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3082发布日期:2018-06-12 22:4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建筑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海绵城市和绿色屋顶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现行的绿色屋顶常用种植土材料包括田园土、蛭石、轻质骨料、沙土、泥炭、珍珠岩等材料,有时添加一定的有机肥料,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绿色屋顶中的土壤和肥料会被雨水冲刷淋溶或者冲散而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如被冲刷淋溶的土壤及肥料流经排水部,容易造成排水部堵塞,雨水无法正常通过排水部排出收集,雨水截留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屋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绿色屋顶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层、阻根层、排水层、过滤层、基质层、保护层、活性炭层和植物;所述防水阻根层贴合屋顶设计;所述基质层上种植所述植物;所述植物穿过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层上的种植孔。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过滤层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长丝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为短丝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上设置多个水孔。

优选的,所述排水层由大小不等的砾石铺设而成。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自所述基质层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屋顶。

优选的,所述集水管位于所述基质层内的一端连通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活性炭层上;所述过滤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阻根层上。

优选的,所述集水管的内壁上设置波纹状突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活性炭层的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耐酸、耐碱、耐热,可抵抗雨水对基质层的直接冲刷,避免基质层被冲散;保护层具有优越的加固作用和透水性,雨水经过活性炭层后可通过保护层快速进入基质层,从而免于雨水对基质层的溶淋,进而减少基质层的流失。当雨水流经排水层时,排水层排水通畅,雨水截留效果好。此外,当雨量较大时,可通过启动集水管实现快速截留的目的。

由于活性炭层、保护层和过滤层的多重过滤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较好的净化径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绿色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水层,2-阻根层,3-排水层,4-过滤层,5-基质层,6-保护层,7-活性炭层,8-植物,9-集水管,10-过滤部件,11-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一种绿色屋顶11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层1、阻根层2、排水层3、过滤层4、基质层5、保护层6、活性炭层7和植物8;防水阻根层2贴合屋顶11设计;基质层5上种植植物8;植物8穿过设置在活性炭层7上的种植孔。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6的厚度大于过滤层4的厚度。具体的,保护层6为长丝土工布。过滤层4为短丝土工布。保护层6具有优越的加固作用和透水性,雨水经过活性炭层7后可通过保护层6快速进入基质层5,从而免于雨水对基质层5的溶淋,进而减少基质层5的流失。活性炭层7上设置多个水孔,保证活性炭层7的透水为达到排水蓄水的目的,排水层3由大小不等的砾石铺设而成。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集水管9;集水管9自基质层5向下延伸,并穿过屋顶11。集水管9位于基质层5内的一端连通过滤部件10;过滤部件10的上端固定在活性炭层7上;过滤部件10的另一端固定在阻根层2上。集水管9的内壁上设置波纹状突起。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雨水进过集水管9进行截留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活性炭层7的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耐酸、耐碱、耐热,可抵抗雨水对基质层5的直接冲刷,避免基质层5被冲散;保护层6具有优越的加固作用和透水性,雨水经过活性炭层7后可通过保护层6快速进入基质层5,从而免于雨水对基质层5的溶淋,进而减少基质层5的流失。当雨水流经排水层3时,排水层3排水通畅,雨水截留效果好。此外,当雨量较大时,可通过启动集水管9实现快速截留的目的。由于活性炭层7、保护层6和过滤层4的多重过滤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较好的净化径流的目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