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1603发布日期:2019-04-29 14:4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



背景技术:

核电厂反应堆厂房是放射性包容的第三道屏障,用于阻止正常运行及事故期间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在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下,对现场人员提供辐射防护,同时保护反应堆厂房内部各系统免受外部灾害的影响。其安全壳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包括筒身及半球形穹顶部分。安全壳建安施工过程中,常规挂架平台适用于筒身结构,对于穹顶球形结构不能挂设,现场施工无操作平台,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安全壳建安施工过程中,常规挂架平台适用于筒身结构,对于穹顶球形结构不能挂设,现场施工无操作平台,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极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能够解决球形结构建安施工过程中作业平台搭设问题,为类似结构施工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作业平台及搭设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包括预埋在半球形混凝土结构中的若干受力锥体,沿着半球形混凝土结构的半球面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多排受力锥体,每排受力锥体沿着混凝土结构的水平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个受力锥体均沿着与混凝土结构的径向平行的方向设置且端部指向混凝土结构圆心,每排受力锥体处混凝土结构的外壁上沿着圆周方向铺设有两排弧形钢管,两排弧形钢管之间设有锁紧螺杆,锁紧螺杆的一端插入受力锥体中,锁紧螺杆的另一端通过紧固垫板与弧形钢管固定,还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排沿着圆周方向竖直设置的多个脚手架立杆,每排脚手架立杆的下端外壁通过扣件与弧形钢管外壁相连,每排脚手架立杆中相邻两根脚手架立杆之间设有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与脚手架立杆相交处搭设有与纵向水平杆和脚手架立杆两者均垂直的横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通过扣件与弧形钢管相连,另一端通过扣件与纵向水平杆相连。

本发明的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此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其结构巧妙,搭设简便、稳定性好、受力较大、安全实用,能够解决球形结构建安施工过程中作业平台搭设问题,为类似结构施工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作业平台及搭设方法,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局部或整圈环向搭设,有利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整体形象,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本发明的脚手架,通过在球面上预埋与球形混凝土结构各点处切线垂直的受力锥体,然后通过受力锥体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安装多排弧形圆管,实现在球面上为脚手架立杆、横向水平杆提供稳固的、受力大的安装点位的目的,从而形成外形上下至上、从外之内层层递进且与混凝土结构形状相贴合匹配的脚手架结构,为球形结构面建安施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平台。

最下排脚手架立杆的下端设置在支撑构件上,支撑构件处混凝土结构内部也预设有受力锥体,支撑构件通过受力锥体固定在混凝土结构表面上,通过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上安装支撑构件,从而对最底排的脚手架立杆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避免最底排的脚手架立杆的下端直接撑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上,从而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脚手架底基。

弧形钢管与混凝土结构的外壁之间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垫设有垫块构件,能够避免弧形钢管之间与混凝土结构的外壁表面接触,在锁紧螺杆和紧固垫板对弧形钢管进行锁紧的时候,通过垫块构件起到隔离、垫撑的作用,既保证弧形钢管的锁紧安装,又能够避免弧形钢管对混凝土结构的外壁造成磨损。

相邻两根横向水平杆的上方铺设有跳板,形成作业平台,方便施工人员踩踏,进行施工。

跳板的上方纵向水平杆的内侧挂设有防护网,提高脚手架的安全性。

相邻上下两层跳板之间设有爬梯,从而形成施工人员上下通行的通道。

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荷载设计确定各个构件及脚手架的搭设间距;

s2:根据s1中确定的环向、纵向、横向搭设间距,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多排受力锥体;

s3: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对受力锥体进行清理,在最底排的受理锥体上通过锁紧螺杆安装支撑构件,在其余的每排受力锥体处混凝土结构的外表面圆周上安装两排弧形钢管,锁紧螺杆的一端穿过两排弧形钢管之间与受力椎体相连,另一端上套设紧固垫板将弧形钢管紧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外壁上;

s4:将最下排的脚手架立杆的底端搭设在支撑构件上,然后通过扣件将最下排脚手架立杆的下端外壁与最下排的弧形钢管外壁进行连接,然后根据确定的横向搭设间距选取合适位置的弧形钢管进行第二排、第三排以及其他排数脚手架立杆的搭设;

s5:在每排脚手架立杆中相邻两根脚手架立杆之间搭设纵向水平杆,然后在纵向水平杆与脚手架立杆相交处搭设水平设置的横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通过扣件与水平方向正对应的弧形钢管相连,另一端通过扣件与纵向水平杆相连;

s6:在相邻两根横向水平杆之间铺设跳板,形成作业平台,然后在作业平台的上方纵向水平杆的内侧挂设防护网,最后再在上下两层作业平台之间搭设爬梯,完成脚手架的搭设。

其中,根据以上方法可以为球形面结构搭设整圈环向封闭的脚手架,也可以搭设局部部位的脚手架,为现场球形结构面建安施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操作平台,解决类似结构脚手架搭拆问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此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其结构巧妙,搭设简便、稳定性好、受力较大、安全实用,能够解决球形结构建安施工过程中作业平台搭设问题,为类似结构施工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作业平台及搭设方法,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局部或整圈环向搭设,有利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整体形象,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2、本发明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通过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上安装支撑构件,从而对最底排的脚手架立杆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避免最底排的脚手架立杆的下端直接撑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上,从而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脚手架底基;

3、本发明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在锁紧螺杆和紧固垫板对弧形钢管进行锁紧的时候,通过垫块构件起到隔离、垫撑的作用,既保证弧形钢管的锁紧安装,又能够避免弧形钢管对混凝土结构的外壁造成磨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受力锥体,2-弧形钢管,3-锁紧螺杆,4-紧固垫板,5-脚手架立杆,6-扣件,7-纵向水平杆,8-横向水平杆,9-支撑构件,10-垫块构件,11-跳板,12-防护网,13-爬梯,14-混凝土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及其搭设方法,包括预埋在半球形混凝土结构14中的若干受力锥体1,沿着半球形混凝土结构的半球面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多排受力锥体1,每排受力锥体1沿着混凝土结构的水平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个受力锥体1均沿着与混凝土结构的径向平行的方向设置且端部指向混凝土结构圆心,每排受力锥体1处混凝土结构的外壁上沿着圆周方向铺设有两排弧形钢管2,两排弧形钢管2之间设有锁紧螺杆3,锁紧螺杆3的一端插入受力锥体1中,锁紧螺杆3的另一端通过紧固垫板4与弧形钢管2固定,还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多排沿着圆周方向竖直设置的多个脚手架立杆5,每排脚手架立杆5的下端外壁通过扣件6与弧形钢管2外壁相连,每排脚手架立杆5中相邻两根脚手架立杆5之间设有纵向水平杆7,纵向水平杆7与脚手架立杆5相交处搭设有与纵向水平杆7和脚手架立杆5两者均垂直的横向水平杆8,横向水平杆8的一端通过扣件6与弧形钢管2相连,另一端通过扣件6与纵向水平杆7相连。

本发明的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此球形结构面脚手架,其结构巧妙,搭设简便、稳定性好、受力较大、安全实用,能够解决球形结构建安施工过程中作业平台搭设问题,为类似结构施工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作业平台及搭设方法,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局部或整圈环向搭设,有利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整体形象,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本发明的脚手架,通过在球面上预埋与球形混凝土结构各点处切线垂直的受力锥体,然后通过受力锥体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安装多排弧形圆管,实现在球面上为脚手架立杆、横向水平杆提供稳固的、受力大的安装点位的目的,从而形成外形上下至上、从外之内层层递进且与混凝土结构形状相贴合匹配的脚手架结构,为球形结构面建安施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平台。

优选的,最下排脚手架立杆的下端设置在支撑构件9上,支撑构件处混凝土结构内部也预设有受力锥体,支撑构件通过受力锥体固定在混凝土结构表面上,通过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上安装支撑构件,从而对最底排的脚手架立杆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避免最底排的脚手架立杆的下端直接撑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上,从而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脚手架底基。

优选的,弧形钢管与混凝土结构的外壁之间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垫设有垫块构件10,能够避免弧形钢管之间与混凝土结构的外壁表面接触,在锁紧螺杆和紧固垫板对弧形钢管进行锁紧的时候,通过垫块构件起到隔离、垫撑的作用,既保证弧形钢管的锁紧安装,又能够避免弧形钢管对混凝土结构的外壁造成磨损。

优选的,相邻两根横向水平杆的上方铺设有跳板11,形成作业平台,方便施工人员踩踏,进行施工。

优选的,跳板的上方纵向水平杆的内侧挂设有防护网12,提高脚手架的安全性。

优选的,相邻上下两层跳板之间设有爬梯13,从而形成施工人员上下通行的通道。

实施例2

一种半球形结构面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荷载设计确定各个构件及脚手架的搭设间距;

s2:根据s1中确定的环向、纵向、横向搭设间距,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多排受力锥体;

s3: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对受力锥体进行清理,在最底排的受理锥体上通过锁紧螺杆安装支撑构件,在其余的每排受力锥体处混凝土结构的外表面圆周上安装两排弧形钢管,锁紧螺杆的一端穿过两排弧形钢管之间与受力椎体相连,另一端上套设紧固垫板将弧形钢管紧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外壁上;

s4:将最下排的脚手架立杆的底端搭设在支撑构件上,然后通过扣件将最下排脚手架立杆的下端外壁与最下排的弧形钢管外壁进行连接,然后根据确定的横向搭设间距选取合适位置的弧形钢管进行第二排、第三排以及其他排数脚手架立杆的搭设;

s5:在每排脚手架立杆中相邻两根脚手架立杆之间搭设纵向水平杆,然后在纵向水平杆与脚手架立杆相交处搭设水平设置的横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的一端通过扣件与水平方向正对应的弧形钢管相连,另一端通过扣件与纵向水平杆相连;

s6:在相邻两根横向水平杆之间铺设跳板,形成作业平台,然后在作业平台的上方纵向水平杆的内侧挂设防护网,最后再在上下两层作业平台之间搭设爬梯,完成脚手架的搭设。

其中,根据以上方法可以为球形面结构搭设整圈环向封闭的脚手架,也可以搭设局部部位的脚手架,为现场球形结构面建安施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操作平台,解决类似结构脚手架搭拆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