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砖砌体抗剪性能的异形砖及采用异形砖的砖砌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483发布日期:2018-09-14 20:48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砖砌体抗剪性能的异形砖及采用异形砖的砖砌体结构。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在我国是一种古老而又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结构体系,在我国的多层房屋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中的基础、内外墙、柱、过梁、屋盖和地沟等都可用砌体结构建造。在工业厂房建筑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中,砌体往往用来砌筑围护墙。中、小型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地采用砌体作墙身或立柱的承重结构。

砌体结构中的砖砌体是目前应用较广的砌体种类之一,砖砌体是由砖块与砖块通过砂浆的粘接形成的砌体结构,由于砖砌体的抗剪性能取决于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但因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不强,故砖砌体的抗剪强度较低,这就使得砖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很容易开裂,导致整体性、抗震性能不好,在较大地震发生时,就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如何提高砖砌体的抗剪性能和整体性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砖砌体抗剪性能的异形砖及采用异形砖的砖砌体结构,所述异形砖结构简单,便于砌筑施工,采用异形砖的砖砌体结构提高了砖砌体的整体性、抗剪强度和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砖砌体抗剪性能的异形砖,其特征在于:异形砖由主体部分、与主体部分的一侧宽面或相对两侧宽面中部位置分别连接的外凸起部分构成,使异形砖的整体呈“T”型或“十”字型;主体部分三个方向的尺寸与普通砖三个方向的尺寸分别相同,外凸起部分的两侧面与主体部分的两侧面分别齐平,外凸起部分沿主体部分的长边方向的尺寸与普通砖的宽度尺寸一致,外凸起部分沿主体部分厚度方向的尺寸比普通砖的厚度大一个砌体水平灰缝值。

优选的:在主体部分的两侧宽面上及外凸起部分的端面上均布设置有用于填充砂浆的凹槽。

优选的:在异形砖内部配置有加强钢丝。

优选的:异形砖的主体部分内的加强钢丝为纵横交错的直钢丝;异形砖的外凸起部分内的钢丝由纵向钢丝和缠绕于纵向钢丝外的螺旋状钢丝构成。

一种采用异形砖的砖砌体结构,砖砌体结构的砌筑方式为一顺一顶错缝式砌筑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砖砌体结构的普通砖内混筑有上述“T”型异形砖或“十”字型异形砖,“T”型异形砖或“十”字型异形砖的混筑方式为两两一组,每组的两块“T”型异形砖以一正一倒的方式设置,每组的两个“T”型异形砖或每组的两个“十”字型异形砖以沿水平方向邻接、沿竖直方向外凸起部分呈错搭的方式布置,使每组的两个“T”型异形砖或每组的两个“十”字型异形砖之间锁定一块横向普通砖。

一种采用异形砖的砖砌体结构,砖砌体结构的砌筑方式为梅花顶错缝式砌筑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砖砌体结构的普通砖内混筑有上述“T”型异形砖或“十”字型异形砖,“T”型异形砖或“十”字型异形砖的混筑方式为两两一组,每组的两块“T”型异形砖以一正一倒的方式设置,每组的两块“T”型异形砖或每组的两块“十”字型异形砖以沿水平方向错开一块横向普通砖、沿竖直方向外凸起部分呈错搭的方式布置,使每组的两个“T”型异形砖或每组的两个“十”字型异形砖之间锁定一块纵向普通砖。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异形砖在现有普通砖的一侧或两侧增设与普通砖的宽度等同的外凸起部,整体结构简单,在砖砌体结构施工时,外凸起部可作为邻层横砖使用,具有便于施工的优点。

2、采用异形砖的砖砌体结构为普通砖与异形砖的混砌结构,异形砖使相邻砖层之间形成互锁,进而阻止了砖块相对的横、竖向移动,使得砖砌体的整体性、抗剪强度和抗震性能都能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T”型异形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T型异形砖内加强钢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十”字形异形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十”字形异形砖内加强钢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顺一顶错缝砌筑方式的混砌“T”型异形砖的砌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顺一顶错缝砌筑方式的混筑“十”字形异形砖的砌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梅花顶错缝砌筑方式的混砌“T”型异形砖的砌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梅花顶错缝砌筑方式的混砌“十”型异形砖的砌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T”型异形砖;1-1、主体部分;1-2、外凸起部分;2、“十”字型异形砖;2-1、主体部分;2-2、外凸起部分;3、凹槽;4、加强钢丝;4-1、直钢丝;4-2、纵向钢丝;4-3、螺旋状钢丝;1,、横向普通砖;2,、纵向普通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提高砖砌体抗剪性能的异形砖,请参见图1-4,其创新点在于:

异形砖整体呈“T”型或“十”字型,“T”型异形砖1由主体部分1-1、与主体部分的一侧宽面中部位置连接的一侧外凸起部分1-2构成,“十”字型异形砖2由主体部分2-1、与主体部分的相对两侧宽面中部位置分别连接的两侧外凸起部分2-2构成。上述“T”型异形砖和“十”字型异形砖的主体部分三个方向的尺寸与普通砖三个方向的尺寸分别相同,即两种异形砖的尺寸与普通砖的模数相匹配。外凸起部分的两侧面与主体部分的两侧面分别齐平,外凸起部分沿主体部分的长边方向的尺寸与普通砖的宽度尺寸一致,外凸起部分沿主体部分厚度方向的尺寸比普通砖的厚度大一个砌体水平灰缝值,水平灰缝值为砌体相邻层之间的粘接砂浆的厚度值,粘接砂浆的后端一般取10mm左右,因此,外凸起部分沿主体部分厚度方向的尺寸比普通砖的厚度大10mm左右。

上述异形砖中:在主体部分的两侧宽面上及外凸起部分的端面上均布设置有用于填充砂浆的凹槽3,凹槽可采用附图所示的等腰梯形凹槽结构,也可采用其他形状的凹槽,比如,V型凹槽、半圆形凹槽等。设置凹槽,可充分与砂浆接触,增加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砖砌体的整体性。

上述异形砖中:在异形砖内部配置有加强钢丝4,具体的,设置于“T”型异形砖内的加强钢丝的整体布置形状及设置于“十”字型异形砖的加强钢丝的整体形状分别与“T”型异形砖的整体形状及“十”字型异形砖的整体形状相匹配匹配。加强钢丝的作用是:对混凝土主体进行约束,进一步提高了异形砖的抗剪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砖砌体的整体性。

上述加强钢丝进一步优选为:异形砖的主体部分内的加强钢丝为纵横交错的直钢丝4-1,异形砖的外凸起部分内的钢丝由纵向钢丝4-2和缠绕于纵向钢丝外的螺旋状钢丝4-3构成。

一种采用异形砖的砖砌体结构,请参见图1-6、砖砌体结构的砌筑方式为一顺一顶错缝式砌筑方式,其创新点在于:

在砖砌体结构的普通砖内混筑有上述“T”型异形砖或“十”字型异形砖,“T”型异形砖或“十”字型异形砖的混筑方式为两两一组,每组的两块“T”型异形砖以一正一倒的方式设置,具体的,位于左上部位的“T”型异形砖以外凸起部分朝下的方式设置,而位于右下部位的“T”型异形砖以外凸起部分朝上的方式设置。每组的两个“T”型异形砖或每组的两个“十”字型异形砖以沿水平方向邻接、沿竖直方向外凸起部分呈错搭的方式布置,使每组的两个“T”型异形砖或每组的两个“十”字型异形砖之间锁定一块横向普通砖1,。

一种采用异形砖的砖砌体结构,请参见图1-4和7-8,砖砌体结构的砌筑方式为梅花顶错缝式砌筑方式,其创新点为:

在砖砌体结构的普通砖内混筑有上述“T”型异形砖或“十”字型异形砖,“T”型异形砖或“十”字型异形砖的混筑方式为两两一组,每组的两块“T”型异形砖以一正一倒的方式设置,具体的,位于左上部位的“T”型异形砖以外凸起部分朝下的方式设置,而位于右下部位的“T”型异形砖以外凸起部分朝上的方式设置。每组的两块“T”型异形砖或每组的两块“十”字型异形砖以沿水平方向错开一块横向普通砖、沿竖直方向外凸起部分呈错搭的方式布置,使每组的两个“T”型异形砖或每组的两个“十”字型异形砖之间锁定一块纵向普通砖2,。

在砖砌体结构中采用上述两种异性砖,在砌筑异形砖之前,首先在基面上先铺一层底砂浆,待底砂浆铺好后在底砂浆上砌筑首皮砖,按照一顺一顶、梅花顶的方式错缝砌筑。砖块之间相互紧密排列,通过砂浆进行粘结固定形成墙体。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与传统的砖块的施工方式略有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在用一顺一顶和梅花顶砌筑“十”字型异形砖或“T”型砖时,如图5、图6、图7和图8,要先将异形砖左右两侧的普通砖先砌筑完成,预留出异形砖下部所需的位置,再将异形砖砌筑进去即可。“T”型异形砖倒置砌筑(外凸起部分朝上)时按照传统的砌筑方法即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简便,主要用于普通工业民用建筑结构和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结构中。

采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任何更改或变化。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价替换,改进,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