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封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320发布日期:2018-09-05 01:28阅读:11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侧封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铝合金网壳结构在公共、工业建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侧封板作为建筑物外饰面工程和铝合金结构的连接技术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由于铝合金结构在高空中运用越来越多,现有侧封板并未设置紧固件连接,而高空中水平荷载较大,因此存在着侧封板的安全问题。而且,侧封板作为外饰面工程,其平整度也是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安全和平整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侧封板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封板安装结构,该侧封板安装结构包括杆件、侧封板和紧固件,其中,侧封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杆件上;侧封板上形成有搁架结构,该搁架结构限定槽口;侧封板具有板体和从其延伸的凸缘;该凸缘容置于该槽口内;该板体通过紧固件连接于该搁架结构上。

杆件为H型杆件。

杆件包括平行间隔开的上翼缘和下翼缘,连接杆位于该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并且将上翼缘连接至下翼缘。

上翼缘、下翼缘和连接杆为一体成型的杆件。

连接杆分别垂直于上翼缘和下翼缘。

上翼缘和下翼缘分别包括本体、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其中,本体、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限定所述槽口,板体通过紧固件连接于该第三延伸段上。

该槽口为U形槽口。

侧封板的四个角上形成有四个搁架结构,两块侧封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四个搁架结构上。

紧固件为盲拉钉。

杆件为铝杆,侧封板为铝板。

本实用新型的侧封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杆件上,虽然高空水平载荷大,但是该水平载荷可以通过紧固件传递到杆件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侧封板的高空的受力问题,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由于杆件的侧面形成有搁架结构,使得侧封板的两端可以容置于该搁架结构的槽口内,从而掩盖了常规侧封板两端的收边处的毛边以及与杆件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其可以有效地改善侧封板在外力作用下的凹陷变形,从而有效提高侧封板安装平整度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侧封板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连接区域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侧封板安装结构的示意图,该侧封板安装结构包括杆件1、侧封板2和紧固件3,其中,侧封板2通过紧固件3固定安装在杆件1上。

具体地,该杆件1为H型杆件,其包括平行间隔开的上翼缘11和下翼缘12,连接杆13位于该上翼缘11和下翼缘12之间并且将上翼缘11连接至下翼缘。在本实施例中,该上翼缘11、下翼缘12和连接杆13为一体成型的杆件,而且,连接杆13分别垂直于上翼缘11和下翼缘12。该上翼缘11和下翼缘1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搁架结构,侧封板2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3连接于该搁架结构上。

图2是图1的连接区域A的放大图,其中,上翼缘11包括本体11a、第一延伸段11b、第二延伸段11c和第三延伸段11d,其中,本体11a在图中沿着水平面延伸,第一延伸段11b从该本体11a的底表面上向下延伸,第二延伸段11c从该第一延伸段11b的最底端沿着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向右延伸,第三延伸段11d从该第二延伸段11c的最右端的底表面上向下延伸,如此,由本体11a、第一延伸段11b和第二延伸段11c限定一个向右开口的U形槽口。

侧封板2具有板体21和从其顶边缘朝向U形槽口延伸的凸缘22,从而使得该凸缘22容置于该槽口内,此时通过紧固件3将板体21固定连接至上翼缘11的第三延伸段11d即可。

上面的图2给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侧封板安装结构的右上角的搁架结构,由于右下角、左上角和左下角的情况彼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均为侧封板2的两端伸入杆件1的搁架结构的槽口内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该紧固件3为盲拉钉,如此仅需要在一侧即可实现安装,符合侧封板2的安装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杆件1为铝杆,而侧封板2为铝板,整体均有铝合金型材形成,而且预先在工厂车间通过简单的工艺即可形成,从而使得现场施工安装方便。另外,紧固件3为不锈钢材质,根据现有技术间隔500mm布置。当然,紧固件3的具体选用和布置可根据项目的具体受力情况进行调整。

如此,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封板2通过紧固件3固定连接于杆件1上,虽然高空水平载荷大,但是该水平载荷可以通过紧固件3传递到杆件1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侧封板2的高空的受力问题,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由于杆件1的侧面形成有搁架结构,使得侧封板2的两端可以容置于该搁架结构的槽口内,从而掩盖了常规侧封板2两端的收边处的毛边以及与杆件1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其可以有效地改善侧封板2在外力作用下的凹陷变形,从而有效提高侧封板安装平整度和美观性。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