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厕位公共卫生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5153发布日期:2018-08-10 19:1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卫生间的布置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共享厕位公共卫生间的布置方法。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新颖布局的公共卫生间,并具体涉及一种男女厕位共享的公共卫生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国外通用的公共卫生间设计方法均采用男女隔离分区的方法。男士区采用开放式小便区和封闭式大便厕位。而女士区采用封闭式如厕位。此种设计方法存在诸多弊端,造成男士如厕位和女士如厕位无法根据实时需求调整。当男士需要厕位的人数大于男厕位时,出现男厕位供给不足。如果此时女士需要厕位的人数小于女厕位数,女厕位出现闲置。当女士需要厕位的人数大于女厕位时,出现女厕位供给不足。如果此时男士需要厕位的人数小于男厕位数,男厕位出现闲置。

尽管我国关于公共卫生间的设计规范要求男女卫生厕位比例为1:1.5,此规范增加了女厕位的数量缓解了女厕数量的不足,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时需求的均衡和闲置。因为厕位的需求是由如厕的男女数量决定的,如:在某以时刻到达公共卫生间对厕位有需求的男女人数到底多少无法确定。如果来的男士较多,而且人数多于厕位数时男厕位不足,而女厕位出现闲置;相反则女厕紧张不足而男厕闲置。另外在特定的场合按此规范也不合理。如:公共会议中心召开关于女士或男士相关的会议,比如纺机厂和服装厂女士多,野战兵营、钢厂男士多等等,必然会出现某时间段男女厕位供给失衡的严重问题。因此,目前的厕位男女分区和按男女厕位比例分区均不够合理,无法满足实时需求的需要,难于提高公共卫生间厕位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共享厕位公共卫生间,通过对公共卫生间合理分区,实现公共卫生间厕位男女共享,提高厕位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共享厕位公共卫生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厕位共享区和位于厕位共享区一侧的男士小便专用区;厕位共享区内设有若干个带有厕位门的厕位,男士小便专用区内设有男士小便池。

优选地,它还包括设置在厕位共享区另一侧的妇幼专用区;该妇幼专用区的功能包括女士化妆、女士更衣、幼儿哺乳和幼儿更换尿布中的至少一项。

优选地,它还包括共享洗手区;共享洗手区内设有洗手池;共享洗手区外侧面分别设有男士出入口和女士出入口;共享洗手区与厕位共享区之间开设有厕位出入口,共享洗手区与男士小便专用区之间开设有男士小便区出入口,共享洗手区与妇幼专用区之间开设有妇幼专用区出入口。

优选地,厕位共享区内设有保洁工具间和供残障人士使用的特殊厕位。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根据各功能区的功能,对公共卫生间进行合理分区,将功能区分为男士小便专用区、女士化妆更衣专用区和厕位共享区。从而使如厕人员进行合理分流,不需要厕位的人员到专用区减小厕位的占用;需要厕位的男女均可到厕位共享区如厕,从而实现了公共卫生间厕位男女共享,提高了厕位利用率。

特别是在如厕人员中男士占比明显较大或者女士占比明显比较大的场所,本实用新型能够平衡男女使用需求,充分利用卫生间空间和设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共卫生间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本实用新型公共卫生间的实施例包括厕位共享区4,分别位于厕位共享区4两侧的男士小便专用区3和妇幼专用区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共享洗手区12。共享洗手区12与厕位共享区4之间开设有厕位出入口13,共享洗手区12与男士小便专用区3之间开设有男士小便区出入口2,共享洗手区12与妇幼专用区6之间开设有妇幼专用区出入口10。

其中厕位共享区4内设有若干个带有厕位门的厕位5,厕位共享区4内还可以设有保洁工具间7和供残障人士使用的特殊厕位8。

其中男士小便专用区3内设有男士小便池。妇幼专用区6内设有化妆镜、化妆台和衣帽钩等,功能包括女士化妆、女士更衣、幼儿哺乳和幼儿更换尿布中的至少一项。共享洗手区12内设有洗手池9,共享洗手区12外侧面分别设有男士出入口1和女士出入口1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公共卫生间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一、男士小便专用区3:该区为仅需要小便男士提供的封闭区域,女士禁入。

二、妇幼专用区6:该区为需要化妆、更衣但不需要厕位的女士提供的私密区域,男士禁入。

三、厕位共享区4:该区为需要厕位的男女共享区域,厕位使用时能够关闭,男女均可进入。

四、共享洗手区12:该区为需要洗漱的男女共享区域,为开放区。

当人们到卫生间时,男士通过男士出入口1进入共享洗手区12,女士通过女士出入口11进入共享洗手区12,需要洗漱的人员在该区洗漱。要小便的男士经男士小便区出入口2进入男士小便专用区3。需要化妆、更衣等但不需要厕位的女士经妇幼专用区出入口10进入妇幼专用区6。需要厕位的人员不论男女均经厕位出入口13进如厕位共享区4如厕或待厕。

表1按照现有技术的传统公共卫生间男厕位10个、女厕位15个,本实用新型厕位共享公共卫生间厕位25个为例,对厕位利用情况进行比较。

表1

由表1可见:

1、传统公共卫生间1-7项均为厕位不足,出现男厕位不足女厕位闲置或女厕不足男厕闲置现象;

2、本实用新型厕位共享公共卫生间只有如厕男女总数大于25时出现不足,其它情况均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不受男女比例影响。由此可见厕位共享公共卫生间大大提高了厕位的利用率。解决了男女隔离分区卫生间上述的诸多不足。切底解决了男女如厕人数与厕位的实时匹配。在设计时通过考虑男女比列设计专用区容量,通过总人数设计共享厕位的数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