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5675发布日期:2018-08-24 20:3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备停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共用地资源紧张,各种机动车辆增多,尤其是人口集中的城市停车位稀缺,随着共享单车出现,大量自行车出现在各街道及邻近地铁站和公交站附近,一度出现车满为患,很多街区出现了自行车停放混乱甚至影响交通的现象;另外,在居民小区内,也常因机动车占据了停车位,导致自行车见缝插针式随处停放,混乱无序,影响公共环境的同时,也为相邻居民在小区内活动造成不便。

现有技术中,发明专利CN201710356477.7提供了一种立体悬空停车装置及其停车方法,所述立体悬空停车装置包括底板、承重柱、顶梁三者依次首尾焊接,构成半口字型一体式框架,承重柱设有一条纵向滑槽,车轮抓臂的一侧嵌入所述承重柱的纵向滑槽内,车轮抓臂经由钢索与位于顶梁处的电动机相连,在电动机、钢索及车轮抓臂自重作用力下沿承重柱纵向滑槽内作紧密垂直上下运动,自行车嵌入车轮抓臂的另一侧凹槽内,与车轮抓臂联动。该装置较好地利用了空中的空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应对共享单车带来的自行车数量激增的停车需求,但是其横空出世的观感很难与周边原本的街区规划协调一致,而且还需投入大量耗材保障承举停放自行车的同时,还需注意维护电力传送装置,由此,需要高经济成本投入。

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出更优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减少占用空间,且能够与周围设施相协调,从而在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的同时,有效解决当前自行车停放杂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结构设计优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占用空间,实现对自行车的高效停放和管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底板和支撑架,其中: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轮型结构,在所述轮型结构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旋转手柄,在所述轮型结构的另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多组停车架,所述多组停车架呈正多边形分布,所述旋转手柄和所述停车架均与所述轮型结构相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所述停车架包括停车板,在所述停车板上设有两个车轮放置孔;相邻的所述停车架之间通过所述停车板相连接,相邻的所述停车板之间通过停车板连接轴相连接,所述停车板连接轴垂直固定于所述轮型结构上,所述停车板连接轴与所述旋转手柄均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所述轮型结构有两组,所述两组轮型结构分别为第一轮型结构和第二轮型结构;所述第一轮型结构和所述第二轮型结构的轴心之间通过轮连接轴连接,所述轮连接轴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旋转手柄设置在所述第一轮型结构的一侧,所述停车架设置在所述第二轮型结构的一侧。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所述第一轮型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形结构和第一十字交叉固定架,所述第一十字交叉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内部;所述第二轮型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环形结构和第二十字交叉固定架,所述第二十字交叉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的内部;所述旋转手柄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一侧;所述停车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的一侧,所述旋转手柄的数量与所述停车架的数量相同。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各所述停车架首尾相连形成正六边形,所述旋转手柄的数量与所述停车架的数量均为六个。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所述轮型结构有两组,所述两组轮型结构分别为第一轮型结构和第二轮型结构;所述第一轮型结构和所述第二轮型结构的轴心之间通过轮连接轴连接,所述轮连接轴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旋转手柄设置在所述第一轮型结构的一侧,所述停车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轮型结构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轮型结构的一侧。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所述第一轮型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形结构和第一十字交叉固定架,所述第一十字交叉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内部;所述第二轮型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环形结构和第二十字交叉固定架,所述第二十字交叉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的内部;所述旋转手柄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一侧;所述停车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的一侧,所述停车架的数量为所述旋转手柄的数量的二倍。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和所述第二环形结构上设置的停车架均为六组,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上设置的各组所述停车架首尾相连形成正六边形,在所述第二环形结构上设置的各组所述停车架首尾相连形成正六边形,所述旋转手柄的数量为六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新颖,能够解决自行车停放空间紧张以及停放混乱无序的问题,同时,以其类似摩天轮的美观设计,能够为居民生活增添乐趣,且易于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设置,而且,本实用新型整体制作、安装、维护及使用均简单方便,经济成本低,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停放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停放装置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停放装置的停车架应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停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板;2-支撑架;3-轮型结构,301-第一轮型结构,302-第二轮型结构;4-旋转手柄;5-停车架,501-停车板;6-自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底板1和支撑架2,其中:在支撑架2上设有轮型结构3,在轮型结构3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旋转手柄4,在轮型结构3的另一侧等间距设置有多组停车架5,所述多组停车架5呈正多边形分布,所述旋转手柄4和停车架5均与轮型结构3相垂直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轮型结构3架设在空中,利于在实现自行车停放的同时,充分节约占地面积;在轮型结构3上设置的旋转手柄4用于旋转轮型结构3并控制其转动停留的方位;如图3所示,在轮型结构3上设置的停车架5用于停放自行车6;所述多组停车架5呈正多边形分布,能够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增加停放的自行车数量,且此种正多边形分布利于保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保障轮型结构3的平衡稳定旋转;所述旋转手柄4和停车架5均与轮型结构3相垂直连接,所述正多边形的中心与轮型结构3的轴心相同,此种设置能够增强轮型结构3与旋转手柄4和停车架5之间的协调运行稳定性。优选地,所述正多边形的中心与轮型结构3的轴心相同,相邻旋转手柄4之间的间距与相邻停车架5之间的间距相等,从而便于使用者简单轻松地旋转轮型结构3,同时,利于使用者根据目标停车位或者目标用车进行旋转所述旋转手柄4控制轮型结构3的旋转和停留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增强自行车停放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所述停车架5包括停车板501,在停车板501上设有两个车轮放置孔,通过所述两个车轮放置孔将自行车6卡在停车板501上,从而有效防止自行车6倾倒,也能有效防止因轮型结构3旋转导致自行车6摇晃脱离停车架5,进而有效保障自行车6的稳定且有序停放;相邻的停车架5之间通过停车板501相连接,相邻的停车板501之间通过停车板连接轴相连接,所述停车板连接轴垂直固定于轮型结构3上,所述停车板连接轴与旋转手柄4均为圆柱形,从而为轮型结构3的旋转提供便利;优选地,所述停车架5还包括链锁,所述链锁设置在停车板501上并位于所述车轮放置孔的两侧,从而进一步加强所停放自行车的稳定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轮型结构3不限于一组,能够根据底板1和支撑架2的承重情况加设多组;所述旋转手柄4和停车架5的数量能够根据轮型结构3的大小进行相应的增减,以保持轮型结构3的稳定运行为基准。

在应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时,如图1-图3所示,通过旋转所述旋转手柄4转动轮型结构3,从而控制轮型结构3的转动或者停留,将自行车6停放在空置的停车架5上;在需取用自行车6时,只需旋转所述旋转手柄4转动轮型结构3,控制轮型结构3转动,使目标用车随轮型结构3转动到低处,然后,使用者将自行车6从停车架5上取下;整体应用过程简单便捷。在上述应用过程中,仅底板1占地,占地面积小,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协调统一设置,因此,所述底板1优选为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的结构设置,如靠近草坪的设计为类草坪的底板,具体根据应用工况确定设计;各部件间相互紧密配合,形成稳定牢固的类似摩天轮的自行车停放装置,此类似摩天轮的设计,利于增添附近居民的乐趣,易于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设置,而且,利于吸引自行车使用者主动利用该装置进行车辆停放,在停放自行车的同时,还能享受放车的乐趣,从而有效减少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以低成本投入使自行车停放空间紧张以及停放混乱无序的问题得到解决,本实用新型创新地节约停车占地空间的同时,巧妙地增加了停放车的趣味性,且整体制作、安装、维护及使用均简单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基本结构设置及应用同实施例1,具体地,如图4所示,为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所述轮型结构3有两组,所述两组轮型结构3分别为第一轮型结构301和第二轮型结构302;所述第一轮型结构301和第二轮型结构302的轴心之间通过轮连接轴连接,所述轮连接轴架设在支撑架2上;所述旋转手柄4设置在第一轮型结构301的一侧,所述停车架5设置在第二轮型结构302的一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保持平衡性,所述旋转手柄4和停车架5朝相反的方向设置;为进一步增强各轮型结构自身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轮型结构30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形结构和第一十字交叉固定架,所述第一十字交叉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内部;所述第二轮型结构30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环形结构和第二十字交叉固定架,所述第二十字交叉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的内部;所述旋转手柄4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一侧;所述停车架5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的一侧,所述旋转手柄4的数量与停车架5的数量相同。较佳地,为保障整体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各所述停车架5首尾相连形成正六边形,所述旋转手柄4的数量与停车架5的数量均为六个。

实施例3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基本结构设置及应用同实施例1,具体地,如图4所示,同实施2,为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所述轮型结构3有两组,所述两组轮型结构3分别为第一轮型结构301和第二轮型结构302;所述第一轮型结构301和第二轮型结构302的轴心之间通过轮连接轴连接,所述轮连接轴架设在支撑架2上;所述旋转手柄4设置在第一轮型结构301的一侧;不同于实施2的设置是:所述停车架5设置在第一轮型结构301的另一侧和第二轮型结构302的一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便于停车操作,在所述第一轮型结构301和第二轮型结构302上的停车架5都朝同一方向设置且均与旋转手柄4的指向相反;为进一步增强各轮型结构自身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轮型结构30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形结构和第一十字交叉固定架,所述第一十字交叉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内部;所述第二轮型结构30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环形结构和第二十字交叉固定架,所述第二十字交叉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的内部;所述旋转手柄4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一侧;所述停车架5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的一侧,所述停车架5的数量为旋转手柄4的数量的二倍。较佳地,为增强装置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和所述第二环形结构上设置的停车架5均为六组,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上设置的各组停车架5首尾相连形成正六边形,在所述第二环形结构上设置的各组停车架5首尾相连形成正六边形,所述旋转手柄4的数量为六个。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