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隔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3083发布日期:2018-06-12 22:4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隔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屋顶隔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按一般建筑物的顶层若未增设铁皮屋顶或棚架,则阳光会直接照射于该顶层楼板,使顶层楼板因热辐射而形成高温,并间接传导入屋内,使屋内具有高温及闷热的困扰。而加盖铁皮屋顶或棚架虽为常见的改善方式,但依目前的建筑法规规定该方式系属违法,另外,通过于顶层楼板覆盖隔热建材也为另一常见的改善方式,但其隔热建材不仅使用年限短,且施工过程繁复,降温效果也有限。

现有的屋顶隔热效果不明显,耗材大,浪费资源,外观不美观,污染环境,而且难以利用水循环来冷却屋顶,造成了屋顶隔热冷却的难题,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隔热系统,具有提高屋顶隔热性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顶隔热系统,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中开设有连通室外的空腔,所述空腔内滑动设有可伸出空腔外的滑板,所述屋顶本体内设有驱动滑板滑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连接有位于屋顶本体下方用于给驱动部提供动力的动力部,所述屋顶本体的表面以及滑板的表面均涂敷有防水隔热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屋顶本体开设的空腔以及滑动设置在空腔内的滑板,可在太阳暴晒导致气温较高的时候,利用由动力部提供动力给驱动部,从而使得滑板伸出屋顶本体外,伸出屋顶本体外的滑板可起到遮阳的效果,避免太阳直射对房屋墙壁造成的温度上升,另外由于在滑板伸出屋顶本体后,屋顶本体中存在空腔,空腔能够降低热量的传播,从而能够提高屋顶本体的隔热保温性能,而涂敷在屋顶本体与滑板上的防水隔热涂层能够进一步提高屋顶本体的隔热性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滑板沿移动方向的两侧设有齿条,所述驱动部包括与齿条啮合且与屋顶本体转动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的轴心处设有带动齿轮转动的转动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部可通过转动部使得齿轮发生转动,以使与其啮合的齿条发生移动,从而带动着与齿条固定连接的滑板移动,结构简单,齿轮齿条的传动结构稳定,方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与齿轮同轴固定的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啮合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的轴心处固定有与动力部连接的传动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的转动可通过与其同轴固定的第一锥齿的转动来实现,操作人员可通过启动动力部,令动力部给传动杆提供动力以使传动杆转动,则与传动杆同轴固定的第二锥齿转动,由于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之间的啮合关系,当第二锥齿发生转动时,第一锥齿也随之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齿轮发生转动,传动结构简单巧妙,操作人员仅需控制动力部即可实现齿轮的转动以使滑板的移动,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动力部包括与传动杆远离第二锥齿一端连接的驱动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传动杆连接,使得传动杆得以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转动更为稳定,操作更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滑板两侧齿条啮合的齿轮之间通过转动轴同轴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滑板两侧的齿轮通过一根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则当转动其中一个齿轮的时候,另一个齿轮也随之发生转动,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滑板沿移动方向的两侧设有限位条,所述空腔的两侧开设有供限位条插入卡接的限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条与限位槽的卡接,从而限制了滑板的移动路径,提高了滑板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内设有相抵于限位条的滑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可以减少限位槽与限位条之间的摩擦,以方便滑板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套设有与房屋围墙固定的保护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可以对传动杆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外界环境对传动杆造成影响使其转动,提高了该屋顶隔热系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驱动部使得滑板伸出屋顶本体外,伸出屋顶本体外的滑板可起到遮阳的效果,同时屋顶本体内存在有空腔可以增强隔热保温的效果,自屋顶本体以及滑板的表面涂敷的防水隔热涂层能够进一步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去部分屋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用于示意滑板伸出屋顶本体外的示意图。

图中:1、屋顶本体;11、围墙;12、空腔;13、凹槽;14、限位槽;15、滑轮;2、滑板;21、凸台;22、通孔;23、齿条;24、限位条;3、密封层;4、驱动部;41、齿轮;42、转动轴;5、转动部;51、第一锥齿;52、第二锥齿;53、传动杆;6、动力部;61、驱动电机;7、保护罩;8、防水隔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屋顶隔热系统,参见图1,包括构成房体结构的四面围墙11以及固定架设在围墙11顶部的屋顶本体1。

参见图2、图3和图4,屋顶本体1内开设有一连通屋顶外部的空腔12,空腔12内滑动设有可伸出屋顶本体1外的滑板2,滑板2伸出屋顶本体1外可形成遮阳空间,防止太阳对围墙11暴晒导致围墙11温度升高,此外当滑板2伸出屋顶本体1外后,屋顶本体1存在空腔12能够降低热量的传播,从而对屋顶本体1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并且滑板2伸出屋顶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凸台21,屋顶本体1的边缘处设置有连通空腔12的凹槽13,凸台21可嵌于凹槽13当中并使得滑板2与凸台21完全位于屋顶本体1中,并且凸台21在与滑板2的相交处开设有通孔22,可供水流从通孔22中流出,凹槽13与空腔12内壁上均设有密封层3,增加空腔12的气密性,使得空腔12在滑板2伸出屋顶本体1的时候形成近似于真空环境,由于真空不具备传热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屋顶本体1的隔热效果。

参见图3和图4,滑板2在屋顶本体1中的滑动是通过设置在屋顶本体1中的驱动部4进行驱动,沿滑板2移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齿条23,本实施例中的齿条23设置于滑板2的底面,驱动部4包括与齿条23啮合的并且与屋顶本体1转动连接的齿轮41,齿轮41与齿条23配合设置有两个,由于齿条23设置在滑板2的底面,因此与齿条23啮合的齿轮41的轴心水平设置,并且两个齿轮41之间通过一根转动轴42进行同轴固定,当驱动其中一个齿轮41进行转动的时候,另一个齿轮41在转动轴42的带动下也会随之转动。

参见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齿轮41的轴心处设置有带动齿轮41转动的转动部5,转动部5包括与该齿轮41同轴固定的第一锥齿51,第一锥齿51啮合有第二锥齿52,第二锥齿52的轴心处固定设有一根传动杆53,在传动杆53远离第二锥齿52的底端连接有动力部6,本实施例中的动力部6为驱动电机61,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部6可为通过人工手动控制传动杆53的转动。

参见图3和图4,位于滑板2的沿其移动方向的两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条24,限位条24沿着滑板2的移动方向延伸,同时在空腔12的两侧面上开设有供限位条24插入卡接的限位槽14,同时在限位槽14内转动设有抵住限位条24的滑轮15,以减少限位槽14与限位条24之间的摩擦。

参见图1和图2,围墙11内部固定设有套设在传动杆53外侧的保护罩7,保护罩7可以对传动杆53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提供给驱动电机61放置的空间,另外,在屋顶本体1的表面以及滑板2的表面均涂敷有防水隔热涂层8,这种防水隔热涂层8包括表涂层、中间层以及底涂层,表涂层为新型太阳热反射水性纳米隔热保温材料,中间层为新型水性纳米保温隔热材料,底涂层为新型水性纳米多功能底漆,通过表涂层、中间层以及底涂层相互协同形成一个完成的隔热保温体系,隔热涂层的整体厚度为2-3mm,当厚度为2mm的情况下,传热系数为0.44,表涂层将高于25摄氏度的多余太阳热量反射以实现隔热,同时,中间层的蓄热功能以将多余热量吸收,避免热量传递以隔热,底涂层的水分子结构间隙较小,可实现封闭防水效果。

综上所述,在太阳照射猛烈且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可通过驱动电机61驱动传动杆53转动,传动杆53转动以带动着与其同轴固定的第二锥齿52的转动,使得与第二锥齿52啮合的第一锥齿51转动,在转动轴42的联动作用下,滑板2两侧的齿轮41可一同发生转动,使得在齿轮41的带动下齿条23移动,以使滑板2移动伸出屋顶本体1外,伸出屋顶本体1外的滑板2可起到遮阳的效果,防止太阳暴晒对围墙11造成的墙体温度升高,同时屋顶本体1中的空腔12可有助于屋顶本体1的隔热保温,从而对室内起到隔热的效果,此外涂敷在屋顶本体1上的防水隔热涂层8能够进一步增强屋顶本体1的隔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