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8716发布日期:2018-09-28 21:5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的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钢结构体系,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由于壁薄、截面展开、力学性能优异,在单层工业厂房和低层钢结构别墅中有大量的应用。

然而传统的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和墙体的施工过程中,屋架和墙体节点的高度统一化较难保证,高度调节不方便,施工难度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屋架与墙体节点高度调节方便、墙体施工难度小的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包括:屋架导轨;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屋架导轨可拆卸连接;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固定块,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套筒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块卡合,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套筒背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设有所述底座;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固定于所述屋架导轨背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背离所述屋架导轨的一端;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套筒一体成型,且所述底座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一限位套,所述第一限位套与所述屋架导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套为上不封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限位套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套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限位套,所述第二限位套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套,且所述第二限位套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相邻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板和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同一侧,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同一侧壁,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的侧壁抵触。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围成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且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屋架导轨均为矩形钢材。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靠近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设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为正六边形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所述底座便于与墙体预埋固定或固定在墙体的预埋件中,可用于钢结构房屋之间的节点和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之间的节点的连接中,所述套筒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便于调节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套筒相对端的长度,便于在安装后实现多个所述调节杆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降低的墙体施工时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是屋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便于实现所述调节杆的限位,是安装拆卸所述调节杆更加方便,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块卡合,通过螺栓进一步固定,便于在安装所述屋架导轨时候对所述屋架导轨进行限位,提高了安装效率及其施工的安全性能,同时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屋架导轨抵触,增大了所述屋架导轨与所述固定块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构成三角形结构,使结构更加稳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块与调节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屋架导轨,2、固定块,3、支撑结构,31、底座,32、套筒,33、调节杆,4、第一限位结构,41、第一固定板,42、第一限位套,5、第一支撑杆,6、第二限位结构,61、第二固定板,62、第二限位套,7、第二支撑杆,8、第三限位结构,81、限位板,82、第三固定板,9、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块与调节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包括:屋架导轨1;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与所述屋架导轨1可拆卸连接;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连接于所述固定块2,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底座31、套筒32和调节杆33,所述调节杆33与所述固定块2卡合,所述调节杆33与所述套筒32螺纹连接,所述套筒32背离所述固定块2的一端设有所述底座31;第一限位结构4,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固定于所述屋架导轨1背离所述固定块2的一端;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5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杆5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背离所述屋架导轨1的一端;第二限位结构6,所述第二限位结构6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端部;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二支撑杆7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6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一端;第三限位结构8,所述第三限位结构8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二支撑杆7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8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底座31与所述套筒32一体成型,且所述底座31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32的直径,为了使所述底座31与墙体接触面积更大,稳定性更好,所述底座31便于与墙体预埋固定或固定在墙体的预埋件中,可用于钢结构房屋之间的节点和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之间的节点的连接中。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包括第一固定板41和第一限位套42,所述第一限位套42与所述屋架导轨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板41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套42,为了使所述第一支撑杆5固定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套42为上不封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与所述第一限位套42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套42与所述第一固定板41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同一侧,将所述第一固定板4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5上,然后将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一端的所述第一限位套42与所述屋架导轨1卡合,通过螺栓将所述屋架导轨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进一步固定,使结构更加牢固。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6包括第二固定板61和第二限位套62,所述第二限位套62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61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7,为了便于控制所述第二支撑杆7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之间的夹角,使安装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61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套62,且所述第二限位套6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61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相邻的侧壁,为了使安装拆卸更加便捷,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固定板6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按照屋架坡度固定,然后将所述第二限位套62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端部卡合固定。

所述第三限位结构8包括限位板81和第三固定板82,所述第一支撑杆5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板82的同一侧,所述限位板81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为了使结构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8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板82的同一侧壁,且所述限位板8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一侧的侧壁抵触,为了有效的缓解所述第一支撑杆5与所述第三固定板82之间的螺栓的侧向压力,提高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板82、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所述第二支撑杆7之间围成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第三固定板82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垂直,且所述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二支撑杆7与所述屋架导轨1均为矩形钢材,以(90-140)×(90-140)×(5-10)mm为宜,为了使结构更加稳固。

所述调节杆33的靠近所述固定块2的一端设有限位孔9,且所述限位孔9为正六边形结构,为了便于拆卸和调节所述调节杆3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所述底座31在墙体中预埋固定或固定在墙体的预埋件上,可用于钢结构房屋之间的支撑柱节点连接处,然后拧动所述调节杆33,使多个所述调节杆33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然后通过螺栓将所述调节杆33与所述套32筒进一步限位,然后将所述固定块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屋架导轨1上,然后将所述固定块2与所述调节杆33卡合,调节所述屋架导轨1的角度,然后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固定块2与所述调节杆33,将所述第一固定板4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5上,然后将所述第一固定板41一端的所述第一限位套42与所述屋架导轨1卡合,通过螺栓将所述屋架导轨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进一步固定,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固定板6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按照屋架坡度固定,将所述第三固定板82与所述限位板8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5上,然后将所述第二限位套62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端部卡合固定,将所述第三固定板82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固定,所述套筒32与所述调节杆33螺纹连接,便于调节所述调节杆33与所述套筒32相对端的长度,便于在安装后实现多个所述调节杆33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降低的墙体施工时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是屋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便于实现所述调节杆33的限位,是安装拆卸所述调节杆33更加方便,所述调节杆33与所述固定块2卡合,通过螺栓进一步固定,便于在安装所述屋架导轨1时候对所述屋架导轨1进行限位,提高了安装效率及其施工的安全性能,同时所述固定块2与所述屋架导轨1抵触,增大了所述屋架导轨1与所述固定块2的接触面积,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固定板6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按照屋架坡度固定,将所述第三固定板82与所述限位板8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5上,然后将所述第二限位套62与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端部卡合固定,便于对所述第二支撑杆7进行限位,使屋架坡度更方便控制,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连接装置,所述底座31便于与墙体预埋固定或固定在墙体的预埋件中,可用于钢结构房屋之间的节点和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屋架与墙体之间的节点的连接中,所述套筒32与所述调节杆33螺纹连接,便于调节所述调节杆33与所述套筒32相对端的长度,便于在安装后实现多个所述调节杆33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降低的墙体施工时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是屋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便于实现所述调节杆33的限位,是安装拆卸所述调节杆33更加方便,所述调节杆33与所述固定块2卡合,通过螺栓进一步固定,便于在安装所述屋架导轨1时候对所述屋架导轨1进行限位,提高了安装效率及其施工的安全性能,同时所述固定块2与所述屋架导轨1抵触,增大了所述屋架导轨1与所述固定块2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二支撑杆7和所述第三限位结构8构成三角形结构,使结构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