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包括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包括设置在上预制框架柱10角部的第一上主筋11与第二上主筋12以及设置在下预制框架柱20角部的第一下主筋21与第二下主筋22,第一上主筋11与第二上主筋12分别设置在上预制框架横截面其中一对对角所在的角部,第一下主筋21与第二下主筋22分别设置在下预制框架横截面其中一对对角所在的角部,第一上主筋11与第一下主筋21之间以及第二上主筋12与第二下主筋22之间设置有连接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装置本体,连接装置本体包括连接组件以及安装在连接组件上的第一接流棒111、第二接流棒121、第一放流棒211与第二放流棒221,第一接流棒111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第一上主筋11,第二接流棒121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第二上主筋12,第一放流棒211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第一下主筋21,第二放流棒221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第二下主筋22。

通过利用连接组件将第一接流棒111、第二接流棒121与第一放料棒以及第二放流棒221连接,以将第一上主筋11、第二上主筋12与第一下主筋21、第二下主筋22连接形成连续导体,从而形成连接屋顶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防雷下引线,满足防雷要求,此外,利用上预制框架柱10以及下预制框架柱20中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无需在外面明敷专用金属线作为防雷引下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避免防雷引下线暴露在外界,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且不会影响建筑外观,同时避免打雷时行人接触防雷引下线,而导致触电。

具体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钢板31、第二连接钢板32以及传递棒33,第一接流棒111远离第一上主筋1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钢板31固接,第二接流棒121远离第二上主筋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钢板31固接,第一放流棒211远离第一下主筋2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钢板32固接,第二放流棒221远离第二下主筋2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钢板32固接,传递棒33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钢板31以及第二连接钢板32连接。

通过利用第一连接钢板31将第一接流棒111以及第二接流棒121的自由端固定,利用第二连接钢板32将第一放流棒211以及第二放流棒221的自由端固定,以方便后续将第一接流棒111、第二接流棒121与第一放流棒211、第二放流棒221连接,提高安装的便捷性,此外,利用传递棒33将第一连接钢板31与第二连接钢板32连接,以使第一上主筋11、第二上主筋12与第一下主筋21、第二下主筋22连接形成连续导体,再者,第一上主筋11、第二上主筋12与第一连接钢板31搭接部分以及第一下主筋21、第二下主筋22与第二连接钢板32搭接部分的长度为第一上主筋11或第一下主筋21直径的6倍,且第一连接钢板31以及第二连接钢板32的厚度为4cm,以避免通电时第一连接钢板31以及第二连接钢板32发生融化。

更具体地,传递棒33设有一根以上,以增强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流通过时传递棒33融化的概率,同时提高第一连接钢板31与第二连接钢板32之间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接流棒111与第一上主筋11的连接端以及第二接流棒121与第二上主筋12的连接端形成有第一搭接部,第一放流棒211与第一下主筋21的连接端以及第二放流棒221与第二下主筋22的连接端形成有第二搭接部,第一搭接部的长度为第一接流棒111直径的6倍或6倍以上,第二搭接部的长度为第一放流棒211直径的6倍或6倍以上,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同时避免通电时第一搭接部以及第二搭接部发生融化。

具体地,第一接流棒111、第二接流棒121、第一放流棒211以及第二放流棒221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

一种用于安装上述预制框架柱防雷引下线连接装置的方法包括:(1)预制框架柱制备:在模具中铺设主筋,选取分别布置在下预制框架柱20横截面其中一对对角所在的角部的主筋作为第一上主筋11与第二上主筋12,并将第一接流棒111一端焊接于第一上主筋11,另一端焊接于第一连接钢板31,并将第一接流棒111一端焊接于第一上主筋11,另一端焊接于第一连接钢板31,第二接流棒121一端焊接于第二上主筋12,另一端焊接于第一连接钢板31,然后朝模具灌装水泥,并使第二连接钢板32外露面低于混凝土完成面20mm左右,即在第二连接钢板32外露面区域形成20mm深的凹槽,浇筑完成,待水泥凝固成型,制得预制框架柱;(2)下层柱安装:将下预制框架柱20吊装至安装位置固定,选取对角主筋作为第一下主筋21与第二下主筋22,并将第一放流棒211一端焊接于第一下主筋21,另一端焊接于第二连接钢板32,第二放流棒221一端焊接于第二下主筋22;(3)节点浇筑:下层柱节点与楼板现浇叠合层一起浇筑至楼板结构完成面;(4)上层柱安装:将安装于上预制框架柱10的套筒对准下预制框架柱20外露钢筋,安装就位并注浆;(5)焊接固定:将第一接流棒111以及第二接流棒121焊接固定在第二连接钢板32上,完成装置连接;(6)封堵凹槽:用比预制柱高一强度等级的砂浆封堵凹槽,完成安装。

具体地,第一放流棒211、第二放流棒221、第一接流棒111以及第二接流棒121的直径为16cm。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